探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及病害处理

时间:2022-08-31 08:48:43

探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及病害处理

摘要:高速公路是国家建设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物资流通的一个载体,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规范化的养护管理手段,全面提高养护管理水平,才能把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搞好。

关键词:高速公路 养护管理病害处理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freeway is national infrastructure,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social circulation of materials as a carrier, is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modernization of a country one of important signs. Through the standardization of maintenance management,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level of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to do a good job in maintenance of expressway.

Key words: Highwa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disease treatment

引言;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前进,高速公路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纽带。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道路交通量日益增大,车辆大型化且严重超载,使公路路面面临严峻考验。许多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成后通车不久,便发生较为严重的早期破损现象。路面的破损对车辆行驶速度、燃油消耗、行车舒适、交通安全、环境保护以及路面承载力等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高速公路路面的维修养护就成为保证其服务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 如何科学、合理、现代地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高速公路管理养护,成为养护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的重要性和特点

1. 重要性

保持高效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对高速公路进行及时有效的养护和维修,可以保证运输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保持高速公路持续高效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保持高速公路通行顺畅,保持车辆在重载、大流量下的畅通性。高速公路使汽车运输更加机动、灵活。要保证高速公路顺畅的通行能力,对高速公路进行及时的养护和维修是很重要的。

消除公路发生的灾害。如果不及时处理因为各种因素导致的公路阻塞和损坏事故,恢复路面及设施的使用性能,就会影响道路的正常运行,道路经营和使用者的要求,。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大,行车速度高,汽车效能得到充分发挥,降低燃料消耗和运输成本,高速公路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减少了运输货物的损坏,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2.特点

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经常性、及时性。必须经常保持高速公路的完整状态,及时修复损坏部分,保证行车安全、畅通、舒适,以提高运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养护工作的任何懈怠和疏忽,不仅会对道路及其设施本身造成潜在危害,也会对高速行车的驾乘人员构成严重的生命威胁。

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危险性。由于高速公路行车密度大、车速快,所以高速公路养护工作具有较大的危险性。

高速公路养护对象的广泛性。高速公路的养护对象几乎涵盖了道桥、建筑、园林、机电、光电、机械,计算机等多种专业,形成了一个内容广泛、互有联系、缺一不可的综合养护体系。

高速公路养护的高成本性、复杂性及科技性。由于高速公路的养护标准较高,机械规模及使用比例较大,成本较高,同时施工工序复杂,所以应不断探索和推行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

二.高速公路养护中常见病害处理

随着运营时间的推移,交通流量的增长和设施使用频率的增加,高速公路会出现路基下沉、路面沥青老化,出现坑槽、车辙、桥头沉降、路面积水、桥梁承载力下降等常见病害及配套设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高速公路养护必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方针,坚持“机械化养护为主,防止中断交通”的原则。

(1)沥青砼路面。沥青砼路面常见的病害是网裂、纵裂、横裂、坑槽、沉陷、翻浆、车辙、泛油等,日常养护中涉及最多的就是坑槽的修补。坑槽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施工时原材料及混合料离析或存在杂质,外部化学物如机油和汽油的污染等,修补时应注意,整平并清扫干净坑槽底面,发现大面积严重路面坑槽应在24小时内修复。坑槽修补中应保证混和料的质量,避免离析,各项试验指标要达到要求,施工中要保证足够的压实度和平整度。造成网裂、横裂、纵裂、沉陷的原因有路基及路面基层两方面。如果是路面车辙、沉陷,但路面层完好不存在网裂.这种情况养护上一般用稀浆封层微表处理、沥青罩面等方法进行处理。如果出现沉陷的同时,路面面层出现网裂,就要分析网裂是基层的原因还是沥青面层的原因。如果起因是基层、底基层的整体性或强度引起的路面网裂,应同时处理路面结构层。如果不先行处理基层的病害,微表处理养护的意义不大,一段时间的行车后还会出现相应的病害翻浆病害。产生的原因是高速公路处于地下水丰富,软基路段较多.降雨量及降雨次数比较多,结构层本身的缺陷,路表水进入水泥稳定层后,水不能及时排出,车辆的反复碾压造成明显的翻浆现象。对这种病害要早发现早整治,关键是要使路面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免受水损害.这就需要在出现路面病害迹象之前提早进行预防性养护维修,如果不进行预防性养护其结果就是使路面恶化直至需要使用高额经费的结构罩面或整体重建。

(2)桥梁伸缩缝。桥梁伸缩缝使用寿命首先应决定于采用的伸缩缝型式及材料,而施工质量的好坏也很重要。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橡胶伸缩缝已不能适应高速公路大交通量高速行车的需要。

(3)护栏及防眩设施、标线、交通标志。护栏、防眩设施均为安全设施,主要是事故损坏的更换和日常保洁。护栏、中央分隔带防眩板损坏后更换及修复要及时,标线如果存在丢失或污染应及时补划,以保证行车的安全。

(4)绿化。绿化主要包括中央带、互通区、边坡的灌木和植被的日常养护:包括修剪和治虫等工作。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气候变化,对不适合的树种和植被进行更换。

三.高速公路养护管理

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养护规范的要求进行养护管理.无论是小修保养,还是专项工程和大修工程,都要按照既定的程序.做好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原材料的质量试验,加强施工过程的检查和质量监督,工程的验收必须按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确保养护工程能符合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维持高速公路的运营标准和服务水平。要进行养护成本的分析总结工作,使养护工作市场化运作。由于养护定额的不完善。就要不断的摸索市场化运作的规律,使其规范化、法律化,在保证养护质量的同时减少养护成本。做好高速公路的施工安全管理.确保过境车辆和施工人员的安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目的,就是保持高速公路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确保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因此.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必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来抓。要建立施工安全预案机制,工程、路政交警相互协调工作。对上路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岗前培训,配备完备的施工安全标志设施,并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交通控制和渠化管理。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在确保工程养护质量的前提下,要尽量缩短占用公路的时间,缩短工期。因此,要不断研究.积极推广和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以便缩短工期,提高工作效率。为了降低道路养护成本,提高道路经济效益,除了在日常工作安排上应严格按照养护规范的要求组织维修外,应加强预防性养护。“小病”须及时整治。高速公路修建完成后,缺陷责任期施工单位自行维护保养,因此初期的养护费用投入量就相当小,即使缺陷责任期满后,也会因初期使用各种性能发挥正常而维修工作量相对较小,但随着运营时间的推移。交通流量的增长和设施使用频率的增加,高速公路会出现路基下沉、路面沥青老化,出现坑槽、车辙、桥头沉降、路面积水、桥梁承载力下降等常见病害及配套设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以及事故损坏等养护内容,其养护费用也会随着时间增长而大幅度的增长。因此若在开通初期不重视管养问题,就会出现因“小病”不治酿成“大患”的情况。因此”小病”须及时整治。

四.加强对高速公路养护的监管力度

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对国民经济发展、公众安全具有重大影响,政府必须加大立法与执法力度,按照公路法的条款内容,加快制订相关配套法规,完善法规的细则说明。加强政府对公路行业的监管力度。明确经营性公司只有在依法履行了养护、维修义务和责任的前提下,才具有合法的收费、经营权力。养护的强制性通过地方交通主管部门来实施或委托实施。国家要尽快组织制定相应的运营高速公路的养护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规范,养护作业实行社会监理、政府监督。

结语:

搞好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满足高速公路的使用公益性,及其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研究现代化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对策,深化改革现行公路养护体制与运行机制,走出适合我国公路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新路。与此同时,还需要不断进行总结、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高速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上一篇:钢筋砼浅圆仓滑模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下一篇:基于目标成本管理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