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山区森林防火问题及解决措施

时间:2022-08-31 06:42:04

简述山区森林防火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 要】火灾是危害森林资源的头号大敌,如果对山区森林火灾防控不当,那么一场火灾不仅会烧毁千百年积累下来的森林资源,严重损害祖辈兴林的绿色成果,还会烧毁林木及其林下植物资源、威胁野生动物生存环境、造成水土流失、污染空气,甚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山区森林防火工作,通过各种途径保护好森林资源。

【关键词】山区;森林;防火;措施

0.引言

森林火灾的危害性是非常巨大的,一旦发生就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损失,当前,山区森林防火已经成为各林业部门甚至是政府主管部门的一项十分艰巨、重要的工作内容。充分认识并解决好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或者尽可能降低火灾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保障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各林业部门及其森林防火从业人员的重大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明确森林防火扑救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1.山区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民群众森林防火意识淡薄

部分农民对森林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充分认识到森林的生态与社会效益,认为即使毁掉一部分也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另一方面,随着林业管理制度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林业经济直接给农民带来的收入有降低的趋势,因而会放松防范意识,甚至会出现见火不救的现象,没有形成全民防火的良好风气。

1.2火情发现能力弱

山区地形沟壑纵横,山峦叠嶂,林内大树密布,树下较多各种杂灌,一般情况下火情不严重的时候不易被发现。另一方面当前林区防火人员多为当地的老年农民朋友,因为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农闲时他们还能勤巡视多走访,但是一到农忙时节森林防火工作就会出现脱节现象。且巡护人员数量较少,面对大面积的森林防火工作难免会出现空白地带。此外,巡护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山区工作环境恶劣,条件比较差,部分巡护人员常年以山为家,以护林为主业,而工资待遇又得不到有效保障,所以工作积极性较低。同时部分巡护人员存在山火于己无关的落后观念,工作责任心较差。

1.3森林火灾及时控制能力差

山区森林火灾扑救过程中人员组织比较困难,林区人员数量相对较少且居住分散,在短时间内很难组织到位。基层灭火人员缺乏专业的灭火经验和训练,灭火过程中主要靠盲干,很容易造成二次事故的发生。此外,山区大多交通不便,信息不够畅通,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大部分只能靠基层力量全力以赴,县级以上防火机构很难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影响扑救工作的有效开展。

1.4山区防火扑火相关基础设施差

山区消防通道建设现状不理想,关键时刻不能保证专业扑火人员和武警官兵抵达火灾现场时的道路通畅性;山区通信设备不健全,导致火灾扑救过程中难以形成合力,不能进行远距离的动态指挥,容易留有死角,影响整个扑救进程。

2.问题产生的原因

2.1森林防火宣传防范工作不到位

部分基层的森林防火相关宣传教育工作落实不到位,防火、督查和扑火等队伍建设不健全,护林员形同虚设,各级森林防火责任书走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宣传和制约效用。宣传教育工作留有许多空白地带,尤其是针对宗教活动场所、老弱病人员的宣传存有漏洞,难以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此外,防火组织领导和督办工作不到位。部分地区在相关工作上职能责任落实不足,多停留在发文件、看文件、听汇报等形式阶段,没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和措施。

2.2客观自然条件限制

森林火灾难以预见,给防火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近几年,全球气温普遍上升,加上部分地区干旱天气影响,容易导致林木自燃等现象而形成森林火灾。林区内的杂草和灌木生长比较旺盛,干旱天气可燃物增多,这是导致火灾的一大原因。此外,传统落后的生活习惯也增加了火灾隐患。如烧香燃烛等传统的不文明祭祀方式和落后原始的烧田边地坎耕作习惯等。

2.3防火队伍建设不到位

基层缺少专业扑火队伍,一旦发生火灾,没有具有专业素质能力的扑火队伍上山扑火,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基层扑火队伍体能训练、专业知识培训不到位。部分扑火人员平时缺少锻炼,体能较差,扑火工作中不能持续奋战;扑火人员多数没有经历过专业的扑火原则、知识要领培训,导致扑火工作开展低效、无计划。

2.4处罚力度不够

相关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不严,没有按照应有的处罚标准对责任人或者肇事者进行应有的惩处。领导干部的责任追求制度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形同虚设,导致部分领导干部思想麻痹,存有侥幸心理,职责监督不够。

3.做好山区森林防火工作措施

3.1加强森林防火的宣传教育工作

宣传教育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第一站,是有效预防火灾发生的第一道屏障。相关部门必须提高认识,充分落实,确保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利用“国际减灾日”、“森林防火宣传月”等活动契机,通过各地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向广大市民宣传播放《森林防火条例》、森林防火必要性等宣传教育片。以典型案例为宣传素材,增强公众对森林防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防火法制、安全和责任意识。尤其是基层防火宣传,一定要落实到户,创新多种方式方法,增强山区农民的保护森林资源、严防火灾的意识,营造基层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3.2强化森林防火组织领导责任制

切实做好森林防火领导责任制,形成政府负总责、各部门齐抓共管和各基层单位、个人,群防群治横向全覆盖、纵向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为此,可以将森林防火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并逐级签订责任状,真正做到真抓实干,避免工作中出现脱节、断档的现象,狠抓行政领导负责制的工作核心不放松。一旦出现森林火情,要求领导干部亲赴现场进行救灾指挥,对救灾工作疏漏、管理不当、救援措施不力而严重影响扑火工作开展的领导严肃追责。此外,还应该落实护林人员的防火职责,将此项工作与其工资报酬挂钩,激发其防火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强化巡山防火队伍建设,保证森林防火工作的顺利开展。

3.3建立森林防火专业队伍,提高防火救火工作实效

切实加强山区护林和防火扑火队伍建设。明确护林人员职责,加强其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强化他们的工作责任心,不断提高护林人员整体素质。对基层扑火人员进行专业的岗前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避险技能与专业扑火知识。强化扑火队伍的防火训练,提高其实战水平,并配备齐全必要的通讯与扑火工具。坚持专群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加强武警森林部队、森林航空消防、地方专业队建设,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3.4抓好源头管理,严控火灾发生

严格野外生产性用火审批制度,一定要按照相关程序规范用火,尤其在防火重点时期,必须经过专门部门的批准,严格遵守“六不烧”规定。健全巡山护林员制度,按照山区森林分布区域特点和重点防火地段等实际情况,全面增设护林人员,保证所有森林区域都在巡护范围之内,不留死角。此外,要加强对痴傻呆等特殊人群的监控,落实监护人的责任制度,以防万一。

4.结语

由于气候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虽然从根本上完全杜绝森林火灾的发生是不太现实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能充分认识到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解决目前存在的多种人为主观问题,最大程度地防止火灾发生或者降低火灾的破坏力是完全可能的。所以森林防火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强化认识,落实措施,权利保障森林资源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莫汉宁,苏初旺.都安县生态公益林区森林防火策略探讨[J].绿色科技,2011(4):172-174.

[2]肖舜祯,高小青,陶远胜.江西省吉水县森林防火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华东森林经理,2011,25(1):12-14.

[3]白孝生,王建国,王子耀.榆林城区森林防火应急措施初探[J].中国科技财富,2010(24):196.

上一篇:定安县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实验室创建研究 下一篇:铁矿石中全铁分析方法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