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五疑法”构建高效课堂

时间:2022-08-31 06:07:11

利用“五疑法”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 五疑法;教学方式;高效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7―0070―01

教学设计理论指出,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而且课堂教学应把握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因此,要想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进行,就要合理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入“‘五疑’问题教学法”以及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构建高效课堂能够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和资源。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与小学生的特点,深入分析五疑法教学模式和高效课堂的构建,这样才能做到小学语文教学与创新教学方式的有效结合,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增强。

一、五疑法教学方式与高效课堂的模式的概述

1.五疑法教学方式的概念

“‘五疑’问题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是建立在学科基础、心理学基础、教育学基础、实践性知识这四类基础之上的。学科基础从学科史、科学哲学观、学科知识体系诸方面保障了“‘五疑’问题教学法”教学的科学性;心理学基础保障“‘五疑’问题教学法”教学的自觉性;教育学思想能端正“‘五疑’问题教学法”的教学观念,在教与学过程中引领教学行为;实践性知识是开展“‘五疑’问题教学法”的主要源泉。

2.高效课堂模式的内涵

高效课堂是指高效率地完成课堂任务,达到既定要求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实现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理想的高效课堂教学标准是要实现教学效率和课堂效率的最大化,实现课堂效益的最优化。对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来说,高效课堂要做到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实现有效互动、教学与学习态度积极、教学环节紧凑、教学效果显著。

二、实现五疑法教学方式与高效课堂模式的有效结合

“五疑”是生疑、探疑、解疑、化疑、查疑。“‘五疑’问题教学法”课堂模式的环节为学生自疑、师生探疑、得法解疑、反馈化疑、检测查疑。要实现小学语文的高效率教学,就要在课堂教学中构建“‘五疑’问题教学法”课堂模式,形成系统、科学的教学环节,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疑思考能力,发挥其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也能有效地增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答疑和辅助效果。

1.自学生疑是构建高效课堂模式的基础,是指学生按照自学指导表上的内容进行课前或课后的自学,自学时如遇到问题可标示在指导表上。在对每节课的自学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记录下自己认为较为关键的内容或必须掌握的知识;标记好不懂的问题;完成教师布置的习题,并记录其中不能理解的部分,阐述自己的见解;复习课时应该对章节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整理。

2.师生探疑构建高效课堂模式的关键,是指教师通过批阅学生的自学指导表来对学生在自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问进行有效的交流与解答。与此同时,教师在上课前也可以更清楚地掌握好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上课时就更加具有针对性。还要注重重点内容的分析与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效率。

3.得法解疑是构建高效课堂模式的核心,这一环节需要教师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全面发挥课堂主导作用,教师要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交流性学习,这样就能使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加活跃,从而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反馈化疑贯穿于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对反馈信息的有效收集、整理,实现有针对性的纠正教学。此外,还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的解答和分析,把握好问题所涉及到的学习范围以及解决难度。

5.检测查疑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保障,教师根据本节课学生出现的疑难问题,布置适量的检测习题,或者教师通过客观评价学生对本节课学习重点内容的归纳整理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掌握知识的欠缺之处。教师应该把在课本以及练习过程中出现的有思考或探讨价值的问题进行更深一步的延伸和分析,并对其中的一些重点问题进行解答和拓展,促使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丰富的联想。

总之,五疑法教学方式为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系统的高效课堂模式,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形成合理的教学环节,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紧凑、突出重点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提高对关键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五疑法教学在中学课堂中应用实效性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甘规划办 GS[2015]GHB1538)

上一篇:那一次,我真愧疚 下一篇: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英语读写一体化教学中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