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

时间:2022-08-31 05:49:16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

摘要:在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目的有着一定的改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质量不仅仅体现在学生的成绩和知识掌握程度上,情感教育也受到了一定的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应该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实施侧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46-01

引言:情感教育是指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考虑到基本认知因素的基础上充分的对情感教育的作用进行发挥,进而更好的实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在实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是非常重要的。

1.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实施情感教育

在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实施情感教育首先就应该为学生设计领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教学的内容有情感和思想上的认同,将课堂教学的时间更多的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更好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和W习。例如,教师在对《唯一的观众》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应该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实施情感教育,让学生通过排练小舞台剧的方式对文章进行展示,以便学生更好的对文章中的情感进行体会,让学生学会祝福、宽慰、宽容,让他们的心灵充满善意,让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

2.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实施情感教育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情感教育的顺利实施,因为如果教师一直以课堂主导者和领导者的身份进行授课,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陌生感和距离感,不利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情感的发挥,学生也无法对教师所传授的情感产生共鸣。例如,教师在对《桂花雨》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应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积极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对文章的理解和情感体验,以便更好地实现情感教育。

3.挖掘教材情感元素实施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教学内容和文章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只是小学生无法自己去探索和发现,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元素,以便于情感教育的顺利实施。例如,教师在对《去年的树》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应该充分的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这一文章要表达的是"信守承诺,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教师就应该充分的对这一情感因素进行挖掘,促进学生的感悟。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的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这不仅仅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同时也可以改善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更好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群.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12期:154-155

上一篇: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下一篇:“读写结合”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