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故事的中国意义

时间:2022-08-31 05:09:24

晋城故事的中国意义

我们不能剥离这个时代,来单独看待教育公平和质量。

当前,国家发展的前锋已从经济中轴向智力中轴转向,社会关注重心则从GDP增长向民生关怀倾斜,教育该当何为?

民生社会的根本,是对个体的尊重,是承认普通人的尊严。智力中轴的实现,有赖于个体潜能的开发,依附于个性差异的张扬。它们所呼唤的是关注每一个人、发展每一个人,是对个体价值的毫不妥协的关怀。实现它,离不开公平的、优质的教育。

在国际社会上,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已成共识。2004年教科文组织召开第47届国际教育会议,倡导优质教育机会是一项人权,要从平等的角度推进“高质量的全民教育”。美国提出:“没有优异的公平是空洞的成就,没有质量的数量是未兑现的承诺。”教育公平与质量,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们希望,能以提高质量的方式促进教育公平,能以公平的方式实现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成了一个普遍追寻的公共理想。

如何实现这一公共理想?关键在于制度的建设。

制度是发展的中介。于一国而言,顶层设计决定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走向;于一地而言,那些具体、微观、渐进的小制度,却更能影响人的行为,决定着顶层设计能否落地。像国家大力提倡的教师交流制度,很多地方仍然以临时支教的方式为主。山西省晋城市过去也曾出台文件,但虎头蛇尾,不了了之。近年来,他们通过调研发现,交流范围过大,会影响教师的交流意愿。于是他们规定,教师交流的学校应在骑车20分钟的范围以内。一个小小的制度,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难题。仅2012年,晋城市交流的教师人数接近了2000人。晋城的实践告诉我们,教育改革从来不是弹指一挥间的浪漫,而是往往依赖于这些量小而质强的改变。编班方式、经费拨付方式,甚至包括是否提供一顿营养早餐,都比盲目空洞地改变大制度更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与制度建设相比,制度的执行也非常重要。实践中,常常出现制度的走样、扭曲和形同虚设。究其原因,在于是否坚守了制度背后的价值。

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帕克曾说:“任何一套制度背后都有一套价值体系。”什么是价值?是人们做出选择和行动的尺度与准则。因为尊重独立,所以要激发师生的主体性;因为崇尚自由,所以要保护师生发展的空间;因为坚持平等,所以要“为了一切的学生”。这才有了义务教育免费、均衡发展、教师交流、课程改革等一系列制度。

如果不坚守制度背后的价值,再好的制度也会变质。晋城之所以能在有质量的教育公平上有所成就,就是因为有一群价值的坚守者。在晋城,有的乡镇经济条件不好,但每届政府对教育投入一如既往;农村学校的课改和综合实践活动克服诸多困难,开展得有声有色,也不过是源于晋城教育者对“让农村孩子接受不逊于城市孩子的教育”这一信念的执着。

如今在晋城,高分段的学生分布在农村、最好的学校建筑在农村、农村教师屡屡获得专业奖励——教育,不仅成为晋城市民生改善的来源,而且重新唤醒了民众对于教育的信任。当前有关教育的负面新闻很多,其中既有社会原因,也有教育内部不均衡、不公正的因素。解决之道,便是把教育重新置于公平正义的价值之下,让“人”的尺度重新成为衡量改革与发展是否正确的尺度。唯此,公平正义的宏大理念,才有可能成为现实。这,也是晋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在当下中国的意义。

上一篇:“知识—语言—能力”三维目标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尹红岩:公平与质量是一枚硬币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