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住宅区地下车库的合理设计

时间:2022-08-31 02:22:40

探讨住宅区地下车库的合理设计

摘要:在当今我国以密集型多层或高层为主的居住小区,随着私家车的日益增多,停车难自然也在所难免。新建小区内建地下车库,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公共设施以及城市立体交通体系,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Abstract: In today's China, intensive multi-storey or high-level main living quarters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private cars make parking difficult and inevitable. New residential underground garage, construction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utilization of public facilities and urban three-dimensional traffic system are the way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关键词:地下车库;人性化设计;安全管理

Key words: underground garage; humanized design; 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6-0195-01

1地下车库的平面设计

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要求,设计汽车库时柱网尺寸一般为5.4~7.8mm(应视柱子断面而定),地下车库的层高则可根据地下停车的空间大小,车库安全净高取2.3~2.5m为宜。住宅小区的地下汽车库的设计一般采用坡道式汽车库并以垂直式停车为主。坡道式汽车库坡道设计时应使其坡道系统在每层楼面上周转通车道畅通,形成上、下行连续不断的通路,并应防止上、下行车交叉。在满足防火分区的前提下,减少砖墙的空间分隔,使行车者行车视野较为通透,减少压抑感。

为保证进车和倒车流畅,减少起步及停车的次数,降低行车过程中汽车尾气污染,车库内行车道不应过多的曲折迂回,行车道宜为环形。行车道及车库出入口处应减少使用减速带和减速槛,地面采用耐磨、防滑混凝土刚性面层,同时在停车位距墙1.5m处设地面轮挡,避免行车过程中对车造成损害。

2合理设置地下车库的出入口

地下车库出入口的分布位置及数量不仅关系到车行对小区住户的干扰问题,而且关系到与市政道路接口数量及经济性问题。住宅区进出车辆的高峰时间通常是在早晨和傍晚,为了在高峰期便捷有效地疏散地下机动车,又满足目前市政交通主管部门提出的市政道路接口问题。依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停车数大于100辆的地下停车库,当采用错层或斜楼板式且车道、坡道为双车道时,其首层或地下一层至室外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汽车库内的其他楼层汽车疏散坡道可设一个。设计时除满足规范要求外,地下车库的主入口位置应设于城市次干道上,而出入口的位置应远离小区居民的步行主入口以减少车行对居民的影响。根据规范规定汽车库库址的车辆出入口,距离城市道路的规划红线不应小于7.5m,并在距出入口边线内2m处作视点的120。范围内至边线外7.5m以上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并在车库出口上方应设有明显的禁行标志;标出限高标识及限高高度等。

总之,无论地下车库停车数的多少,汽车坡道出入口的位置均应充分利用与城市道路联系的便捷性及安全性,保证高峰期地下汽车的快速疏散并减少对住宅区居民的干扰。其次设计时还应考虑让进入地下车库的车主通过智能化的引导牌便捷地驶入居住楼的地下停车区域。停车后通过易于识别的人行专用通道,经智能卡检测后,进入宽敞明亮的地下电梯厅乘电梯回家,也可让进入地下车库的车主停车后,通过花园处的垂直电梯或室外楼梯,进入地面景观中庭后,步入首层电梯厅回家。

3改善地下车库内的景观环境

在设计地下车库时,应充分重视和考虑车库的自然采光和通风两方面的问题。而为保障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效果,可以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联合通风方式。利用自然通风采光的具体措施:a.将地下一层整体抬高,使一层楼面比室外地面高1.1m~1.5m,而沿地下室外墙设计成排高侧窗;b.可结合小区室外景观设计将室外地面局部下沉并将地下坡道的两侧墙敞开,形成下沉庭院式景观,并在地下车库内设置观景电梯,方便进入地下车库的车主停车后通过庭院处的垂直电梯直达地面。这样不但解决地下车库采光通风的问题,还可通过开敞设计使室内外空间贯通相连扩大空间感,实现以人为本,创造清新自然,充满人性化的交往空间,便于人与环境的交流、室内外空间的交流;形成一个处处都洋溢着自然气息的人居环境;c.沿地下车库内的车道上方设计采光天窗,引导地面上自然光和空气进入地下室,形成地下阳光车库。在地下车库内可透过天窗欣赏到外部景观。而“天窗”则结合地面景观布置设计成各种造型,营造出富有艺术品味又具深刻内涵的环境。

4改善地下车库的通风环境

行驶在地下车库内的汽车排放出大量对人体有害的废气,如颗粒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当废气分量不足时,造成大量废气在车库内蓄积,易使人产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因此《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对此要求:汽车库内当采用天然采光,其停车空间天然采光系数不宜小于0.5%,或其窗地面积比宜大于1:15,且该规范也对汽车库的通风做如下规定:地下汽车库宜设置独立的送风、排风系统。其风量应按允许的废气标准量计算,且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应小于6次。但目前许多地下车库在运行管理时,每小时的机械换气次数常常不能满足此要求,使车库内的废气浓度无法通过机械通风系统进行有效地稀释达到稀释废气标准,给车库的使用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不利影响。

5预留发展空间

各地提出居住小区停车泊位控制指标是一个远期的规划指标。如某地要求每100m住宅面积配置一个车位,同时对地面车位数也做一定限制。但该地区近期建成的车库空置率达80%左右,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济效益几乎全部甚至还不够压在地下车库的建造上。因此,修建地下车库也应分期实施,预留发展空间,避免形成浪费。

6地下车库的安全管理

小区车辆管理的设计主要是针对地面临时停车及地下车库停车的有效管理。具体设计体现在:机动车出入口与停放的智能化汽车库的管理系统:针对住宅小区车辆入库时采用远距离读卡,实现不停车出入车库,提高出入口处的通行速度。通过在地下车库坡道、出入口及库内设置停车区位的电子引导牌等出入口控制管理,快捷、高效地引导汽车入库就位,尤其是对夜间停车者。此外还有视频安防监控和智能化配电系统设置,分别监视、控制相应区域,PC控制终端可以统一管理图像档案,实现车辆、人员出入管理、引导、收费、安全监控自动化。

建设居住小区地下车库是解决城市停车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地下车库设计也是一项综合性强的设计,涉及内容繁多且复杂。值得重视的是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就必须同时进行景观、结构、交通、人防、消防、安防、通风、水电设备等相关专业的方案设计。本文根据笔者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从设计方面对此作了一些分析和探讨,但有关更多的知识有待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发掘和总结,以创作出更多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用户满意的住宅小区地下室停车库。

上一篇:对我国现代新供暖系统的简要介绍 下一篇:浅谈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