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探析

时间:2022-08-31 01:53:08

新课程下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探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体育教学能有效的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为培养更符合于社会的人才做出了贡献。体育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越来越注重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在体育教学中实实在在的让学生有怕收获,不但有体育运动技术上有所获得,而且在学生的人格方面也有教育作用,为社会培养了更为全面的人才。有效的体育教学,能很好的达成预定的目标,是教学质量的重要表现,有效的教学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保证。

一、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要求是在目标统领内容下的教学,所以目标制定比教学内容还要重要,所以,老师在上课之前都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新课程下,体育教学目标有了新的要求,不以光停留在运动技能的目标上,还要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与学习态度,与别人的交流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忽视,有的学生能力较强,那么,给他们的目标也会高一点,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差,身体素质差,那么给他学习任务进就会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不能感觉带着负担上体育课。体育教学制定教学计划是在有长远的打算,有学年计划,有学期计划,课堂计划都是遵循上一级计划来制定,这样,整个教学的方向就不会偏离。这对于有效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好的内容才有充实的体育课,内容决定了有效性的理念是不是有效的落实。新课程标准中没有具体的教学内容,所以老师要根据目标与学生的实际,进行科学的筛选教学内容,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年龄特点,使内容有利于学生掌握,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课堂上有了目标,有了内容,接下来就要老师组织课堂教学,用什么样的方法教学最合适,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选择有效的教学形式,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有效的利用合作、探究学习

传统下的体育教学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做示范、再讲解,学生模仿练习。这样的体育课没有生机,而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要求学生主动的学习,主动的探究,学会与同伴合作。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与合作式学习,就会让课堂 活跃起来,焕发出勃勃生机,老师的讲授少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多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多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得到了满足,体会到了自己才是课堂的学习者。老师把机会更多的还给学生,能了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他们的活动是自主的,发展是主动的,在合作中体会到了知识的互补,在探究中培养了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时,为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顺着自己的思考去探究。比如,在投掷课或者双杠课等上肢力量的练习时,我们可以比一比谁的肱二头肌发达,然后提问想不想让自己的肌肉也发达起来?那么,我们如何去发达,在体育课上如何去练?给学生提供一些教学内容,如哑铃、握力棒、拉力器等几种简易器材,还可以是让学生做俯卧撑、拉单杠等等,也可以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锻炼方法。这样,学生的肌肉发达了,还会了锻炼的方法,这为以后的终身锻炼打下了基础。又如,在小篮球教学中,当学生会习运球时,问学生运球的方法有哪些?原地与球与行进间运动时手拍球的部位有什么区别,用力的方向有什么区别?问题提出来了,学生就会在练习中有意识的去体会,找出区别,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然后再提出,如果想行进间运球的速度快起来应该怎么办呢?问题带着学生一步深一步的学习。学生的思考为学习带来了效益。从来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而是用新方法教学,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习惯,还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让他们感觉体育学习是一种快乐的事。

三、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教学评价对于课堂的效率提高很关键,关键是在评价中找到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我们把评价应该运用在课堂过程中,而不是只注重结果。因为课堂教学总是动态的,有些事可能没有预设得到,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我们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每个学生学习方式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也有的学生在学习中可能有创新性的发现而把学习变得有趣,当然,也有的学生可能会在一节课一无所获。所以,老师要观察每一个学生,每个学习环节,给学生提出适当的评价,给他们指明努力的方向,有好的现象要及时表扬,有差的地方也提出来加以避免。我们体育老师要和负责的态度教学,用心教学,一改变传统的评价体系,不能把评价局限在结果上,而是要发现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没有进步,也不能只是片面的评价学生的体能,还要评价学生学习的能力,与其他同学的合作情况,他是不是在体育课上乐于不断的学习,乐于锻炼,还要把他们的进步幅度纳入到体育学习成绩中去。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追求有效性,我们体育老师要更新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本,钻研教材,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有效的体育课堂才能与我们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张传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4)

[2]阳学辉.小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改进[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0)

[3]石青.对提高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兴趣的研究[J].魅力中国.2009(03)

[4]张航.让体育课真正成为孩子们喜欢上的课——浅谈怎样提高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新课程(教师).2010(07)

上一篇: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有效学习 下一篇:浅谈自制小教具在体育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