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效判决确定事实的效力

时间:2022-08-31 01:41:22

论生效判决确定事实的效力

摘 要 判决的既判力通常认为限于判决书的主文,而生效判决确认的事实并没有既判效力。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许多大陆法系国家赋予已生效判决确认的事实预决事实效力。我国借鉴德日国家的立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 75条第(四)项规定: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定的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可见也是赋予确认判决以免证效力。但是由于相关规定条文较少,在实践中操作性不强。而英美法系的争点效理论已经很完备,研究争点效理论可以为我国生效判决确定事实的效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 预决事实效力 争点效 既判力

民事判决的既判力是确定判决亦即生效判决所具有的拘束力,即一旦终局判决确定或者生效,它就成为解决纠纷的最终判断,双方当事人应当服从该裁判的内容,不得重复提出同一争执,同时法院也必须尊重自己所作出的判断,不得在以后做出内容矛盾的判断。从既判力的客观范围来讲,按照大陆法系的一般观点,既判力原则上以判决主文中的判断事项为限,判决理由没有既判力。日本《民事诉讼法》第114条第一款规定:“确定判决对限定在主文的内容拥有既判力。而判决的理由不属于既判力的范围。为了提高诉讼效率,尊重生效裁判关于判决理由的认定,大陆法系国家通常赋予生效裁判的理由以证据的效力,即预决事实效力。预决事实效力的客观范围不包括判决主文中认定的事实,通常认为指判决理由中所认定的事实。例如德国《民事诉讼法》第314条规定,判决书中记载的事实,关于当事人口头陈述的部分,可作为证据。

为了弥补既判力效力客观范围上存在的理论的缺陷,日本学者新堂幸司教授提出了争点效的学说。“争点效”理论以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为理论基础,主张法院在判决理由中对经过当事人认真争执和法院实质审理的争点作出的判断具有类似于既判力的效力。 “争点效”理论主要是借鉴英美法系的争点效力理论而提出的。英美法系中有请求效力和争点效力。当事人在前一诉讼中已经提出过的并且已经获得了一个最终且有效判决的请求,在后诉中不能再次主张,这就是请求效力。争点效力指的是对于法院已经裁判过当事人事实和法律方面的争执,该争点即禁止当事人再次争议以及法院重复裁判的法律效力。对比英美法系、大陆法系的相关规定,请求效力类似于既判力,争点效力类似于大陆法系赋予生效裁判确认的事实以证据效力。但英美法系的争点效力比较成熟,在司法操作中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因而可以借鉴争点效力完善自身关于裁判理由部分效力的规定,弥补既判力理论的不足。

争点效力简言之是指法院已经裁判过的争点所具有的禁止当事人再次争议以及法院重复判断的效力。从争点效力的客观范围来讲,发生争点效力要具备三个条件:前后两诉的争点是一致的、争点在诉讼中被实际争讼并且经法院裁判过、该争点是做出裁判的基础。所谓,前后两个诉的争点是同一的,指的是该争点的支配性事实和适用法律规则没有发生变化,并且该争点不是具有时间间距的相似事实。争点效力的第二个条件是该争点被实际诉讼并且经法院裁判过,指的是当事人对于该争点以口头或者书面的行使发生了争执,提出了不同观点,并且进行了辩论,运用了诉讼攻击和防御手段,而自认、和解、调解等不能认为对争点已经充分诉讼过。要产生争点效力,法院必须对该争点做出了判断,并且该裁判是有效的最终裁判。争点效力的第三个条件是该争点必须是前诉案件裁判的基础。只有是案件裁判的基础,当事人才会穷尽手段进行证明。

争点效力的主观范围适用的基本原则是相互性原则,指的是只有因争点效力受损的人才能享有争点效力的利益。依据相互性原则的要求,只有在前诉的当事人与前诉的当事人一致时,才能发生争点效力。但是这个原则对于争点效力的主观适用范围限制的过严,不利于争点效力的适用,在实践中相互性原则不断被突破,出现了非相互性原则。非相互性原则,指的是后诉的当事人双方与前诉不完全一致时,并不意味着前诉的争点裁判不具有争点效力,只要受争点效力作用的当事人在前诉中就该争点裁判获得了充分且公正的诉讼机会,他就该受前诉争点裁判的拘束。这分为两种情况,抗辩性使用争点效力和进攻性使用争点效力。抗辩性使用争点效力是指后诉中的被告(前诉中的案外人)主张前诉争点裁判对后诉原告(前诉原告)有争点效力作为抗辩理由,否定原告的诉讼请求。在这种情况下,前后两诉的原告相同但被告不同。进攻性使用争点效力指的是后诉原告(前诉案外人)主张前诉中确认的事实裁判对后诉被告(前诉原告)有争点效力作为请求理由,支持自己对被告的诉讼请求。这种情况下,两诉的被告相同,原告不一致。英美法系属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因而争点效力需要当事人主张,只有在例外情况下,法院可以主动适用。英美法系关于争点效力的适用,规定了一些例外情形,在例外情形出现的时候,不发生争点效力。例如:没有复审机会的争点,即不能通过上诉程序救济的裁判所确认的争点;受前诉争点效力约束的当事人在后诉中能够获得前诉无法提供的程序机会等。争点效力的存在,必然使一方当事人受到不利易,因此需要赋予该方当事人相应救济。该方当事人可以对争点效力进行争执,可以争点效力。后诉中反对争点效力的人可以通过有发生争点效力的判决的有效性提出质疑,攻击争点效力的构成要件或是主张属于争点效的例外情形来反对争点效力的适用。

我国借鉴德日的相关规定,采取既判力学说,在既判力的客观范围方面,把判决理由排除在既判力效力之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 75条第(四)项规定: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定的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9条在重新确认了这一规则的同时,又规定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的除外。从我国《民事诉讼法》来看,我国未赋予判决理由以既判力,只赋予了被生效裁判确认的事实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效力。

从《证据规定》第9条的规定来看,意味着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已经法院生效裁判所确认,可以免除主张该事实的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但是如果对方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该裁判所确认的事实的,不能免除当事人的举证责任。这种预约事实的效力是相对的。这样规定可以减轻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尊重生效裁判,弥补既判力客观范围的缺陷,同时给付受预决事实不利影响的一方当事人提供救济。但由于该条规定的过于简单,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没有对生效裁判做出界定,是否是所有审理程序的生效裁判确认的事实都具有证据效力不得而知。其次,大陆法系的预决事实可以由法院主动调查。第九条的规定意味着一个事实对于生效裁判确认的事实应当由法院司法认知,这加重了法院的负担,同时有违法院的中立性。最后,没有对“事实”的范围做界定,事实是否包括主要事实,间接事实和辅助事实无法判断。

因为我国在判决效力方面选择了大陆既判力原则,为了保障诉讼法体系的一致性,应当坚持生效裁判确定的事实的证据效力,不能移植英美法系的争点效力理论。但是可以借鉴英美法系的争点效力来完善自身规定。第一、在诉讼中法官可以行使阐明权,向当事人阐明案件里的争点已经裁判,对于同一争点,在后诉中不能在进行争讼,督促当事人积极行使攻击和防御手段。因为争点效力假定前提在于当事人在前一个诉讼对于争点,充分运用了自己的攻击和防御手段,若当事人在前诉中没有机会充分的行使程序权,则不能在后诉中发生事实免证的效力。保障当事人的程序权的重要体现是保障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的权利。《民事诉讼法》赋予了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的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17条规定了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三种情形,若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符合该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就应当调查收集证据。证据在诉讼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事人提供了所有能够提供的证据,法院在此基础上进行裁判,才能保证事实的真实性。第二,明确启动方式。把生效裁判确认的事实作为免证事实,目的在于减轻法院负担,提高诉讼效率。一个诉讼是否受到前诉既判力的限制,是法院在受理案件之前就应当主动调查清楚的事项。但生效裁判确定的事实不属于既判力客观范围内,若该事项由法院主动查明,会加剧法院的负担。同时因为该事项必然对一方当事人有利,法院主动适用,有违司法的中立性。因此应当由当事人举证证明该事实是生效裁判确认的事实,原则上该当事人只需提供相应的法院生效裁判。第三,明确生效裁判必须指的是经过普通程序审理做出的裁判,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程序或是特别程序的裁判确认的事实不能产生免证效力。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程序因为其程序的简便性,与普通程序相比,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在审理的过程中,不能提供给当事人充分完整的程序保障。特别程序因为其不存在对立的两造当事人,因此与普通程序相比,特别程序不能充分保障事实认定的准确性。而赋予生效裁判确认的事实以免证效力的假定前提是,当事人在前诉中得到了充分的程序保障,该事实在前诉中进行了充分的争讼,能够保障事实认定的准确性。因此适用特别程序、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程序审理做出的生效裁判确认的事实不应当具有免证效力。第四、对事实做出界定。明确只有是原生效裁判做出的基础事实,主要指主要事实或要件事实,才能产生免证的法律后果。只有是裁判做出的基础事实,即主要事实或要件事实,才会对诉讼结果有直接影响,当事人才愿意投入诉讼资源对该事实进行争讼。第五、应当规定例外情形。参考美国争点效力适用的例外情形,结合我国的情况,可以把下列情形规定在例外情形中,排除免征效力。(1)前后两诉的适用的实体法发生变化,例如在后诉的时候,可能适用新的实体法的规定。(2)前后两诉中,对于争执的事实的证明责任发生变化的。(3)争执的事实属于后诉人民法院专属管辖的。(4)后诉可以为争执的事实或法律提供更有力的程序保障的,或者是当事人在前诉中遭受了不公平对待,程序权利没有得到保障,不发生免证效果。第六,对反证做出细化规定,以保证司法实践中适用的统一性。当事人可以质疑生效裁判的有效性,可以对判决中在认定事实的过程中出现的程序上的问题,或是认定事实错误等进行争执,符合再审条件的,可以启动再审纠正生效裁判。当事人也可以否认后诉中的事实与生效裁判确定的事实不一致,或是主张该事实属于免证效力的例外规定来排除免征事实的适用。第七、明确预决事实效力的主观范围。对于既判力而言,既判力在主观上来讲,对所有人均发生法律效力。由于传统职权主义的思维定势,人们认为预决事实的效力具有普适性。但是根据权责统一及公平公正原则,前诉当事人以外的人不能受预决效力的拘束。只有在前后两诉中当事人一致,或至少有一方当事人一致才产生预决事实效力。

参考文献:

[1]兼子一,竹下守夫著.民事诉讼法[M].白绿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

[2]郭翔著.民事争点效力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翁晓斌著.我国民事判决既判力的范围研究[J].现代法学,2004,26(6).

[4]郭翔著.民事争点效力理论:内容、背景与启示[J].宁夏大学学报,2007,29(5).

[5]宋曼曼著.预决事实的效力及使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上一篇:浅议网络信息新形势下档案信息的电子化管理 下一篇:浅析对互联网金融的国内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