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软实力各层面的内在关系

时间:2022-08-31 12:49:34

论软实力各层面的内在关系

摘要: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增强的关键。本文通过对软实力终极目标的分析,优化影响力、感召力、吸引力,破解软实力各层面的构成及深层次内在联系,探究打造软实力的路径,为软实力提升的实践提供指导作用。

关键词:软实力目标 各层面关联 各层面实践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老子一语道出了软实力的真谛。当今世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不仅包括经济、军事、自然资源等硬实力的提高,更是文化、价值、意识形态等软实力的不断增进。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军事等硬实力在稳步上升的同时,而资源、环境、社会价值等方面却时常响起不和谐的音符。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如果没有软实力的提升,硬实力的增长是不会持久的,更是短暂的。要想拥有实力要素平衡的综合国力,就必须硬化国家的软实力,软硬融合,相互促进。为此,提升软实力首先要明确软实力终极目标定位,从目标中破解软实力各层面的关系,揭示打造软实力的路径,对实践起指导作用。

一、软实力的终极目标研究

“软实力”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他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军事与科技实力;软实力包括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的吸引力、民族精神和社会文化的感召力、道德品质运作国际组织的影响力。人类、社会、自然需要和谐发展,必须追求社会价值、社会文化、道德品质,即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三力”并使,实现软实力终极目标。“ “三力”作用最优化,软实力作用最为明显。此模型理性分析说明了软实力目标是国家追求“三力”的科学要求,探索自然真理,造福人类,服务社会。

二、软实力各层面的构成

打造软实力实质就是要提高“三力”,即国家影响力、感召力、吸引力。“力,势也,”势是力的大小表现。时势预测是“三力”的出发点,环境资本是“三力”的动力源,价值创造是“三力”的方向。三力”的提升就是体现在时势预测、软环境应变、软资本整合、价值创造等四个层面,其相互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

三、软实力各层面之间的关系

软实力的提升是国家影响力、感召力、吸引力提高的综合表现。“三力”的提高又体现在时势预测、软环境应变、软资本整合、价值创造四个层面上。其四层面由低层向高层逐步发展,并相互关联,最终实现软实力的提高。

国家软实力提升的第一道关就是要时势预测。首先要谋势,把握环境变化之规律,主动应变。谋势正确之后,从制度、政策和文化氛围上积极的营造与时势大环境相适应的内部软环境,即造势。在良好的软环境下,将软资本优化整合。

价值创造可提高国家的吸引力,也是软实力的最高形态。从低层次的时势预测到环境应变再到资本整合,其目的就是为了社会创造价值。21世纪是创意的时代,仅有技术创新不能称之为创造,而是要在创新的基础上利用资本和环境氛围创业、创投才是真正实现价值的创造。

四、打造软实力的具体实践

从四个层面打造软实力,需要由浅入深,由表入里,将追求终极目标行为形成习惯。

1.把握未来时势

时势不是一种静止的物质,而是一种运动的态势,从过去某个端点发展起来,决定未来动态,对于未来,格鲁夫认为:“要想预见今后十年会发生什么,就要回顾过去十年中发生的事情。”谁能看到世界的未来,谁就能赢得世界的瞩目。对未来的思考并不是无端的遐想,是对事物发展轨迹的延伸。其次,要注意微观的变化,对于细小的变化我们都应该迅速做出反应。如数码相机的出现对胶卷相机产业致命的冲击,VCD的产生对录像机产业打击已告诉我们要有正确的判断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2.提升软环境应变力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变化是客观的,要适应变化首先要有时间观念,时间就是速度,速度也是软实力,在确定的时间范围内,对软环境的发展政府主要工作是提供制度支持、法律保障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加强文化立法,建立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良好环境。

3.增加软性资本潜力

软性资本中,人才是第一位。对一个国家来说,优秀的高校毕业生、科技工作者及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等是关键的人力资本。21世纪的人才魅力是有着深刻内涵,高瞻远瞩,善于长远战略思维;要正确把握全球局势发展,把本国的发展战略纳入到可持续发展轨道;不拘一格地育才、吸才、用才、留才,正确认识危机和挑战;善于从可持续发展中寻找市场机会等。

4.弘扬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仅靠新资本,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追求已经不够。“人脑+电脑”竞争成为了未来的趋势,创新是适应时代变化的关键,创意成为了最重要的投资,知识成为创造、制作、买卖的主要资本。价值创造从过去到现在,遵循的路径是“趋势延续——环境恒定——资源整合”,无须应变,只要按照现在的成功模式运作就可。价值创新从未来走到现在,这种价值创新遵循的路径是“时势预见——软环境应变——软资源整合”,融过去、现在和未来于一体,融变与不变于一体。

五、总结

软实力的形成是国家吸引力、影响力、感召力,“三力”扭合而成。软实力的打造就是提高“三力”,其表现在时势预测、软环境应变、软资本整合、价值创造四个层面上。

“顺势而为,适应变化,超越自我,放眼未来”,将把握时势,抓住软环境应变,提升软资本整合,不断创新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一种制度来执行,让软实力各个层面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国家职能部门工作习惯,便是软实力提升的根本路径。创新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方法,一种认识。持续的创新才能促进软实力的“硬化”。只有在优质的土壤,良好的创投环境下创新才有持续的创造价值,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章一平.软实力的内涵与外延[J].现代国际关系2006(11).

[2]陈章梅.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中国的和平崛起[J].南华大学学报,2008(l).

[3]刘绛华.国家软实力分析[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4).

[4]黎贤钛.论企业软实力[J].中外企业家,2010(2).

上一篇:浅谈对高校辅导员内在需求的思考 下一篇:献给艾米丽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