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产业集群优势融资

时间:2022-08-30 11:30:02

利用产业集群优势融资

[摘要]作为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及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的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其原因在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缺陷以及银行基于自身规避风险的考量。产业集群可以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能够有效克服信息不对称,建立良好的银企之间的信用联系,从而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因此走集群发展模式,并建立起与之协调的全方位、多层次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可行选择。

[关键词]中小企业; 产业集群; 融资优势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10-0107-02

[作者简介]刘丹(1989-),女,汉族,辽宁朝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竞争力。一、前言

据中国社科院的报告显示,在金融风暴冲击下我国40%的中小企业已经倒闭,另外还有40%正在生死边缘挣扎,要想走出困境,中小企业必须得到金融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按照资金的来源可以分为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在企业规模扩大,发展速度加快时,外源性融资会成为企业主要的融资手段,其中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渠道。仅依靠政策的扶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不能得到根本解决,要在具体的实践中解决银企之间的信贷矛盾,需建立中小企业信贷的长效机制。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自身存在诸多缺陷

1.多数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差

大多数中小企业是以个人独资或合伙制形式建立,一般企业的所有者也同时是经营者,由于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或主观为了规避税费、争取优惠等原因造成企业财务核算未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信息透明度低,多套账目的现象更是普遍存在,致使银行很难根据报表正确判断企业的财务与资信情况。形成了银企之间强烈的信息不对称,银行为了规避风险,出现了惜贷、少贷现象。

2.中小企业群体信用缺失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普遍令人堪忧。当企业的生产经营出现问题后,很多经营者不是从产品、服务与经营管理等方面想对策,而是靠拖欠贷款,逃避还款度日,这不仅带来银行信贷资金的风险,而且极大毁坏了企业的信誉度,资信差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贷款难度。据统计,仅有极少部分中小企业参加了信用评级,并且其资信度较低,另一方面,银行同不是长期合作的中小企业开展业务,资信度又是银行发放贷款的首要参考因素。

3.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过高

中小企业资本和经营规模较小,部分企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相比于大企业,当市场的原材料或人工成本、产品价格等发生较大变动时,更容易受到冲击,其抵御市场环境与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差,经营中的变数与不确定性更大。在我国由于各种因素中小企业的寿命周期通常较短,因此中小企业尤其是大量的小微企业要想得到外部融资相当困难。

4.中小企业可抵押担保品较少

我国绝大多数的信用性、商业性担保机构的资本实力小,担保额度有限,相比政策性担保机构,又很难获得政府的资金补偿,只有把高担保费作为资金补偿来源,而中小企业可抵押担保品较少,无法承担银行贷款利息与担保公司费用的双重融资成本,无奈只好放弃融资需求。另一方面,一旦企业违约,担保费用收入难以补偿其业务开支和代偿后发生的赔偿损失,这会严重影响信用担保机构的业务发展和稳定,担保机构为了自身安全,对中小企业贷款慎之又慎。

(二)银行基于自身规避风险的考量

1.信贷管理制度的制约

现行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都是先评级、审查,后授信、用信,信贷流程较长;由于中小企业数量多,覆盖范围广,经营业务繁多,要发展中小企业业务,银行需要增加更多的网点机构、运营设备、信贷人员和大企业相比,审查难度和收益不相匹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热情;另一方面,银行为了保持收益与风险的平衡,会在企业收入、资本金等方面不断提高准入门槛,并进一步上收信贷审批权限,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没有适当考虑其 “短、频、快”的融资特点,缺乏灵活性。对于贷款申请,基层行会上报业务,由上级行审批,手续繁琐。

2.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对自身的经营状况、管理效率、信贷资金的运用等,往往与银行相比拥有更多信息,于是形成了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我国信用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又缺乏健全的规范中小企业信用的法律法规,加上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存在一些财务问题,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缺乏动力。中小企业会在融资的事前调查磋商、签约,或在事后的资金支配过程中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优势给银行一方带来风险,形成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三、利用产业集群融资——中小企业融资解困的新思维

(一)产业集群增大了中小企业的守信度,降低了逃废债务的可能性

产业集群带来的地域依附性和专业化分工协作,使得集群内的企业比一般的中小企业更具信用优势。在集群内,产业链完整,产品间的配套条件好,信息、人才、技术等资源可以在集群内部得到充分流通与交换;集群内企业数量多,市场规模大,购买集中性强,因而市场机遇多,企业发展机会较好,所以中小企业迁移的机会成本会很高。而且地理的根植性使企业与银行的合作意愿多次重复,企业一般不会为了一次的违约从而失掉与银行的后续合作机会。因此,为了稳定良好的发展,群内企业会尽量维持自己的信誉,会提升集群的整体信用环境。

(二)集群的发展为中小企业实行信用担保互助创造了组织条件

目前我国的政策性担保机构水平较高,担保额度大,但数量有限,不能覆盖整个中小企业融资,商业性担保机构实力较弱,银行的认可度不够,其本身的财务状况的不健康与盈利模式的不健全也会制约其有效开展担保业务,中小企业很难得到担保机构的贷款担保支持。但是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小企业在群内其他企业信用担保、抵押担保等方面获得更多机会,原因在于中小企业集群内部各个企业彼此了解,相互熟悉,容易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因此,这个互识社会容易产生扎根本土的信誉生成机制,这为建立企业之间的信用担保创造了良好的地理与环境条件。

(三)产业集群缓解了银企信息不对称矛盾

1.在一个产业集群内,由于各个企业生产相似或相关产品,彼此处于同一产业或上下游配套服务企业集合,总的来说是围绕某一个产品系列展开生产。在市场上,作为一个整体的产业而言,其发展前景以及产业风险会比单个企业有一定的可预测性,因此,银行对于贷款的风险状况也相应有更多的可预测性。

2.集群内大量企业、金融机构、教育科研院所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又有行业协会,信息咨询中心等掌握全面信息的机构,因而银行可以多种渠道获得企业准确的信息,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可以根据综合得到的相关信息,对贷款申请作出决策。

四、提升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优势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加大对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

中小银行由于在大型企业信贷业务中与大中型商业银行相比缺少竞争优势,会在开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方面更有动力。政府可以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出台更多优惠措施,鼓励中小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如可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产业基金援助方面出台扶持政策,为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发放贴息和低息贷款;建立信息咨询、风险控制中介、产业研究所等机构引导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二)建立健全集群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信用担保机构在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风险,以及缓解银行信贷风险,增加银行的信息对称性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现今大量担保机构存在的问题与经营困境,一方面,政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担保机构的补偿金,使其专心从事担保业务不至于偏离主业;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以企业和地方行业协会出资,主要为集群内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服务的互助式会员制担保机构;政府可以积极引导,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建立健全再担保机构建设,完善担保体系,争取为中小企融资提供切实可行的担保服务。

(三)加强集群内中小企业自身建设

产业集群要想获得长足发展,获得集群整体竞争优势与地位,有赖于群内各企业加强自己的内功修炼,提升企业各方面的实力,只有将企业的经营水平提升上去,才能从根本上增强融资能力,提高银行放款意愿,缓解自己的被动态势,改善融资难的现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增强信用观念,使银行与担保机构形成足够的信心,同时企业实力的提升与信用状况的改善也为企业进行私募、债券融资等其他融资方式的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唐晶,王娜.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效应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3).

[2] 高连和.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创新、融资边界与竞争优势[J].集团经济研究,2007(3).

上一篇:GDP之“金”与深圳经济特区之“特”刍议 下一篇:我国金融市场若干问题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