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挥间,沧海桑田

时间:2022-08-30 11:16:07

我们形容时光短暂时常用“弹指一挥间”来比喻。

“弹指”是佛教文化中常用的一个时间量词,出自于印度的梵语。《僧祗律》上解释说:“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预,二十罗预名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照这样计算,24小时是30须臾,那么1须臾就是48分钟;48分钟是20罗预,1罗预就是2.4分钟;2.4分钟是20弹指,1弹指就是7.2秒。我们当然还可以继续换算,7.2秒是20瞬,一瞬间是0.36秒;0.36秒是20念,一念间就应该是0.018秒。一转念竟然是如此短暂的时间,佛家常说的“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就更让人感慨了。而一昼夜就有1.2万个“弹指”,时常所说的“几十年弹指一挥间”,将几十年比喻为一弹指的时间,真有沧海桑田的感觉。

另外,弹指,也就是捻弹手指作声的动作,原本是印度的一种风俗,用以表示欢喜、赞叹、警告、许诺、觉悟、招唤、敬礼、祝咒等含义。如《智顗文》句:“弹指者,随喜也。”《吉藏义疏》则说:“弹指者,表觉悟众生。”这个手势后来也被中华文化所吸收,《南史·王敬则传》就记载:“顺帝泣而弹指:唯愿后身生生世世不复天王作因缘。”难怪武侠小说里也有“弹指神通”的武林绝学,现在看来,这门功夫还颇有些禅意。

那么,一刹那又是多长时间呢?

刹那也是梵语的音译,是古印度最小的计时单位。刹那原本指妇女纺织一寻线所用的时间(寻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般为八尺),后来泛指很短的时间。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中就提到:“时极短者,谓刹那也,百二十刹那为咀刹那,六十咀刹那为一臘缚,三十臘缚为一牟呼栗多,五牟呼栗多为一时,六时合成一日一夜。”这样算来,一刹那约合现在的0.013秒,真是够短的。难怪很多用到“刹那”的诗句都让人感怀。如南朝梁武帝《游钟山大爱敬寺》:“生仕无停相,刹那即徂迁。”唐代白居易的《和梦游春》诗:“愁恨僧祇长,欢荣刹那促。”以慨叹人生忧愁绵延无期,而欢乐刹那短促。

这样算来,刹那、转念、瞬间、弹指等都是与佛教理念有关的时间量词,均表示非常短暂的时间。那么佛教中用什么量词表示极长的时间呢?这个词就是“劫”。古印度传说认为,世界经过若干万年就要毁灭一次,再重新开始。这样一个周期就叫做“劫”,也叫“劫波”。关于“劫”的长短,各佛经说法不一,但总的说来,一“劫”都要经历成、住、坏、空四个时期,叫做“四劫”。到“坏劫”时,将会有水、火、风三灾出现,最后世界归于毁灭。也有说法认为,劫分为大劫、中劫、小劫,一大劫包括八十中劫,一中劫包含两小劫,而每小劫则为一增(人寿自十岁开始,每百岁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或一减(人寿自八万四千岁开始,每百岁减一岁,减至十岁)的时间。这样看来,将永远恢复不了的东西说成“万劫不复”还真是恰当。

上一篇:李白无缘科举考试 下一篇:昆虫演技大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