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反季节种植的关键技术

时间:2022-08-30 09:07:45

园林绿化反季节种植的关键技术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建设规划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和保护生态环境,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绿地的覆盖率,提高城市的环境指标。反季节种植是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打破了季节限制,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建设中。本文主要介绍了园林绿化反季节的内涵,以及园林绿化反季节种植的成因、关键技术,为日后园林绿化施工提供参考基础。

关键词:园林绿化;反季节种植;成因;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3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6.056

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在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对自身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能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优质的生活环境,并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正常情况下园林绿化建设是在春季和秋季进行,但有时为了园林绿化建设更优质,就需要反季节种植。反季节种植可以不受时间和季节限制,降低季节对园林建设的影响,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城市园林绿化和美化的需求,是现代园林建设和布置中最常用的方式。反季节种植是不按照植物正常生长周期进行种植,在种植时减少季节、环境对植物的影响,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1园林绿化反季节种植内涵

1.1园林绿化反季节种植

园林绿化反季节种植主要是指在不适宜进行绿化种植的季节进行的园林种植工作,这种反季节种植的植物成活率低,种植过程较为复杂。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正常的园林绿化种植不能满足园林绿化需求,为了保障城市绿化顺利进行,就需要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对反季节植物的一般生存条件进行研究,了解反季节植物在一般生存条件下的生长规律,在反季节做好这些生存条件的建设,保护生存环境,使植物在移植后能够顺利存活,且地上地下新陈代谢能相对平衡。反季节种植要从种植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种植适宜生长的树种,以能够给植物提供最佳种植环境为目的。要根据不同苗木的生长特性移植到适合苗木生长的地区,栽种时要多带土球,移植时尽量选择阴雨天或空气比较湿润的天气,这样能够保证苗木的成活率。

1.2园林绿化反季节种植原则

园林绿化反季节种植往往违背了植物的最佳生长周期,为了园林绿化建设,提升园林绿化而进行的种植。园林绿化反季节种植尽量避免选择苏铁、银杏等植物,因为这些植物对土壤、温度和气候的要求较高,移植后即使保护得当也不容易成活。另外园林绿化反季节种植要以树种特性为核心,要因地制宜。尽量选择与移植植物土壤性质相同的土壤区域,因为土壤是植物存活的基础,一旦土壤不合,那么植物移植后很难存活。所以在移植前要对种植地区进行土壤检测,以达到植物移植后成活率最大限度提升。

2园林绿化反季节种植的成因及不利因素

园林绿化种植一般是春季和秋季,冬季是低温根部休眠期,夏季是植物生长旺盛期,移植的植物成活率较低。

2.1园林绿化反季节种植的不利因素

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主要考虑的是植物的成活率,种植时间的选择、植物根部再生能力强弱、植物自身营养储存,移植技术都影响反季节种植植物的成活率。正常时期移植的植物能在正常温度和温度下吸收足够水分和养分,并利用叶子进行光合作用,保证自身吸收和蒸发的水分平衡,容易成活。正常移植植物时一般选择树木的休眠期,即春季萌芽期和秋季落叶期,春季植物的叶子未生出,根部再生能力强,加强移植后的管理,树的长势容易平衡。夏季树木的生长比较旺盛,树木自身的养分比较少,此时移植容易导致新陈代谢平衡被破坏。冬季是树木的休眠期,但此时的树木根部再生能力比较弱,移植后成活率低。所以环境和气候、季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树木的树势平衡,是反季节种植的不利因素。

2.2园林绿化反季节种植成因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在提高,进而对居住环境的绿化工作要求高。良好的园林绿化能为人们提供轻松舒适的居住环境,能愉悦人们心情。为了满足人们对环境的需求,许多市政工程的配套设施都在进行反季节绿化施工。科研人员在科技术的指导下选育出多种耐寒、抗旱且适应性强的绿化植物,广大园林绿化工作人员在实践中也在不断摸索反季节种植施工技术并总结经验,使得反季节种植技术越来越成熟。反季节种植技术的成熟和科技进步是反季节种植的另外一个重要成因。

3园林绿化反季节种植关键技术

3.1种植材料的选择

反季节种植的环境和气候条件是十分恶劣的,要想提高反季节种植植物的成活率首先要挑选适合的品种。在设计要求满足的基础上,尽量选择与被移植地生长环境相似、运输距离短的树木。另外还要选择强壮,树木本身营养较多的品种,这样树木在移植后容易生根,并能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树势。选择两年内移植过的树木是最佳选择,虽然移植成本高一些,但是这种树木的根部新生的细根比较集中,移植时不容易损坏,移植后也容易成活。

3.2土壤处理

反季节移植的树木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因为土壤是植物存活的基础保障。反季节移植的树木要求土壤具有足够的厚度,有良好的排气性和排水性且土质疏松。在移植前要充分了解种植地的树木的土壤的性质,以便能够对移植地的土壤进行施肥、松土或换土。

3.3起苗和运苗

起苗时,比较大的树木除了按照正常规定带土球外,还要适当加大土球的直径。土球越大,树木的根系越完整,越能保证水分和养分的提供。起苗后要及时用湿草打包,避免水分流失,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材料种植在容器中加以养护。树木的运输是一个保证树木移植后成活率的P键问题,如果运输过程处理不当,会破坏树苗的原有生长规律,导致树木在移植后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树势。所以在运输前要对树苗进行适当修剪,在夏季运输时要对树身进行喷水,以减少在运输过程中水分和养分的流失。冬季运输时要防冻。

上一篇:关于干部人事档案集中管理发展探究 下一篇:农业期刊中英文摘要的撰写与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