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陌生”大生意

时间:2022-08-30 09:05:17

别看他们都是不知名的小人物,他们做出的大生意却能让你吃惊不已,每家的经营数据中都能赫然看到“亿元”二字。不过他们所从事的生意都相对比较“陌生”,他们的创业历程更是少为人知。下面这四位小人物就是如此。

1好惊险!养河豚,亿万身家失而复得

今年39岁的顾春涣是上海人,17岁开始做瓦工,后批发水果,一年能赚20多万。十几年前一次去日本的时候朋友请他吃饭,他战战兢兢地品尝了河豚的美味。当得知这顿河豚大餐花了相当于人民币1.5万元的时候,他决心养河豚。

其实十多年来,河豚养殖一直是个高利润的行业,利润率高达50%以上,只不过一般人了解得少。而且养河豚需要到卫生、水产、质检、工商、公安审批备案,人们觉得麻烦不愿意干。以日本为目的地的出口市场是主要销售渠道,供不应求。国内市场也不小,一年也有三四十亿元的需求。国内主要的养殖基地在大连、浙江和广东。顾春涣之所以能把这个买卖做大,因为他有一个精明的生意头脑。从准备做到做好,四个绰号把他的创业历程描绘得淋漓尽致。

绰号一:活电脑——不到一年变内行

从日本回来,顾春涣掏出所有家底准备在上海市青浦区包下20亩池塘。之前他对怎么做这门陌生的生意做了详尽的摸底。他咨询了多家水产研究所,把国内当时的小型河豚养殖场转了个遍,掌握了丰富的情况和数据,谋划创业地图。技术上,到水产研究所请技术员不难。场地上,他圈定了几个主要的地点备选,国内市场、国外市场兼顾。从上海起步摸市场,逐渐转向浙江、广东主攻出口。效益分析上,他以小见大,根据大量小鱼塘的效益核算调查,推算扩大规模的效益核算,并预计好达到一定规模阶段会出现哪些问题、怎么解决。比如,哪个塘里能养多少鱼,什么品种,每天吃多少料,可以卖多少钱,赚多少钱,都一清二楚。不到一年就成了内行。“活电脑”的绰号故此得名。

绰号二:机器人—— 一个月干完六个月的活

脑子有数的顾春涣第一年养出来的河豚质量就特别好,上市就供不应求,当年赚了30多万元。此后扩大了一些规模,年利润超过百万。2006年4月,顾春涣把家从上海搬迁到广东珠海。这里气温高,用不着盖冬棚,一年四季都可以养殖,每斤成本要比上海低10元。他在鹤洲北垦区承包了700亩荒地挖塘养河豚。而这一切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他的这个决定立即遭到了工人们的反对。因为这里到处是荒草、烂泥滩,估计起码半年的工作量,可顾春涣非要工人在一个月内完成。因为5月份就要放苗,晚了就要浪费一年。一个月要干完六个月的活,谁都没底。顾春涣很有魄力,他以每台高于市场价格一倍的价钱雇来了20多台大型推土机,带着工人昼夜奋战。一件事没办完他绝对不会坐下来休息,有时工作起来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这次,员工又在背地里给他送了一个绰号——“机器人”。凭着这种敢打硬拼的顽强精神,一个月后,700亩荒地变成了24个鱼塘。5月份,如期投放600万尾河豚苗,年底上市赚了900多万元。

绰号三:顾傻子——倾家荡产的大冒险

当养殖户们惊讶于顾春涣养殖基地迅速扩张的时候,2008年底,他做出了一个惊人举动引起轰动,他自己也体验了一把过山车般的惊险刺激。这年年底,河豚鱼市场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迷,过去能卖到90元/公斤的河豚降至20多元都难卖,不少养殖户都亏了,成了烫手的山芋。没想到,从2008年11月起,顾春涣每天都开着卡车到养殖户家里收鱼,一次七八千斤,而且直接付现金。很多鱼老板百思不得其解,背后都叫他“顾傻子”。接下来的五个月里,河豚价格只跌不涨,可他仍然每天兴高采烈地去收这些越来越不值钱的东西。顾春涣说,当时他都快高兴死了,鱼这么便宜。成本养出来每公斤都要35元,而他20元就能收购到。“这便宜捡大了,有多少我肯定收多少,我相信自己的眼光。”到2009年4月底,顾春涣花几千万元收购了100多万公斤河豚鱼。

一时间,整个行业的人都议论纷纷,有人甚至预测顾春涣会倾家荡产。但顾春涣根本就不屑一顾,他坚信,这是大赚一笔的好时机。原来顾春涣同饲料商及鱼中介很熟,对市场非常了解,他说,广东养河豚的圈子很小,他知道当时小户养的河豚差不多都卖完了,就大户有一点。外地养的又不是一个品种。所以他认为,等自己收购完他们手中的存货,价格自然就会上去。到了2009年5月,果然如他所料,河豚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价格急速上涨。当时广东80%的河豚在顾春涣手上,若果断出手,六七千万肯定能赚得到。可随后发生的事情却让他再也笑不起来了。收来的河豚鱼陆续发生交叉感染,100多万公斤河豚鱼在不到半个月全部死亡,共损失了3000多万元,这么多年攒下的钱全部亏空。内行都知道,搞养殖这行,若一下三千万赔进去,基本上是要命的,很少有人能翻身。这次“顾傻子”真成傻子了!

可就在大家认为顾春涣再也无力回天时,没想到他不但没被厄运打趴下,仅用一年时间就实现了绝地翻身。他是怎样创造奇迹的呢?

绰号四:小李嘉诚——敢为人先大翻身

2009年6月,顾春涣唯一的希望就是上海养殖基地里一千万尾幸免于难的河豚了。当时要买鱼的人也很多,但他并没有急于将这批河豚卖出去。因为他看准了要涨。果然,到2009年底,由每公斤20元涨到上百元。这时,他才把河豚全部卖出,赚回2000多万元。2010年初,顾春涣又买进1500万尾河豚鱼苗投放珠海基地。那时,河豚鱼价格稳定在每公斤80元左右的高位。在大家看来这是个稳赚的好时机。而顾春涣又做了一件令人费解的事。

当地喂河豚鱼的饲料每吨通常在9000元以下,2010年4月,他却以每吨1.2万元的价格要求生产商提供精品。这样一来,光饲料成本每天就增加7万多元,连饲料经销商都摸不着头脑。到了2010年7月底,当其他养殖户的河豚还在塘里时,顾春涣的河豚鱼却已领先他们两个月上市了。而且在10月之前就将几百万斤鱼全部卖出。顾春涣算准了这个市场,饲料一分价钱一分货,好饲料营养均衡河豚鱼吃了长势快、质量好。用普通的饲料虽然便宜,但上市晚、价钱低,最多能卖出去70%。等顾春涣卖完河豚鱼,同行们都傻眼了。过了10月份,当其他养殖户开始上市时,由于供应量猛增,价格从80多元/公斤急跌至40多元。这次提前上市,让顾春涣多赚了3500多万元,彻底翻了身,还得了一个绰号,养殖户里面的“小李嘉诚”。2011年,顾春涣到东京与经销商签下协议,直接供货。去除了中间环节,他的利润一下就提高30%以上。如今,他在广东和浙江等地有上万亩养殖基地,已成为国内赫赫有名的“河豚王”,资产过亿元。下一步他准备对河豚进行深加工,提取河豚毒素,每克价格高达20多万美元,而且供不应求。文/王丽

上一篇:高速电力线通信电磁兼容技术标准探讨 下一篇:企业内部建立质量信息管理平台的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