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报滴水之恩,夫妻守护不幸老人五春秋

时间:2022-08-30 08:21:43

为报滴水之恩,夫妻守护不幸老人五春秋

11年前,家境贫穷的唐祖琴为给孩子挣学费到矿山捡矿,受到一位善良退休老人的关照。5年前,这位老人不幸因车祸致瘫,陷入孤苦无助的境地。唐祖琴与丈夫知道后,当即赶到医院全力拯救生命垂危的老人。后来,老人远道赶来的亲生儿子护理老人不久,便扔下老人离去了,唐祖琴夫妇又将瘫痪的老人接到家里照料……

当年矿山捡矿,贫穷妇女受到一位好心老人的帮助

1998年初秋,贵州省晴隆县大厂镇的唐祖琴愁得难以入眠。时年30岁的唐祖琴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儿子7岁了,马上就要上一年级;女儿3岁多,也该上幼儿园了。可是,她和丈夫陈龙都没有稳定的工作,家里的日子十分艰难,根本没钱给孩子们上学。

一天,镇上的几个妇女约唐祖琴到10多公里外的黑山箐捡矿,说是在锑矿场倾倒的乱石中能捡到一些锑矿,运气好的话一天可有二三十元的收入。为给两个孩子挣学费,第二天一大早,唐祖琴跟几个同伴一道出发了。她们跋涉两个多小时,来到晴隆监狱锑矿采矿场。

捡矿非常辛苦,要用双手刨开乱石,发现带有锑矿的石头,便搬到一边,用随身携带的小锤将矿石从石头上剥离,再将矿石放到背箩里。没多久,唐祖琴的双手被石块磨得起了血泡,钻心的疼,但她咬牙坚持着。到傍晚时,她已捡到了10多公斤锑矿。正在她高兴有所收获时,采矿场的一个年轻管理员走了过来,说矿上规定,不许进场捡矿,并要没收她捡到的锑矿。唐祖琴含泪恳求道:“我孩子没钱上学,您就高抬贵手吧!”

这一幕被看场子的张生元老人看到了。时年58岁的张生元是晴隆监狱锑矿的退休职工,退休后被锑矿请来看场子。他见唐祖琴与管理员僵持不下,便走过来对管理员说:“算了吧,人家一个妇女不容易!”经张生元求情,管理员不再坚持没收唐祖琴的锑矿。唐祖琴感激地谢过张生元,背着矿石离开了采矿场。

唐祖琴知道张生元是个好人,第二天,她再次来到采矿场找到张生元,诉说自己眼下的难处,请求他帮忙找矿上通融,允许她在场里捡矿。张生元很同情唐祖琴,他找到矿上负责人说情,负责人特许唐祖琴到场里捡矿。往后,唐祖琴就不用担惊受怕地捡矿了。

每天,唐祖琴早早地来到采矿场捡矿,直到傍晚才下山回家。中午,每当张生元看到唐祖琴大汗淋漓地在乱石堆里翻弄石头,便会端来一大杯凉开水给她解渴。唐祖琴心里对张生元充满了感激。

通过交谈,唐祖琴得知张生元的老家在贵州普定县,他到晴隆监狱工作已30多年,1992年因与妻子感情不合而离婚。离婚后,妻子带着他们唯一的儿子张龙到四川成都生活,他独自留在晴隆监狱锑矿工作。1998年初,58岁的他退休了,晴隆锑矿在大厂镇的职工宿舍区分给他一间简易住房,让他安度晚年。

在张生元的关照下,10多天下来,唐祖琴靠捡锑矿挣到了200多元钱,终于将两个孩子分别送进了镇小学和幼儿园。这年中秋节,唐祖琴买了些简易月饼,跟丈夫陈龙一道,找到张生元的住处登门致谢,这使孤身一人的张生元感动不已。

孩子上学后,陈龙见妻子捡矿太辛苦,便到信用社贷了一笔款,在镇上开了一家小卖部让妻子经营,他继续赶乡场修手表,家里的生活渐渐了有起色。因同住在一个镇上,张生元路过唐祖琴家的小卖部时,总要进去坐一会儿,喝杯水再走。一来二去,张生元与唐祖琴夫妇更亲了。

恩人车祸致伤,感恩夫妇倾力救助

一晃6年过去了。2004年8月22日,唐祖琴突然接到安顺市人民医院一位姓夏的医生的电话,说张生元出车祸了,现在医院抢救,需要动手术,想通知他的亲人赶快过来。

原来,这一年的8月17日,张生元骑摩托车准备回300多公里外的普定县老家,途中撞上了一辆迎面驶来的货车,当场昏迷过去,被货车驾驶员送到安顺市人民医院抢救。经诊断,他的大腿粉碎性骨折,右手臂骨折,头部、身上多处严重挫伤。为通知张生元的亲人到医院签字做手术,医生在他的衣袋里找到一本写有10多个号码的电话本,便一一拨打过去,谁知接电话的人都说不知道张生元的亲人,最后一个号码便是唐祖琴小卖部的电话。可是唐祖琴也不知他的亲人在哪里,她在电话中告诉夏医生:“我尽量打听吧!”

挂了电话,唐祖琴便跑到锑矿宿舍区去打听,才得知张生元在当地没有亲人,他的前妻和儿子远在成都,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具体住址和联系电话。唐祖琴着急了,她立即打电话给正在赶乡场的丈夫陈龙:“张生元伯伯出车祸了,他对我们有恩,你快回来吧,我们不能见死不救呀!”陈龙立即收摊赶了回来,带上800元钱和妻子连夜赶往安顺。夫妻俩来到医院,见张生元仍然昏迷不醒,两人合计后,陈龙以张生元亲人的身份在手术单上签了字。当天晚上,张生元就被推进了手术室,做了脑部、腿部等多处手术。

手术后第三天,张生元才渐渐苏醒过来。在陈龙夫妇的悉心护理下,一周后,张生元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张生元听医生说了事情的经过,他感激涕零地对陈龙夫妇说:“如果没有你们,我可能去见阎王爷了,感谢你们的救命之恩呀!”唐祖琴说:“张伯,您别这样讲,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您也帮了我们不少的忙啊!”

张生元脱离生命危险后,陈龙留在医院继续护理他,唐祖琴回到镇上打理小卖部。在交通事故中,因为是张生元占线行驶,货车驾驶员负次要责任,只赔偿张生元2万元医药费。这2万元赔偿金一个多月就花完了,张生元的伤却没好,他下半身基本瘫痪了。张生元悲观地想放弃治疗,陈龙劝他不要泄气,说由自己来想办法。当即,陈龙打电话叫唐祖琴借些钱送来。几天后,唐祖琴向亲友借了6500多元钱送到医院,张生元的治疗得以继续。

可是,从那时起,陈龙发现张生元常常在夜里暗自流泪,他不停地安慰张生元:“张伯,别太伤感了,你的伤会好的!”张生元沮丧地说:“我不是伤痛,而是心痛呀。这么多天了,连亲生儿子都不来看我,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呀?”原来,一个多月前,张生元给儿子张龙打了电话,张龙答应过些天就过来看他。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张生元盼来的却是无尽的伤感和失望。

陈龙得知这一情况后,对张生元说:“把张龙的电话给我,我来打打试试。”他跑到医院附近的公用电话亭,拨通了张龙的电话。电话里,他动情地对张龙说:“你爸现在脱离危险了,但他每天都想你,晚上经常流泪,你来看看他吧……”

张龙时年23岁,在成都一家商贸公司打工,母亲几年前已再婚。他和父亲好些年没见面了,父子之情也渐渐淡了。陈龙的话似乎打动了他,他在电话里哽咽着说:“我马上向厂里请假,很快就过去。”

过了两天,张龙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张生元的病床前。张生元见到儿子,激动得老泪纵横,将儿子紧紧地抱在怀里……

张龙随身带来了7000多元钱,暂时缓解了张生元的医药费危机。见张生元有了儿子护理,陈龙便回家了。

转眼三四个月过去了,这段时间,陈龙夫妇由于忙于生计,没顾上去看望张生元。2005年3月11日晚上,陈龙接到张生元的电话:“小陈,我这条命苦啊!看来我是治不好了,明天准备出院……”第二天一早,陈龙就出发赶往安顺,花400元钱包了一辆面包车,将张生元父子接回晴隆。

张生元原单位效益不好,每月只发给他600多元的退休金,而张龙带来的钱早花完了,父子俩日子过得非常艰难。陈龙夫妇一有空就去看望张生元,经常送去大米、白菜、油盐之类的食物接济他们父子。

病瘫老人被儿子抛弃,感恩夫妻把老人接回家尽孝

2005年4月19日中午,唐祖琴给张生元送饺子时,发现张生元躺在床上流泪,而张龙不见踪影。原来,前一天一大早,张龙趁张生元还没睡醒,就不辞而别了。张生元意识到儿子逃跑了,不由得悲伤落泪,不知道自己如何生活下去。唐祖琴安慰张生元说:“张龙可能是回成都了,过几天会回来的。”

唐祖琴回家与丈夫商量后,夫妇俩当天就把张生元接到自己家里。张生元到唐祖琴家后,望着唐祖琴整天忙里忙外,还要像亲生女儿一样给他端饭送水、翻身擦背、护理大小便,觉得十分过意不去,整天盼望着儿子早日归来。

张生元不停地打儿子的电话,可是10多天来,张龙的手机一直关机,张生元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一天上午,陈龙赶乡场去了,打理小卖部的唐祖琴回家取东西,眼前的一幕使她惊呆了:只见张生元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左手手腕在一滴一滴地流着血,地上是一大滩血和几块碎碗片。唐祖琴明白了,张生元是砸破喝水的瓷碗,用碗片割腕的。她慌忙叫来邻居帮忙,将张生元送到镇医院抢救。

张生元脱离危险后,陈龙将他从医院背回家里,再也不敢将瓷碗、玻璃杯等东西放在床边,生怕他再寻短见。陈龙和唐祖琴轮流劝导张生元,让他想开些,可是,张生元仍整天茶饭不思,伤心流泪。

唐祖琴觉得这样下去会出问题,便和丈夫商量,精心编造了一个谎言,帮助张生元迈过心中的那道坎。她先以节省开支为名,注销了家里的座机电话。几天后,她高兴地对张生元说:“张龙打电话来了,他说回成都上班是为了挣钱,他走时没告诉你,是怕您不让他走。他在电话里托我们照顾你,每月给我们寄1000元的护理费。他还说等他挣到更多的钱后,再过来陪你!”

见张生元半信半疑,在一旁的陈龙赶紧附和:“我说嘛,小龙不会不孝的。他回去上班挣钱是对的,不挣钱怎么行呢?他还要付护理费给我们,我们不把你老人家护理好,可就对不起小龙兄弟了。”听了陈龙夫妇的话,张生元点头相信了,当即把一碗粥喝完了。

为了不让张生元看出破绽,唐祖琴还请在成都打工的表弟配合,以张龙的名义给张生元写信。几天后,“张龙”给张生元的第一封信从成都寄到陈龙家里,信里写道:“爸,您别怨我不孝,我这也是没办法呀。我每月给陈龙哥1000元护理费,请他代我护理您,等我挣到足够的钱后,就过去好好孝敬您……爸爸,您要保重身体!打电话不方便,我会经常给您写信……”张生元看完信,不禁热泪盈眶。

此后,张生元每月总会收到“儿子”的一封来信,而他每次都认真地回信,然后托唐祖琴到邮局替他寄给儿子。

张生元的情绪算是稳定下来了,可是护理他却不容易。由于他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吃喝拉撒都得靠陈龙夫妇料理。陈龙夫妇由于花了大量的精力护理张生元,生意每况愈下,加上这三四年来还要给张生元治病买药,家里的日子过得相当艰难,为此背了上万元的外债。

2008年秋天,在上海一家造船厂打工的朋友叫陈龙过去打工,每月有近两千元的收入。谁知,陈龙走后的第四天,张生元突发高血压被送往矿部医院抢救。刚到上海的陈龙获悉后,立即折身往回赶。张生元住院期间,陈龙一直在病床前陪护照顾。

张生元在唐祖琴夫妇编织的谎言中度过了3年。2009年春节来临,因家里经济拮据,唐祖琴只简单地备了点年货,两个孩子的新衣都没钱买。张生元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他想:儿子每月都付护理费,陈龙夫妇的生活怎么这样艰难?都3年了,儿子怎么一次也没来看他?吃年夜饭时,张生元突然对陈龙说:“小陈,我3年都没听到小龙的声音了,我借你的手机给小龙打个电话。”陈龙见谎言要被揭穿,只好如实相告。张生元失声痛哭:“这些年是我拖累了你们啊!我不能再拖累你们了,你们送我回去吧,别管我了……”唐祖琴安慰张生元说:“张伯,想开些,小龙不要您,还有我和陈龙。有我们吃的,就有您吃的,我们为您养老送终!”

春节过后,为了让张生元摆脱烦闷,唐祖琴特意给他买了一台收音机。陈龙又筹钱给张生元买了张轮椅,他和妻子有空便推着张生元出去遛弯,呼吸新鲜空气。两个孩子放学回来,便来到张生元的床前,给张爷爷讲故事、唱歌。张生元心中的阴霾渐渐消散了。

不久前,张生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流着泪说道:“陈龙夫妻不是我的亲人,却比我的亲人还亲。我这一辈子,无法回报他们的大恩大德呀……”

上一篇:轮椅上的生死恋歌 下一篇:商界女侠谌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