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情感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价值

时间:2022-08-30 08:07:36

探析情感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价值

摘要:情感教育是初中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初中物理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情感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培养初中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物理教学;注意事项

情感因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积极的情感因素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发挥学习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中也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初中物理虽属自然科学范畴,依旧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不断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初中作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物理教师应立足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习惯,结合初中物理的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

1.情感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1.1情感调节作用。良好的情感教育过程能够帮助调节课堂气氛,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轻松的课堂环境能有效缓解学生由于高强度学习所带来的学习压力,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积极调整,让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无意识中不断提升对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

1.2感染作用。初中生的各种情感价值观正值一个有待塑造的时期,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传达积极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积极的情感有助于学生保持课堂兴奋性。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采取激昂的语调、恰当的教学手势和合适的教学语言等技巧对教学过程进行辅助,营造气氛活跃的初中物理课堂。氛围良好的物理课堂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思维发散,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从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1.3强化作用。初中学生由于其独有的心理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教师态度的影响。合理的表扬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情感,恰当的批评同样也能为学生更好开展物理学习提供动力。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合理运用表扬和批评,注意批评的艺术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4迁移作用。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爱屋及乌”,把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转移到这门课程中来。针对这一性格特性,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提高自身人格魅力,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与学生建立起亦师亦友的良好师生关系。这样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影响学生的情感变化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原则

2.1以需育情。人的需求与情感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人的需求是人们产生情感的基本动力和基础,另一方面,人的情感又反过来作用于人们的实际需求,人们的情感直接决定其实际需求。以需育情要求教师采取一定措施将学习变为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初中物理教师应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物理知识是生活的必然需求,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物理学习态度,使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热爱物理、追求真理的情感态度。

2.2以理育情。初中物理是一门以传授科学道理为主要教学目的的自然学科。初中物理教师在实行教学过程中,应以课本为依据进行适当的深度扩展,在进行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道德因素,实现学生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同步提升。

2.3以境育情。良好的情境设定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合适的情境设定。有效的情境设定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直观的理解,帮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物理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习效率。

3.情感教育应用中教师应注意的事项

3.1提高教师自身情感魅力。富于情感魅力的初中物理教师,不仅能够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初中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初中物理教师积极的教学态度和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尊重会使学生产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体验,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物理学习态度。初中物理教师应积极提升自身人格魅力,建立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不断提升初中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3.2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是初中物理教材内容设定过程中的主要依据。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对常见现象进行科学解释,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探索精神。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能有效帮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不断深化学生的物理学习情感。初中物理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教学,适当开展物理课外趣味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3.3充分利用物理学史。物理教材是初中物理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物理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教育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深度挖掘教材中蕴藏的人文道理,对学生展开道德素质教育。通过讲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将看似毫不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同时,科学家们在推动物理学进程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探索和不畏艰难的精神,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初中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

3.4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原有教学观念,将教学重点从知识传授转移到促进学生发展上,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转变角色观念,利用自身的积极情感态度影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物理的奥妙,形成良好的物理学习观念。

4.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师应结合初中生的个体特点和知识水平,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实行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物理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感,帮助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积极情感,提升学习积极性。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情感教育与物理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国桐.浅析情感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师,2013,16:25-27.

[2]陈立坤.浅论情感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数理化学习,2013,08:36.

上一篇:案例教学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尝试 下一篇:基于初中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