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08-30 06:54:51

关于对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175-01

流行性出血热是感染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发病急骤,传变迅速,病情复杂险恶。临床遣方用药,护理治疗得当,则能缩短病程,逾越低血压期、少尿期,降低死亡率,而护理工作在本病各期实处于重要地位。

1 病情观察

1.1 发热、汗出 本病初起即见高热或有轻微恶寒,汗出热退而复升,也可以为持续性高热,至少尿期体温可下降,但不能视为病情好转。每日测试体温应不少于四次,直至体温完全正常三天后,才能减少测试次数。

1.2 三痛症状 由于本病的特殊病理性质,初起头痛、身痛、腰痛症状具备,随着疾病进展,则以腰痛、腹痛为主。

1.3 胃肠症状 腹痛、便秘、恶心呕吐等胃肠症状是本病的常见症状。由于腹膜后胶冻样水肿,病人腹痛较重。主要特点为腹痛、硬满拒按。少尿期可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有出血现象则为咖啡物样或大便色黑。应留取大便标本做潜血试验。

1.4 皮肤表现 本病初起,即见面部、颈部及前胸皮肤潮红,如醉酒状。皮肤可出现斑疹,多现于两侧腑下皱臂处,如针尖大小,色泽鲜红,压之不褪色,并随时观察病情变化。

1.5 神志变化 此病多无明显神志变化。病人可有烦躁,失眠,但严重病人,可出现神昏、谵语及抽搐等。

1.6 由于本病的特殊病理经过,应注意准确测血压及记出入量。

2 一般护理

2.1 病人入院后,应协助医生做好各项检查工作,按医嘱安排各种实验室检查。并注意必要的隔离,以防交叉感染。

2.2 病人多心烦喜静、喜凉恶热,病室宜保持安静,可集中安置在背阴室内,朝阳病室应拉上窗帘。使病人感到凉爽。但应注意不能直接当风,以防复感外邪。

2.3 宜卧床休息 大、小便及饮食最好在床上并持续到恢复期。笔者曾观察在病情有好转的情况下,如下床活动或临厕,则第二日病情往往有反复现象,此点应特别注意。

2.4 少尿期病人 由于病人恶心呕吐,不能饮食,加之病人口干或出现口腔糜烂,应加强口腔护理。可用生理盐水或银花煎水漱口。口腔糜烂时外敷冰硼散。

2.5 饮食护理 应根据精、细、软的原则合理安排饮食。宜清淡、富含营养、易于消化,忌食辛辣、油腻等助热之品。发热期及低血压期给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半流质食物。少尿期由于病人恶心呕吐,应掌握量入而出的原则,可饮少量牛奶等高营养之品。多尿期则增加鱼、瘦肉、蛋类以补益元气,但仍需以易消化、少量多餐为宜,不可过量,以免损伤脾胃。

2.6 保持大便通畅 在本病的整个演变过程中,由于病人大便干结,腹痛拒按,宜应用通腑泻泄方法保持大便通畅。使热毒之邪从肠道而出,促使病人越期痊愈。笔者观察多数病人随腑气通畅、腹痛、腰痛及少尿期等也随之解除。

3 情志护理

在低血压少尿期,由于病情复杂,病人往往思想负担很重,情绪不稳,易表现悲观失望或心烦易怒致使病情反复难治。护理人员应多方安慰开导,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讲明疾病治疗的难易和情志的关系,取得病人配合。但言词应简洁,避免过多的和病人说话,影响其休息。

4 出院指导

恢复期病人随着病情稳定,可以出院。出院后主要以饮食调养为主,同时注意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避免过劳。

上一篇:初产妇实施全程陪护分娩的效果观察 下一篇:急性酒精中毒后并发急性脑卒中24例诊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