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鹰34年凤凰涅成就新唐山

时间:2022-08-30 06:39:07

正在全国各大电影院线轮番热映的灾难情感大片――《唐山大地震》,再一次揭开人们尘封了34年的悲惨记忆。公元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这个被历史永远铭记的时刻,成为了唐山乃至曾经经历过这场灾难的所有中国人的一份致痛。痛定思痛的唐山人民并未被灾难压垮,历经34年的奋斗,一座崭新的繁荣美好新唐山屹立在世人面前。

凤凰涅粲的生态之城――唐山

很多人知道唐山,是因为1976年7月28日那场让24万同胞罹难的大地震,如今,这座从废墟上崛起的新城正在成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门户城市,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重要引擎之一。

谈到唐山震后30多年的发展,唐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国鹰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现在,唐山的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9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三千多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排名第18位,在地级市中排名第4位,创造了凤凰涅的奇迹。

近年来,唐山市坚持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对此陈国鹰说,众所周知,唐山是一座因煤而建、因钢而兴的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环境等诸多挑战。为此,近年来唐山市坚持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全力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加快现代化生态城市建设步伐。在加速生产力布局向沿海推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产业链经济等为重点的产业转型的同时,唐山坚持把城市形态转型作为打造生态城市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

唐山这座城市,有山有水,山水相依,人文底蕴深厚。基于此,唐山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未来要把唐山建成一座“城中有山、环城是水、满眼皆绿、山水相依、水绿交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辉映”的现代化滨海宜居生态城市,并围绕这一目标,规划实施了包括唐山湾生态城、南湖生态城、凤凰新城、空港城、环城水系在内的“四城一河”的开发建设。电影《唐山大地震》就是在南湖生态城拍摄完成的。南湖生态城中拥有两倍于西湖水面的南湖,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2009年获联合国人居署“HBA中国范例卓越贡献最佳奖”,今年又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体育休闲示范区”。

唐山生态城市的建设,首先促进了城市的转型。以唐山市中心区和曹妃甸生态城为双核,推动北部山前城市带、南部临海城市带协调发展的“双核两带”城市空间布局的确立、141项生态城市指标的制定实施、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和环城水系的建设,使唐山正在由传统的重工业城市向宜居生态城市加快转变,一座北方水城和滨海新城跃然而出。其次促进了经济的转型。城市“四大功能区”的建设拉开了城市框架,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位,使城市对产业的承载能力大大增强,为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三是促进了社会的转型。城市“四大功能区”的建设,加速了人口向城镇的聚集,同时也提升了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有力促进了唐山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转变。用陈国鹰的话说,唐山的城市更美了、天更蓝了、水更清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更强了。

城市发展是为让百姓生活更好

城市宁可少增加一点GDP和财政收入,也要坚持科学发展。城市的发展最终还是为了让老百姓生活过得更好。陈国鹰始终这样认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近几年来,唐山的经济发展了,实力增强了,2009年人均GDP已经超过了7600美元,如何让市民过上有安全感有幸福感的日子成了摆在市长陈国鹰面前的一道题。

陈国鹰说,通过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使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工作中,他们坚持把保增长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坚持不懈深入实施安居、扩大就业、社保扩面、全民健康等“十大幸福工程”,每年为群众办一批实事好事。今年全市计划投资130多亿元,继续为群众办好20件实事。

唐山是经历过大地震的特殊城市,在恢复建设期间,建设了很多半永久平房,使灾民很快得到了安置。但这些平房布局分散、建设标准低,配套设施不齐全,群众改造居住条件的愿望十分迫切。2007年以来,唐山市委、市政府下决心实施震后危旧平房改造,把其作为城市改造和为民办实事的“一号工程”来抓,彻底解决震后30多年的历史欠账。

网络问政能更好执政为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通过网络向领导干部建言献策、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这也成为了一种普遍趋势。谈到领导干部“网络问政”,陈国鹰认为,政府的工作就是为百姓服务的。做什么、怎么做才能让百姓满意,首先就要了解百姓的心声和愿望。现在是信息时代,领导干部非常有必要借助互联网,加强和扩大同群众的联系。“网络问政”,就是政府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然后做出决策,从而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网络是民意的“绿色通道”。陈国鹰说,事实上,通过“网络问政”倾听网络民意、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行动早已经在唐山展开。近几年来,唐山市委、市政府每年年底都在全市组织开展“献计献策月”活动。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市委、市政府通过网络收集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些意见和建议,能知道上一年政府工作的成绩与不足,同时也了解了群众渴望政府为他们做些什么。唐山还开设了网上办公平台,市政府每位市长包括陈国鹰在内的信箱都是公开的,每天都接到百姓几十封甚至上百封信件。

陈国鹰在工作之余,经常“上网冲浪”,积极主动地关注网络民意,了解群众诉求,加强与群众联系,并根据群众愿望切实改进工作。“那些来自民间的真实声音,正是政府最需要的原始的社情民意,这是网络带给我们的最大财富。”陈国鹰如是说。

“感性市长”对唐山的真感情

记者在纪念唐山大地震34周年的活动采访中,感受到了陈国鹰市长极其感性的一面。陈国鹰是工学博士,常年的理科学习造就了他的理性思维,做事有条理,干脆利落是一贯作风。但同时,他也有着悲天悯人的深情。谈到近期上映的电影《唐山大地震》,陈国鹰眼中隐约有泪光,他说,电影《唐山大地震》上映以来,自己已经反复看了五遍,剧情深深地打动了他,每一遍自己都是在泪水中看完的。

陈国鹰认为7月28日,对唐山、唐山人民来讲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场大地震磨砺了唐山人民坚强的品格,而电影《唐山大地震》就是对这种品格、这种新唐山人文精神的生动诠释。《唐山大地震》集中体现了唐山人民顽强不屈的精神,唐山大地震值得人们永远铭记,而这种不屈的精神则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上一篇:袁纯清转型是山西发展根本出路 下一篇:陈丽华金钱之后更需要注入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