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氏松茎象种群管理论文

时间:2022-08-30 06:36:45

萧氏松茎象种群管理论文

摘要:林间试验表明,人工清除湿地松“松脂混合物”能显著降低萧氏松茎象为害程度,虫株率下降达28.4—45%。

关键词:萧氏松茎象松脂混合物清除

萧氏松茎象是我国近年来新发现的危害松科林木的钻蛀性害虫。宋玉双等(2001)采用国际上有害生物危害性分析(PRA,PestRiskAnalysis)方法对萧氏松茎象进行综合评价,评价萧氏松茎象在我国属于接近高度危险的森林有害生物[1]。萧氏松茎象主要为害湿地松PinuselliottiiEngelm.、火炬松P.taedaL.、华山松P.armandiFranch.和马尾松P.massonianaLamb.。其幼虫侵入湿地松基部或根颈部蛀害韧皮组织时,往往在其蛀孔处有大量松脂流出,连同幼虫蛀食的木屑和粪便一起排出树外,排泄物呈紫红色稀酱状,幼虫老熟时排泄物为花白色粘稠状,与木屑、地表土壤混合在一起,形成数厘米大小的红棕色树脂块—“松脂混合物”。萧氏松茎象在江西赣南地区两年发生一代,以大龄幼虫(5、6龄为主)在蛀道、成虫在蛹室或土中越冬。2月下旬越冬成虫出孔或出土活动,5月上旬开始产卵。卵期12~15天。5月中旬幼虫开始孵化,11月下旬停止取食进入越冬,翌年3月重新取食,8月中旬幼虫陆续化蛹。9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11月份部分成虫出孔活动,然后在土中越冬,其余成虫在蛹室中越冬[2]。同时,松林植被盖度与萧氏松茎象种群虫口密度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在对该害虫进行预测和防治中应当作为一个考虑因子。目前,人工或用除草剂在树木根基周围除草已被作为控制萧氏松茎象的一个重要营林措施正在赣州地区进一步试验、推广[3]。由于近年来松香等化工原材料价格爆涨,使得遭受萧氏松茎象为害后产生的“松脂混合物”有了回收提炼的价值。一般而言,每株湿地松受害木废脂量在0.25—2.0公斤。以有虫株率达60%的湿地松林分计算,其受害木平均废脂量为1公斤左右。本研究结合生产实际需要,利用人工清除湿地松“松脂混合物”措施,观察其对萧氏松茎象发生为害的影响,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设在信丰大桥镇、余村林场、万隆林场顷的湿地松林分,林龄16a,平均胸径14—16CM,湿地松林平均有虫株率达60%左右,总面积100公顷。在有代表性的林分随机设人工清除湿地松“松脂混合物”样地6个,同时设立对照样地5个。于2005年12月—2006年3月在萧氏松茎象出孔入土越冬期间,开展人工清除湿地松“松脂混合物”试验。在试验前(2005年9月)和试验后(2006年8月),分别在每个样地按对角线方式随机抽取60株,计算有虫株率。有虫株判断标准以有当年新鲜排泄物或粉红色排泄物为有虫株,已干涸排泄物视为当代无虫株。

1.2人工清除湿地松“松脂混合物”的方法。采用铲刀清除受害木基部萧氏松茎象多年来危害堆积的“松脂混合物”。清除“松脂混合物”前,一般要清除树干周围的杂灌,以便于作业。

2结果与分析

2.1人工清除湿地松“松脂混合物”对萧氏松茎象发生的影响结果见表1。并对表1数据作直观柱形图。

表1人工清除湿地松“松脂混合物”对萧氏松茎象发生的影响结果表

样地号

处理方法

试验前虫株率(%)

试验后虫株率(%)

1

清除“松脂混合物”

96.7

58.3

2

清除“松脂混合物”

90

50

3

清除“松脂混合物”

66.7

38.3

4

清除“松脂混合物”

86.7

41.7

5

清除“松脂混合物”

73.3

40

6

清除“松脂混合物”

82.7

45.7

7

对照不清除“松脂混合物”

48.3

55

8

对照不清除“松脂混合物”

11.7

46.2

9

对照不清除“松脂混合物”

15

45.3

10

对照不清除“松脂混合物”

26.7

36.7

11

对照不清除“松脂混合物”

18

63.9

从表1和柱形图可以看出,采取人工清除“松脂混合物”措施的1—6号样地,萧氏松茎象有虫株率大幅度降低,有虫株率与试验前相比下降达28.4—45%。未进行人工清除“松脂混合物”措施的7—11号样地,有虫株率平均则同比增加了6.7—45.9%,说明人工清除“松脂混合物”能够显著降低萧氏松茎象下代有虫株率。

2.2为了进一步分析人工清除湿地松“松脂混合物”措施对萧氏松茎象种群数量的影响。利用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方法及应用程序[4],对人工清除“松脂混合物”和未采取人工清除“松脂混合物”措施的萧氏松茎象有虫株率变化值(见表2),进行成组比较检验统计分析。

表2清除“松脂混合物”与不清除“松脂混合物”萧氏松茎象虫株率增减变化表单位:%

清除“松脂混合物”虫株率增减变化

不清除“松脂混合物”虫株率增减变化

-38.4

-40

-28.4

-45

-33.3

-37

6.7

34.5

30.3

10

45.9

结果分析表明,第一组样本方差:32.5217;第二组样本方差:278.4720

F检验值Fa:Fa0.05(4,5)=5.1922;Fa0.01(4,5)=11.3919

方差齐性检验结果F=8.5627,由于Fa(0.05)=5.1922F>Fa(0.05),结果表明两样本差异显著。

T0.05=2.7746;T0.01=4.5991

差异显著性测验值:T=-7.9944,︱T︱>T0.05=2.7746,差异显著性测验结果表明人工清除“松脂混合物”措施对萧氏松茎象种群数量有显著影响。

3结论与讨论

3.1本试验表明,人工清除“松脂混合物”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萧氏松茎象下代种群数量。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部分萧氏松茎象越冬成虫在当年11月份成虫出孔活动,在土中越冬,且多数在树干基部的“松脂混合物”土壤中越冬。因此,在铲除“松脂混合物”的同时,相当于人工清理在土中越冬的多数成虫,从而降低萧氏松茎象越冬成虫翌年虫口基数。另一方面,人工清除“松脂混合物”措施的防治效果,也可以从萧氏松茎象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帮助解释。萧氏松茎象成虫产卵部位一般在寄主如湿地松基干0—20cm处,卵的孵化率与湿度成正相关。据测定,林间湿度大时,可达到93.2%,林间湿度小时,可降到68.1%[5]。同时,萧氏松茎象种群变动与生境因子如植被盖度、灌木层多样性指数等因素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利用人工穴状抚育和化学除草剂草甘膦穴状清理树基周围的杂草和杂灌,可以显著改变其林间局部的温湿和光照条件,从而达到萧氏松茎象可持续控制的显著效果[5]。为此,人工清除“松脂混合物”措施作用正好改变了林间局部的温湿和光照条件,从而影响了萧氏松茎象发生为害程度。

3.2人工清除“松脂混合物”措施调节萧氏松茎象种群密度,在江西南部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一般地,只要在萧氏松茎象成虫越冬后翌年成虫出孔前,组织林农开展人工清除松树基部的“松脂混合物”,即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据测算,林农每人每天可铲废脂100公斤左右,目前收购价为0.4元/公斤,一天可收入40元左右。在有虫株率达到60%以上的林分进行清除废脂防治基本上可做到零费用防治,而在有虫株率(30%以下)较低的地方,每亩防治成本可控制在10元以内。但有些深层次问题如不同地理分布的萧氏松茎象生物学是否均有入土越冬成虫的习性;萧氏松茎象入土越冬成虫的比例与部位等是否与江西南部一致等等,这些均会对其防治措施的效果造成影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宋玉双.等.森林有害生物萧氏松茎象的危险性分析[J].中国森林病虫.2001,(3):3-5.

[2]温小遂.等.萧氏松茎象的生物史、产卵和取食习性[J].昆虫学报,2004.47(5):624~629.

[3]罗永松.等.萧氏松茎象种群发生与植被的关系[J].昆虫知识.2004,41(4)367.

[4]国家林业局造林司.等.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方法及应用程序[M].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2,15—17.

[5]罗永松,等.萧氏松茎象生态控制初探[J].中国森林病虫,2004,23(6):37-39.

上一篇:国有林场企业文化管理论文 下一篇:森林植物群落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