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心通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观察

时间:2022-08-30 06:07:44

脑心通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脑心通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予脑心通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综合治疗,对照组予氟桂利嗪胶囊等西药常规治疗,连用2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2组大脑中动脉(M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44/46),对照组为73.91%(34/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治疗组患者MCA、VA、BA的Vm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

关键词:慢性脑供血不足;脑心通胶囊;氟桂利嗪胶囊;中西医结合疗法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5.006

中图分类号:R277.73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5-0018-03

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CCCI)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出现慢性广泛的供血不足,由此引发脑部缺血缺氧而出现头痛、头重、头晕等一系列脑部功能的临床表现。CCCI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如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则可能导致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的发生。笔者临床运用脑心通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等综合疗法治疗CCCI,与西药常规治疗进行对照,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5月本院内二科门诊就诊的CCCI患者92名,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男22例,女24例,年龄48~77岁,平均(63.4±10.3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8年,平均(6.6±10.3)年;合并高血压26例,高血脂11例,糖尿病3例。对照组46例,男18例,女28例,年龄50~78岁,平均(64.8±7.64)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0年,平均6.5(7.2±9.5)年;合并高血压23例,高血脂10例,糖尿病4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近藤[1]提出的CCCI诊断标准拟定。①头重、头晕、肢麻等自觉症状。②脑动脉硬化表现:伴有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改变等;偶可闻及脑灌流动脉的血管杂音。③未见脑的局灶神经体征。④CT检查无脑血管性的器质性改变。⑤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上述自觉症状。⑥年龄>45岁。⑦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确认脑灌流动脉有闭塞或狭窄改变。符合①~⑤即可诊断。

1.3 中医辨证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气虚血瘀辨证标准。主症:头晕目眩,头痛,头重,记忆力下降,耳鸣,失眠,四肢麻木,情绪不稳定;次症:面白,气短乏力,流涎,自汗,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脉:舌质黯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或细缓,或弦细。具备头晕及主症任意1项、次症2项和舌脉任意1项即可确诊。

1.4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CCCI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气虚血瘀证辨证标准;②年龄48~78岁;③患者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

1.5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③合并严重肺、肝、肾功能障碍及有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病史、精神病患者;④妊娠、哺乳期妇女及有过敏史者。

1.6 治疗方法

2组均常规治疗:肠溶阿司匹林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号bj04058、bj03593、bj08348, 100 mg/片),每次1片,每日1次,口服;吡啦西坦片(星斗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1012601,0.4 g/片),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者,同时给予相应治疗。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山西津华晖星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11105,5 mg/粒),每次1粒,每晚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脑心通胶囊(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11101、120349、120882、130101,0.4 g/粒),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

1.7 观察指标与方法

①临床疗效:治疗期间记录患者头晕、头重等症状的改善情况。②TCD检查:患者去枕仰卧,充分暴露颈部,由同一医师检测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的大脑中动脉(M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Vm。③不良反应:治疗期间记录患者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出血、皮疹、皮肤发痒等过敏反应,肝、肾功能等。

1.8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和《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3]拟定。痊愈:症状全部消失,TCD检查基本正常;显效:症状改善≥50%,TCD检查明显改善;有效:症状改善

1.9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73.9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上一篇: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抗痨清肺颗粒提取工艺 下一篇:程子俊临证针灸选穴经验撷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