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英语“导学―自悟”教学模式下的分组教学

时间:2022-08-30 05:18:44

浅议初中英语“导学―自悟”教学模式下的分组教学

摘 要: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课本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且富有变化,并且对学生思维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经过多年的教育改革,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产生了“导学―自悟”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经过多年的教学发现只有教师的激情引导,而学生缺乏激情自我感悟与自我学习,长期处于半懂不懂的状态,学习效率低下而失去学习信心。根据新课程初中英语学科特点与教学实践,以初中英语“导学―自悟”教学模式下的分组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导学;自悟;分组教学;教学模式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本人十几年来一直探索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导学―自悟”教学模式下的分组教学能够很好地突出学生、突出探究、突出学习、突出合作,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导学―自悟”教学模式下分组教学的意义

初中英语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思维,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目标。“导学―自悟”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将课堂还给学生,改变了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实现了“生本导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其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突出探究。创设了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但是其针对英语基础好的学生缺乏激励机制,长此以往会使学生觉得乏味无聊,而对英语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惰性较强或者对英语兴趣不强的学生却缺乏鼓励和督促机制,分组合作教学能够突出合作,以相互鼓励、相互督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和兴趣。对于英语科目而言,它是一门语言,有其特殊性,它的结果是过程性的交流。在“导学―自悟”教学模式下教师引导完成后,确定了教学目标,然后以组为单位,分析完成任务的途径,小组合作在听、说、读、写各方面进行高效训练,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并对小组学习效果予以及时的评估与再次辅导。

二、“导学―自悟”教学模式下分组教学的应用

1.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人数一般为4~6人最佳,太少达不到合作的需要,太多参与性不强。分组方式主要有两种:异质分组与同类分组。而在“导学―自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了更加科学、合理和有效的引导。实践证明同类分组更加科学合理,能营造出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氛围。它把同一层次、同一类型的学生聚在一起,这样在讨论时会有同感,形成合力,产生共鸣。由于暴露的问题相对集中,便于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点面结合,共同进步。

2.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恰当的辅导、激励和评价。对于优秀组来说,他们在教师引导之后强强联手,完成教学目标不成任何问题。但是对于中下组来说,虽然教师进行了恰当的引导,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仍然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激励性的评价便对激发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习效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个人表扬可以使其觉得他(她)的参与对小组完成任务的重要性及对小组的价值,这点更是班级教学所不能比拟的。

三、实践效果

经过近三年的尝试,效果突出,下面是本校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2013~2015年统一考试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的成绩比较:

英语教研组通过加强对各班级的教学管理,对照班级成绩在全县统考中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但是实验班的成绩进步明显要比对照班快,取得的成绩更加优异,听说能力更是强于对照班级。

总之,在恰当利用“导学―自悟”教学模式下初中英语教学中利用分组教学,让学生人人参与、共同探究、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共同分享,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生动性和实用性,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范树芳.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J].现代教育科学,2007(11).

[2]郑秋萍.初中英语“导学―自悟”教学模式分析[J].教师,2014(12).

上一篇: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三个尴尬引起的思考 下一篇:关注弱势群体,共享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