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随性”的语文课堂

时间:2022-08-30 04:42:54

追求“随性”的语文课堂

【摘 要】 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应然状态是自然本真的生命成长过程。契合学生言语生命发展的语文课堂,必然要体现合理的方向性和真与善的审美性,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天性。这样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科学深邃的教学理解,离不开学生主体意识的凸显,离不开高品质教学文本的选择。如此,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有效对话才能真正实现,母语教育才能真正立足于学生的生命成长。

【关 键 词】 母语教育;“随性”课堂;教学理解;主体意识;文本选择

【作者简介】 李竹平,北京亦庄实验小学,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徽省小语会理事,安徽省安庆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

作为母语教育,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自然本真的生命成长过程,学生语言的发展,智慧的开启,素养的提升等都应该是在自由的境界中自然地实现。母语教育是真正触及心灵的“诗意栖居”,师生在课堂上的生活应该是随心随性的,不刻意,不做作,更没有“暴力”,始终在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中自然而然地达成学习的目标。“随性”的语文课堂,是母语教育的应然追求。那么,怎样的课堂才能称作“随性”的语文课堂呢?

“随性”当然不是随意,不是任性而为,而是指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的运用要符合课程标准的方向性,契合学生言语生命发展的天性,彰显课堂生活真与善的审美性。这样的语文课堂,目标清晰不摇摆、不含糊,学生天性得到充分尊重,师生共同协商建构真实安全的课堂生活。“随性”的语文课堂追求的是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课堂生活状态,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同快乐地创造和享受丰富多彩的、智性的语文生活。

一、教师科学深邃的教学理解是创造“随性”课堂的基础

一位高明的语文教师,即使不带教材,不写教案,走进教室,仍然能够把学生带入语文学习的殿堂,和学生一起享受课堂,享受语文,享受成长。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他就是语文。这样的语文教师对语文,对语文教学已经有了科学深邃的理解,他不会想当然,不会盲目,不会肤浅。

能在课堂上“随性”,教师还要有自信。这份自信来自于对课标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课程的深刻理解,来自于对学生的深入研究,来自于深厚的学科素养和过硬的课堂建构能力。悟得语文课堂的真谛,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

比如,教材文本怎么用,一个文本到底用多长时间完成教学任务,许多教师往往因为缺乏教学理解而纠结。“随性”的课堂因为有科学深邃的教学理解为基础,就不会被这样的问题困扰。在对具体文本进行细腻地教学解读的基础上,课堂要走向哪里,怎么走就清晰而明确了,所以,“随性”的语文课堂有时一节课完成两篇甚至多篇课文的学习,有时一篇文章用一个课时来教学,有时两个课时学习一个文本,有时一篇简短的文章要花上一周来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研读。笔者教学《在学校的最后一天》,花了近一周时间研读文本,课堂教学时间仅一课时,连教案也没带。这一课时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研读文题,整体把握,细读感悟,写法运用。细读感悟环节,让学生围绕最鲜明深刻的感受――师爱,进行批注,批注要求简洁明了,用“师爱在这里,爱是......”的句式。交流时,先口头分享,再写在黑板上。过程中相机品味几处朴素中见匠心的表达。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全文近2000字,让读者深切地体会到了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但文章从头至尾却没出现一个“爱”字。如此,对文本间接抒情的表达特点有了十分直观的体会,迁移写法也就既有挑战性,又水到渠成。一节课下来,课堂始终处在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然天成的状态,教师和学生都很享受。相比较于花上两个甚至三个课时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建构更鲜明地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解:目标集中,关注文本特色和语用价值,让学生自主体悟和发现。

二、凸显学生主体意识是“随性”课堂的常态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课堂生态是针对师生共同的课堂生活而言的,但主要还是体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中。“随性”的语文课堂不是教师的自我陶醉,而是学生的尽情挥洒,享受语文带来的情趣与理趣。“随性”的语文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课堂,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上得到最鲜明最自然的体现。

属于学生的课堂,教师的话语肯定是极少的,大多数时间里,是学生在读、在诵、在思、在写,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体现。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一株紫丁香》时,一个“踮”字的理解,因为学生很难给出明确的答案,他请学生上台表演再表演。教师没有什么讲解,学生却不仅理解了“踮”这个动作,更体会到了诗中孩子心思的细腻。

教师的课堂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了学生主动成长的天性,那么,他和学生的课堂生活就是“随性”的。一位教师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评价学习效果,文章所蕴含的思想也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我感悟的。整节课上,教师采用的是完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的心态下获取知识,习得能力,让课堂学习成为学生主动成长、享受成长的舞台。这样的课堂,学生始终体验的是“有我”的学习生活,是真正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随性”的语文课堂还可以让学生拥有学或不学的权力。学习冯骥才的《挑山工》,切入的问题是学生提出来的:“我”为什么要把“这幅画”一直挂在床头?这正好可以作为进入文本的核心问题。马上,有学生回答了这个问题,答案是挑山工说的那段话和“我”的感悟。大多数学生投以赞许的目光,有一个学生站起来提议:“老师,这个问题都弄懂了,换篇课文学习吧。”许多学生一起附和:“这篇课文不好玩,太简单了,换一篇。”老师笑笑,说:“好,换一篇。”学生欢呼雀跃。当然,从教师对教材理解的角度而言,文本学习的目标还刚刚开始,重点词句的理解,文本叙事风格和结构的体会等学生不一定有所领悟。但是,换一种思路想一想,教师发掘的这些教学目标,运用另外的文本同样能够实现,如果一定要在此时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教师预设的学习内容上来,不见得是明智之举。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随性”,而是“强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肯定会大打折扣。以后学生还会遇上冯骥才的其他散文作品,比如《珍珠鸟》《献你一束花》等,再把《挑山工》放到一块来,学生自然有了新的发现:结尾都意味深长;语言都平实自然;结构都精巧无痕。

三、文本选用的开放是“随性”课堂的必然诉求

“随性”的语文课堂上,文本不会囿于教材,文本的选择经常超越教材;文本也不一定是来自教师的选择,学生也可以选择文本在课堂上一起阅读分享。这正是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同时,文本选择的开放,也使“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的课程实施诉求得到更好的落实。

当然,文本选择的随性,并不是随意。除了要契合课程目标,更要契合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和生命成长的需要。我们使用的任何一个版本的教材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总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憾。为了弥补缺憾,我们要从研究儿童与研究母语学习规律两个方面着手精心自选文本并设计学习活动。由于母语学习承载的“目标丰富性”所决定,研究儿童不可以局限于儿童在语言文字学习上的发展特征,还要研究儿童精神成长的一般特点以及社会化发展的一般需要。这两个方面都研究得比较透了,文本的“随性”选择才能凸显应有的价值。当然,有一点还是必须强调的――既然语文是一门课程,它必然有其独特的学习领域和目标,那就是言语学习。所以,言语学习始终是文本选择的首要依据。

例如,现在五六年级的学生大多年龄是十一二岁,这时候的儿童精神成长的突出特点是自我意识的膨胀和盲目交错,对世界的了解与理解茫茫然却又天真地以为自己懂得已经够多,他们自行与世界建立的关系是单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为他们拨开遮挡在心田上的迷雾,文本选择就要从主题的确定以及选文上为这一需要服务。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具体文本在母语语言文字学习上能提供怎样的启蒙与借鉴。

以五年级为例,我们可以围绕这样几个文化主题拓展文本的选择:成长故事、自然启示、民间艺术、批判精神等。这里包含有三条线索,一明两暗,明线是文化主题,暗线分别是与课程标准基本一致的语文学习目标和学生精神成长的需要(常识教育、素养培植、文化浸润等)。

那么,随性的文本拓展与选择从哪里来?在我的课堂上,丰富多样的文本有的来自各种杂志,有的来自各种读本,有的来自现当代著名作家的文集;有的是教师带进课堂的,有的是学生选定的。《开满鲜花的艾滋小院》是笔者在一本人文杂志上邂逅的一篇短文,讲的是一群艾滋病患者重新找到生命价值的动人故事。我用听读的方式把它引入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参与故事建构的同时感受人物形象,走入人物内心世界。学生在课堂上真诚地表达情感体验,智慧地对故事进行再创造,情感和语言都在对话中得到了自然、自由的发展。

总之,“随性”的语文课堂追求的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精神丰盈、情智共生的课堂生态,它更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深化自己的教学理解,提升自身的课堂素养,立足于真正的儿童立场,和孩子们一起享受语文,享受成长。

上一篇:“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的深入剖析... 下一篇:馆藏陈旧版本乐谱的数字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