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自制力的培养

时间:2022-08-30 04:00:44

大学生网络自制力的培养

摘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因过度使用网络造成了一系列问题,提高大学生的自制力已刻不容缓。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制力缺失的表现的分析,从大学生自身认识、高校引导与监管、家庭教育三方面着手探讨提高大学生网络使用的自制力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自制力

自制力是个体通过采取各种方式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提高自我调节和管控的一种能力。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点之一,就在于人是有思想的,因而可以按照一定的目的,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动。自制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培养和锻炼出来的。大学生自制力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增强人际交流,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自制力缺失的表现

(一)打破学习和生活规律

大学生在网络交友、玩网游、追剧等方面花费了大量时间,将学习、生活、网络娱乐混为一谈,甚至将基本学习及正常生活时间也用于网络娱乐。高校课堂上“低头族”现象越来越严重,课堂上大部分的同学玩手机或者拍老师的课件,不主动与老师就知识进行交流。一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经常逃课去网吧,荒废学业。寝室关灯后,大学生们躺在床上继续玩手机,有些熬夜看小说,有些熬夜追剧甚至打游戏。睡眠时间严重不足,白天上课没精神,在课堂上睡觉。这些行为不仅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导致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得不到提高,而目影响其他同学正常休息,导致寝室关系不和谐。

(二)生活中责任感下降

网络具有较强的匿名性,这一特点满足了大学生猎奇心。网络监管不到位的制度缺失,使得大学生在网络上肆意的发表不当言论甚至诋毁他人,这些行为所需要的成本非常低甚至是零成本,这强化了大学生不负责任的行为和侥幸心理。对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言行也会产生影响,对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心存侥幸,对事情的后果缺乏责任感。

二、培养大学生网络自制力的意义

(一)有利于养成科学使用网络的习惯

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指出,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期和成年期的交接期,身体发育成熟,但是心理还不成熟,离开了父母及老师的严厉管束,有了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自由,对移动网络的使用缺乏自制力,容易形成心理依赖。培养大学生对移动网络的自制力,有利于避免沉迷于虚拟世界和网络成瘾。增强大学生使用网络的自制力,对学习、生活及网络利用时间进行合理安排,既可以享受移动网络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又能养成健康的生活规律。

(二)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融入集体,减少孤独感

随着网络时代环境下,快餐文化不断发展,大学生们通过移动网络能够获得丰富的信息,了解身边的信息乃至世界新闻:能够通过移动网络与远隔千里的网友进行及时的交流;此外,移动网络独特的匿名性,迎合了大学生匿名表达某些观念的心理需求。在虚拟世界所进行的交流挤占了现实中的人际交流行动时间,对于一些内向性格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就更倾向于网络交流。适时让大学生离开虚拟世界,融入集体,通过集体活动,不仅能增进友谊,而且能够获得成就感,减少使用网络的孤独感。通过融入集体,打开心扉接纳其他同学。

(三)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

网络具有匿名性,大学生在虚拟世界中可以随意发表言论,而且不必负道德责任,长此以往,会减弱大学生的责任感。一方面,大学生在面对大量信息时,对误导性信息不能进行准确及时的区分,在没有全面了解信息真实性时往往容易成为愤青,对自己的言行不行较好地控制。另一方面,大学生受其网络思维的影响,在处理现实问题时常常表现出消极情绪,对身边的事情不感兴趣,倾向于随性、散漫的生活方式,淡化自己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大学生的自制力,要引导其管控自己的言行,学会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积极面对挑战不逃避,从而提高社会责任感。

三、提升大学生网络自制力的建议

(一)学会接纳自己的内心需求

“次人格整合法”告诉我们,当无法专业做一件时,不要强迫自己关闭网页或者手机,告诉自己要接纳内心的声音。你可以告诉自己“我最近太累了,需要一定的娱乐时间或者休息,但是我还得坚持一下,必须先把手上的事情做完才能彻底放松”。具有较强自制力的人,不是一味地强迫自己扬弃恶习,而是对其进行疏导。接纳自己对网络的依赖,然后以柔和的声音告诉自己要继续上网必须把正事做完,使内心达到和谐。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网络观

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只是人类进行科学实验、收集信息等活动的中介,但现代大学生却用网络把自己束缚,自己被异化,这是很危险的。高校运用讲座、海报、校园网站、课堂等渠道进行绿色使用网络宣传,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树立科学的态度,对作为工具的网络进行正确界定,在生活、学习中学会正确利用网络的快捷、方便等特点为自己服务,在使用网络活动中占主导地位。

(三)鼓励大学生参加校园社团等学生组织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在集体中才能更好的实现作为人的价值。通过鼓励大学生走下网络,参加校园社团等学生组织,增加与同学、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高校积极为学生社团的建设和活动的开展创造便利的条件和支持,为大学生的集体活动开辟尽可能多的社团等形式的平台,以容纳更多的大学生个休。

上一篇:有效落实学科实践活动的三种策略 下一篇:做适度隐形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