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郊学校体育课堂中如何关爱学生的思考

时间:2022-08-30 03:19:46

关于城郊学校体育课堂中如何关爱学生的思考

城郊学校在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导致学生来源较广,个体差异性大的特点,在体育学科上表现为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运动知识、业余爱好和合作学习能力上呈现出多元化、不均衡的特点。在体育课堂上要做到关爱学生,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熟悉学生

由于城郊学校中体育老师教的班级多,记住学生的名字与其他学科的老师相比,难度会更大。如果我们能克服困难,多用点时间和精力,尽快地记住学生的名字,或在开始阶段记住学生的特征,会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被老师重视的,从心理上就给自己以肯定。一堂课上,我让一个学生进行示范,由于我直接叫出了他的名字,结果他的动作完成得比我预计的更好,可见虽然只是记住了名字,却能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在注意自己,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

二、平等关注

曾经有一位学生,上课时总是没精打采,一次课间操结束后,我向他了解情况时,他回答说我不太在乎他,因为在课堂上很少提问他,他认为得不到我的重视,感到很没面子,于是也就对上课失去了兴趣。其实那段时间在练习实心球,该同学动作掌握一般,又没有典型的错误,我把机会给了动作技术掌握较好或具有典型错误的学生,没有给其他学生更多的关照,导致该学生产生这样的想法。因此,并不是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渴望成材,我们应该关注每一名学生。

三、抛弃偏见

城郊学校的学生既有着城镇和农村学生的优点,同时也有着来自两个方面的缺点,这需要我们多一些理解、关爱和帮助。在体育课堂上,有的学生显得多动,尽管也采用了不少的手段,却照样我行我素;有的学生的运动天赋似乎真的太差,无论怎样的辅导帮助,他们依然是跑不快,跳不高,掷不远,如果只是批评,甚至是体罚,不但无法提高成绩,反而会有逆反心理。

四、关注学生心理

在体育课堂中,一些体育基础差的或来自农村的学生缺少自信,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给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来展示自己,增强信心。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是以身体活动为主,但还是不能忽视通过语言手段,来调节学生的练习情绪,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中保持积极锻炼身体的良好心态,这就是体育教学所倡导的“精练多练”。

五、宽容学生

由于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极易波动,容易沾染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气,作为体育老师,不能仅仅是教些运动技能,也应给他们做好正确的引导。曾经有一位男生,行为习惯较差,虽然身体素质相当好,但总是以此为傲,看不起不如他的同学,上课纪律也很松懈,为此我与他的家长勾通过,但并没有多大好转,而后来的一件事情让却让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两个社会不良青年敲诈同班同学,他挺身而出,与他们斗智斗勇,发挥出他胆大心细的特点,最后在教师与保安的合作下,把他们送到了派出所,既保护了同学的人身安全,又让坏人受到了应有的处罚。在课堂上,我肯定了他这种见义勇为的精神,同时也要求他在以后的课上用同样的态度帮助其他同学,并表示对他以前上课的态度和表现不再计较,他的态度慢慢的越来越好,最后成了我的好助手。

六、特别关爱

城郊学校的学生有近一半是留守儿童,其中农村多于城镇,主要是隔代抚养、单亲抚养和寄养三种方式。由于监管人通常对孩子的物质需求比较注重,而对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精神上的需要却重视不够,无法给予及时有效的监管,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在体育课堂上,表现为纪律涣散,练习怕苦,学习消极,简单的不高兴练、复杂的又不愿花力气学。对此,我一方面进行引导,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此外,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平时缺少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在课堂上表现为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少发言,怕运动,不主动与老师和同学合作,导致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规定的练习任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对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分组练习中要求小组成员团结互助,共同提高。对于少数有疾病或身体残疾的学生,我安排了互帮互助小组,并尽可能地给予多方关照,让他们也一样感受到运动所带来的乐趣。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

上一篇: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初探 下一篇:播下爱心 收获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