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大赚51亿元位列前十 再造投研重登巅峰

时间:2022-08-30 02:09:55

中邮创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基金”)在《投资者报》“基金赚钱榜”特别报道中,是尤为值得一提的基金公司之一。据《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2014年,中邮基金旗下主动操作股票型基金(以下简称“股基”)大赚了50.93亿元,位列赚钱榜前十。与此同时,中邮基金还是“赚钱能力突飞猛进”的前十基金公司,相比2013年,中邮基金旗下股基2014年多赚了41.9亿元,同比增长465%。而从单位规模赚钱能力来看,中邮同样位列前十,2014年旗下纳入统计的股基总规模302.7亿元,单位规模赚钱率16.83%。特别是,其旗下的中邮核心成长基金2014年更是大赚了31.28亿元,荣登全市场单只股基赚钱王。

中邮核心成长基金

荣登“单只赚钱王”

“对于公募基金来说,投资者不但要看其净值,还要看其落袋为安的能力,所以我每年都特别关注《投资者报》推出的‘基金赚钱榜’专题,因为它比较的是基金真实的赚钱能力,那些赚钱榜前列的公司,往往能最大限度避免投资人坐‘过山车’。这在大涨的2015年格外重要。”不止一位投资者这样对《投资者报》表示。

荣登《投资者报》“2014年最赚钱单只股基排行榜”冠军的是中邮核心成长的基金经理邓立新,他是一位能够帮助持有人不坐“过山车”的明星基金经理。其管理的中邮核心成长以31.28亿元的成绩一举夺下了“全市场单只股基赚钱王”的称号。

公开资料显示,邓立新曾任华夏证券公司北京三里河营业部交易部经理、首创证券公司投资部总经理、中邮基金公司基金交易部总经理。现任中邮基金公司投资副总监、中邮基金邓立新投资工作室负责人、中邮核心成长股票型基金经理、中邮核心优势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经理。

通过对比中邮核心成长2014年各个季度的前十大重仓股,《投资者报》记者发现邓立新在个股的选择与买点方面颇有能力。比如对长期看好的股票万邦达,他能够一盯就是将近两年,并且通过锁定大部分仓位反复做波段的手法,滚动操作,不断降低持仓成本。邓立新这种对看好的股票长期坚定持有的做法,也让其管理的中邮核心成长获得了巨大的投资回报,而且帮助其在2015年续写战绩。据公开数据显示,进入2015年以来,万邦达年初至今的涨幅已经超过了200%。

邓立新手中的另一只大牛股博腾股份也是如此。这只股票于2014年三季度被邓立新纳入囊中,不久之后,2014年12月却面临极为凶狠的向下破位,但是邓立新并没有被吓倒,反而继续在2014年第四季度加仓,这只股票目前同样给予其丰厚的回报。2015年以来涨幅已经超过100%,这说明,2014年赚钱能力强的基金经理,2015年表现同样不俗。

除了会买、能拿好股票,在卖股、换股方面邓立新能力也一样出众。比如刚刚进入2014年,邓立新就坚决出清了歌尔声学这一2013年的热门股,顺利地将前期盈利落袋为安。而在2014年二季度,又将前期涨幅巨大的中国重工、中航飞机、桑德环境落袋为安,同时换入更有潜力的航天长峰、中国船舶。也正是这样的操作思路,让邓立新管理的中邮核心成长不但赚钱能力出众,而且也一直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追随,目前基金规模已接近150亿元。

中邮基金再造投研

雄鹰高飞重登巅峰

“是雄鹰绝不能挂在腰上,我不但要剪断拴着雄鹰的线,还要帮雄鹰高飞。”中邮基金总经理周克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公司成立三大投资工作室做了坚决的表态。

确实,对于中邮基金来说,明星团队与强大的投研实力在这两年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认证。公开资料显示,除了“老将”邓立新之外,基金经理任泽松也是基金圈里的明星,其管理的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基金在2013年度以及2014年上半年均夺得股基业绩排名之冠。而另一位管理中邮中小盘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许进财,分获中证报2014年“金牛奖”和上证报2014年金基金奖,也是基金行业的后起之秀。

如何再造投研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做到人尽其才?中邮基金在这方面经过长期摸索,终于在2015年取得突破性进展。据《投资者报》记者了解,目前中邮基金在公司内部全面推进事业部制度,三大投资工作室瓜熟蒂落,任泽松、邓立新、许进财等明星基金经理成为了首批“吃螃蟹”者。

谈到中邮基金设立投资工作室的初衷,周克神采奕奕:“成立投资工作室,基金经理的个人价值得到直接量化展现,其创造的价值及营销等各项费用都会独立核算。其最大的作用,就是要让这一批基金经理发现自身价值并稳定下来。”周克告诉记者,“成立投资工作室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有良好的投资业绩,二是有自己鲜明的风格,三是有一定的市场号召力。投资工作室成立后,未来5年,核心人员会沉淀下来,投资风格自然得到延续,这为基金运作带来极大好处,最终持有人直接受益。”

回顾在近几年的基金业的“挖角大战”,部分基金公司上到总经理下到基金经理频频跳槽,挖墙角之风更是甚嚣尘上。中邮基金却做到了独善其身,拥有一支稳定、成熟的投资研究团队。中邮基金始终坚持自我培养与引进人才结合的人才战略,保证了投资研究团队的稳定性。目前旗下15只基金由11位基金经理管理,人均管理1.36只基金。正是与时俱进的投资工作室制度、稳定成熟的投研团队,成就了重登巅峰的中邮基金。

上一篇:廉价路线是微软移动战略的救世主吗? 下一篇:多一分信任 世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