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架空输电技术

时间:2022-08-30 02:01:41

大容量架空输电技术

【摘要】本文针对大容量架空输电技术展开了分析,具体分析了大容量架空输电技术的要点和关键环节,以期可以为大容量架空输电工作的架设工作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大容量;架空输电;技术

中图分类号:K826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架空输电线路的架设过程比较复杂,需要使用的架设工作比较多,并且,架设安全性问题也尤为重要,所以,一定要重视大容量架空输电线路的架设技术,提升架设的效果。

二、大容量架空输电技术

1、输电线路的张力架线施工技术

1.1张力架线施工的定义

张力放线是利用牵引机和张力机等施工机械对导线和地线进行放展,使其在进行展放的过程中,离开地面和障碍物,保持架空的状态;张力紧线是指通过张力放线的方法进行导线和地线的放展,结合其他工艺方法,进行整套的紧线、挂线和附件安装等工作的方法。

1.2张力放线和紧线的区别

张力放线受到放线质量、线路条件和架线工程的施工难度的影响,对施工区域进行划分的时候应该考虑到综合因素的影响,经过技术分析后,对架线施工进行分段规划;在进行张力放线后,应该及时进行张力紧线,用牵张场相邻的直线塔或者耐张塔作为紧线工作的操作塔。

1.3架空电线张力放线的要求

架空电线进行张力放线通常用导引绳作为张力放线的牵引,用大牵引机或者小张力机对架空电线进行牵放。一般的施工设计和操作方法相同于张力放线的方法。特殊的OPGW放线区段的长度应该适应OPGW的长度。在牵线和放线的位置,保证OPGW进出口仰角不超过25度,水平偏角不超过7度。对OPGW进行张力展放的时候,应该用适应的专用张力机,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施工,保证OPGW在放线的滑车上包络角小于60度。

2、输电线路的防雷技术

2.1防雷技术的意义

电闪雷鸣是自然现象的一种,我国雷电一般在夏季较多。雷电电压通常都有数百万伏,瞬间电流也有十万安培。所以,虽然雷电的一次放电时间只有0.01秒,但却存在巨大的能量。如果雷电击到人体或动物身上,会产生明显的机械性破坏效果。例如在高塔、房屋和树木,或者其他建筑物遭到雷击的时候,会发生严重的倒塌和劈裂,造成很大的损失。对输电线路应用防雷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

2.2输电线路防雷的方法

2.2.1架设避雷电线

输电线路的防雷技术最基本和有效的保护措施之一就是架设避雷线,避雷线主要是用来防止雷电对导线的直击,具有以下作用:

2.2.2.1进行雷电分流:在雷电击中输电线路的时候,可以减小在杆塔流经的雷电流,降低塔顶的电位,保护输电线路塔;

2.2.2.2减小线路绝缘电压:避雷电线对导线具有耦合作用,通过耦合作用,减小输电线路的绝缘子电压;

2.2.2.3降低感应电压:避雷电线可以屏蔽导线,通过对导线的屏蔽作用,可以降低输电线路导线上的感应电压。

在正常情况下,避雷线的效果受到线路电压的影响,电压高,效果就比较好,而且可以降低避雷线在线路造价中的比重。所以,电压等级在110kv以上的输电线路都应该架设避雷线。550kv的架空输电线路,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应该在15度左右,采用双避雷线,才能够发挥避雷线对导线的屏蔽效果,减小雷电流绕击率,有效的保护输电线路。

2.3 加强线路绝缘

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技术中,加强线路绝缘也是一种常用的措施。因为在架空输电线路中,有些特殊地段的输电线路需要采用大跨越高杆塔,增加了被雷电直击的机率。在高塔被雷电流击中时,塔顶电位较高,感应电压较大,受绕击的概率也较大,不利于输电线路的避雷,会产生线路跳闸现象。 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可以在塔顶增加绝缘子,加大跨越档导线和地线的距离,实现对输电线路的绝缘。某电业局在雷害严重的输电线路中采用了对输电线路进行绝缘的方法,输电线路被雷电直击的事故率明显下降,输电线路的防雷水平提高了24%.

2.3.1装设消雷器

随着电力市场的发展,对架空输电线路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输电线路实行防雷措施,可以保证架空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因为技术的改革和发展,出现了消雷器这一新型的防雷装置。消雷器在对直击雷进行防护的过程中,取得了有效的作用。消雷器对接地电阻没有严格的要求,保护范围也大于避雷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3、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优化

3.1城市地区高压架空线路的环境影响限值优化

目前,对于超高压输电线路设计,在工频电磁场的强度限值方面,还没有明确的国家标准。结合我国环保总局制定的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24-1998(《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同样适应于110kV、220kV、330kV线路的电磁辐射和环境影响的评价)、输电线路设计规定、其它国家的相关规定,我国目前以4kV/m为居民区的工频电场评价标准,以工频磁场0.1mT(约为80A/m)为工频磁场的限值。而对于噪声和电磁污染,对于架空线路的距离边导线投20m距离处,以晴天的测试频率为0.5Hz为准,无线电干扰值为53dB(uV/m),线路噪声限值55dB(A)。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极低频场环境健康准则(EHC,No.238)》,将我国目前采用的标准与WHO推荐的国际导则和标准对比,在噪声、电磁污染方面还是存在一定距离,有改进和优化空间。

3.2城市地区高压架空线路的设计标准优化

当新建的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导线的最低点大于12m时,如果导线是按照逆相序来排列的,则:地面1.5m处的工频电场

3.3城市地区高压架空线路走廊的设计优化

随着我国城市空间的日益拥挤,用地走廊的压缩,为满足高速发展带来的用电负荷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新建高压架空线路可采用同塔双回、多回架设,铁塔类型可采用钢管杆、窄基钢管塔的设计方案,满足城市拥挤电力走廊的需要。

3.4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智能化优化

随着国家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步伐不断推进,作为电网重要组成部分的输电网也在日益智能化,建立输电线路综合性的防灾和安全信息共享平台,是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智能化的重要体现。例如,福建省全年温暖湿润,夏秋季节多台风,经常造成较大的杆塔倒塌、输电线路断线事故,如果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结合高速通信技术,对导线、绝缘子进行在线检测,将其各种状态及时传送到信号监控中心,对提高架空线路的智能化、降低线路故障和倒塔事故有重要作用。

4、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方式的发展前景

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是指距离超过几百甚至几千公里,输电容量超过八百兆瓦的情况,主要是指将远方电厂的电力送到负荷中心的情况。

电力的发展依赖于一次能源,主要是煤炭和水利资源。我国能源分布很不均匀,形成了电力资源“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基本格局。不仅送电距离长,送电容量亦十分巨大。因此,研究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相当紧迫的任务。目前世界上国土辽阔的国家都在进行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方式的研究,已提出的方案主要有特高压交流输电、超高压紧凑型输电、超(特)高压直流输电、半波输电、分频输电、四相输电等。

然而,根据目前我国的电力发展情况,技术要求与电力设备建设生产能力,短期内最有效也是最合理的长距离输电方式就是采用超高压紧凑型输电和同塔多回输电,从前文的分析中也可看出,这种输电方式既能够满足我国当前的电力发展的需要,也有实际技术经验与建设能力,而且还可以节省投资。可以推测,在长距离送电中我国将大量采用超高压紧凑型输电技术。此外,在紧凑型线路的基础上,随着技术的成熟,采用超高压紧凑型同塔双回或多回的综合型输电技术也将会被广泛采用。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容量架空输电线路架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架设工作的具体环节和要点,提出架设工作的合理的方案,针对大容量架空输电技术的特点展开分析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罗震坤. 交流架空输电线路新型输电技术的探讨[J]. 广西电业,2011,Z1:90-95.

[2]余朝胜. 大容量导线在架空输电线路中的应用研究[A]. .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能源分会专刊[C].2011:3.

[3]张式训,张洪明. 大容量地下输电技术分析[J]. 电网技术,2012,06:40.

[4]赵杰. 高压直流输电的前沿技术[J]. 中国电力,2011,10:1-6.

上一篇:探析园林景观设计在小区规划中的作用 下一篇:村镇地下水空调应用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