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法治让国人不适应

时间:2022-08-30 01:44:49

新加坡法治让国人不适应

2012年年底,接连发生的两件以中国籍工人为主角的劳资纠纷,在新加坡社会引发了轩然大波。

第一件发生在2012年11月26日,新加坡SMRT集团雇佣的171名中国籍巴士司机因不满公司马来西亚籍员工的加薪幅度超过自己,集体请病假没有上班,新加坡政府将之定性为“非法罢工”,警方随后逮捕并检控多人。目前,有29名工人被遣返回中国,1人被判6周监禁。

第二件发生在12月6日,两名中国籍建筑工人不满遭公司扣薪,清晨时分攀上两台约10层楼高的塔式起重机顶抗议,前后待了将近9个小时,最后在谈判人员极力劝说下才下来。两人随即被以非法滞留工地和刻意引起惊慌的罪名,被在场的警员逮捕。一旦罪名成立,他们可被判处坐牢或罚款,或两者兼施。

而在如何看待这两件事上,中新两国的舆论发生了严重的分化甚至对立:中国舆论强调工人在新加坡遭受的不公正对待,呼吁切实维护中国工人的合法权益。在新加坡的大部分中国人也持这一看法;而与此同时,民调显示有八成新加坡人对中国工人的做法表示不赞同。他们的普遍看法是,薪水等打工的条件是事先约定的,SMRT在加薪时明确指出“中国籍车长除外”,这是基于合约中不加薪的规定,也因为公司还要为中国籍员工交纳人头税和宿舍费,而马来西亚的车长不需要宿舍,人头税也低。因此,基于合约精神,罢工没有道理。如果有意见应该通过正式合法的途径去申诉和解决。

2011年,新加坡的生育率只有1.2,远远低于人口正常替代所需要的2.1,因此在过去10年里,新加坡政府大量引入外籍人口以填补劳动力缺口,总数达100万左右。而为了维持华人占75%左右的既有人口比例,这些外国人又大多来自中国大陆和大中华地区。新加坡政府的用意十分明显,引进语言和文化相近的中国人才,不仅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且不易有种族之间的隔阂问题。但新的隔阂还是产生了,这些隔阂除了民生方面的因素,也来自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冲突:中国人强调平等,不平则鸣,因为不把事情闹大就得不到解决,新加坡人则重视秩序,按部就班,对违规者毫不留情;中国人对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各个领域的激烈竞争已习以为常,新加坡人则习惯于政府父爱般的照顾:中国人富于变通和取巧的智慧,因为守规矩经常会吃亏,新加坡人则以法治和守规矩为荣。

这样一些深刻的分歧和隔阂,对新加坡这样离不开外劳的城市国家来说固然是不得不正视的严峻挑战。但对这些外劳的母国中国来说,同样是一面镜子,它激活了我们日常生活本已见怪不怪中的对立和冲突、痛苦和尴尬、浮躁和空虚。关注在新加坡的中国人,也就是关注我们自己。

上一篇:你认识几个人 下一篇:北欧人告诉你,为什么北欧全球幸福指数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