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野柳地质公园: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时间:2022-08-30 01:24:55

台湾野柳地质公园: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祖国宝岛台湾有一个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而成的地质公园―――野柳地质公园。去年底,我有幸赴台,目睹这一神奇海滩。

野柳,不是树木,而是台湾一个渔港的地名,它位于台北县万里乡的北海岸线上。其名字源于西班牙魔鬼之角的“魔鬼”一词,经转音译而成。野柳的海蚀地貌十分特别,进入野柳地质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碧蓝的大海和因受海浪长期侵蚀,风化而形成的陡直的海蚀崖及广阔的岩床。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众多的蘑菇石中,游走于灿烂的奇幻石林之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

导游告诉我,野柳公园位于万里乡野柳村,距离基隆市约15公里,是大屯山系延伸至海中的一个岬角,故有野柳岬、野柳鼻、野柳半岛之称,又因其形状像一只海龟蹒跚离岸,昂首拱背而游,故又被称为野柳龟。这里的地层由砂岩堆积而成,因受海浪长期的侵蚀和风化,在海边形成陡直的海蚀崖及宽平的岩床。所有的景观都是未经任何人工雕琢的天然怪石,如:菌状石、蜂窝石、豆腐石、烛台石、姜石、女王头石、海石沟、海石壶、仙女鞋、地球石等,堪为鬼斧神工。

放眼1.7公里狭长的海峡,接连碧天的海蓝得让你心动。历尽千万年海水和海风的侵蚀风化,形成了或烛台或蘑菇或棋盘状的地质奇观。经地质学家考证,野柳这些奇岩怪石的形成,迄今已有2000多万年的历史。台湾在2000多万年以前,还沉睡在海里,经过600万年前的造山运动,把岩层推挤出海面,造成了台湾岛,而野柳则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两侧在造山运动的挤压中形成了两道断层,这断层破碎易受侵蚀,使两侧凹入成湾,中间突出形成北海岸的狭长海岬。再后来,由于海水和雨水及风沙的侵蚀和地壳的不断提升,才形成了如此壮观的石林。

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女王头“,她耸立在一个斜缓石坡上,高达2米,髻发高耸、微微仰首、美目远盼,不论从什么角度看,面目轮廓均端庄优雅,令人赞叹造化神工之美妙。由于来这里旅游的游人都不想错过与“女王头”合影的机会,我与所有的游客一样,也加入了这个长长的队伍,耐心地等待着与“女王”合影。近距离看已近4000岁高龄的高绾发髻、雍容华贵的天公之作―――“女王头”,内心还难免激动。据说由于自然风化和原先游客的触摸,她的脖子渐渐变细,每年风化约0.2厘米,比10年前已细了6.5厘米;再过10~20年,一旦遇有大地震、强台风,不知道哪一天便会断头或坍塌而“香消玉损”(据测算它的存世已仅有短短的15年了)。当地主管部门曾想尽力营救“女王”,据说为了进行“保头战”,公园的管理人士决定制作分身,采用3D激光扫描女王轮廓,内部加钢筋支撑,玻璃纤维强化塑胶(FRP)为外观材质,再涂上汽车烤漆,以期在观光和景点的保存中取得平衡。但最后还是决定让她“悄悄地来,静静地走”,既然是自然造就了她,那么,还是让她最终回归自然。所以,有生之年可以一睹她的风采是一大幸事!

海风习习,漫步在海蚀平台上,低头仔细端详着海滩,发现有很多特殊的花纹镶嵌在岩石上,这些都是两千万年前遗留下来的化石。有的像一朵朵美丽的蘑菇,有的有着像梅花一样的五瓣花纹。它们在海边与棵棵小草一起,在大海和天空的映衬下,显得灵性和生动。

除了这独特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海洋生态、多元的渔村风情外,这里还是候鸟们南迁到达台湾的第一站,也是北返时最后一个歇脚点之一。每年三四月和10月候鸟南迁北返之际,是观赏过境鸟类的好去处。大量的白眉巫、黄喉巫、戴胜、授带鸟、黄眉柳莺、乌灰鹤、黑鸫等稀有鸟类在此歇息、中转。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赶上那个季节,更没有看到那蔚为壮观、五彩缤纷的鸟群。

近年来的大陆赴台旅游潮,带动了这里的旅游热。据台湾地接导游介绍,几乎所有承接大陆游客的台湾旅行社,都会安排大陆游客参访野柳地质公园。由于众多大陆参观者的到访,2009年起,野柳地质公园的旅游人数达到了历史新高:创纪录的100多万。为此,公园管理方决定:从这一年起备下大奖寻找“第100万名游客”,以庆祝当年的游客突破百万人次。11月10日是公园值得纪念的日子,当天上午野柳地质公园卖出有史以来的第100万张门票。公园团长亲自开启广播宣布“百万游客产生”。经过票号查证后,发现幸运儿为来自浙江宁波的一个大陆旅行团成员,他们获得了88888元新台币奖金及奖品。由于门票仍在导游手中无法确定归属人,幸运的16名成员商议后决定与导游、领队和司机平分这份大奖。于是大家决定当天下午就去采购,把钱全部花在台湾。而2010年的大奖则被来自山东的旅游团游客所得。

野柳的每一个特色景观,都具有沧海桑田的意涵。走一趟野柳,使我感受到了北台湾独一无二的地质景观,体验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物力量。它值得我在心底里久久品味!

(责编穆伙)

上一篇:苏南侨商齐聚宿迁共谋合作 下一篇:乱补维生素,提防会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