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从天降》:一次奢侈的融合报道探索

时间:2022-08-30 01:17:09

《雪从天降》:一次奢侈的融合报道探索

一周内浏览量超过350万的《雪从天降》是不是未来?也许《纽约时报》自己也给出了答案。由于深陷财务危机,今年年初开始,时报开始裁员。《雪从天降》的主要策划人、该报体育主编乔·塞克斯顿已经离开报社。

2012年12月20日,纽约时报网站的点击量突然剧增。不是因为美国遭遇大灾大难,也不是发生了恐怖袭击,汹涌的点击量全部奔着一篇报道而来。据统计,在上线的一周内,这篇报道浏览量超过了350万,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其中四分之一的读者是从未上过纽约时报网站的新访客。

这篇叫做《雪从天降:塔尼尔科瑞克的雪崩》(Snow Fall:The Avalancheaf Tunnel Creek)的特稿报道了2012年2月美国华盛顿州卡斯凯德山区(CascadeMountains)雪崩造成三名滑雪爱好者罹难的事件。该文作者约翰·布兰奇(JohnBranch)2005年加盟《纽约时报》体育报道部,2012年曾获得普利策奖特稿写作奖提名。

大奖为何频频垂青

布兰奇为了写作这篇报道,采访了亲历这次雪崩的幸存者及其家人,专程远赴阿拉斯加向雪地科学家请教,为了获得准确的海拔、滑行速度、风速等资料数据,他还穿上装备,力图亲历雪崩当天的现场。

除了撰稿人做足功课、以生死矛盾为主线抓住读者的叙事、巧妙地将数据事实穿报道外,《雪从天降》还有一大创新:将文本、视频、图片、动画、音效“完美”地融合起来。这篇率先在网上推出的特稿,点击进入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幅的雪山风起的动态画面,伴随着画面的是“呼啸”的北风(视频音效),营造了一种观看电影的氛围。与传统的网络报道不同,《雪从天降》的页面十分简洁,视频、图片、动画等“嵌入”在了文本中,而不是像传统的处理方式那样自成一体。(图一:传统多媒体新闻报道与“雪从天降”报道的区别)

在表现滑雪者逃生时,网页上出现了根据真实数据模拟的雪崩现场动画再现。为了方便读者,在每位采访对象出现后,就会在网页的右边出现以该人物头像为标志的背景信息框,点击可以了解这个人的信息。此外,该网页会根据读者鼠标浏览动作的快慢,自动调整视频的播放速度,真正实现了实时互动。

新读者大都是在社交网站上得知《雪从天降》,然后点击阅读。许多人为这种新颖的呈现方式所吸引。《纽约时报》的创新努力也得到了业内的认同,美国新闻主编协会(ASNE)称它“为在线报道树立了新标准”。2013年3月该专题获得2012年“斯克里普斯·霍华德数字化创新奖”、新闻主编协会“2012年度最佳新闻奖”。4月,普利策新闻奖将本年度特稿写作奖颁给了布兰奇,该奖评审委员会在获奖理由中写道:“(《雪从天降》)对雪崩遇难者及解释灾难的科学的叙事使事件呼之欲出,灵活的多媒体元素的运用使得报道叙事更加如虎添翼”。

六月成一稿

综合相关文献,可以探得《雪从天降》制作班底的架构和制作思路,对于未来的新闻工作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图二:《雪从天降》操作团队概貌)

《雪从天降》的整个制作过程花了六个月时间。在选题策划阶段,布兰奇便与该报网络版数字设计部进行沟通,确定这篇报道要以一种新的融合多媒体和文本的报道形式呈现出来。为了满足后期音视频、图形、动画制作的需要,布兰奇在采写阶段整合了视频、摄影记者。为了给后期多媒体制作留下更多的空间,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仔细推敲。比如,为了能用动画模拟出雪崩现场逃生的情况,布兰奇除了了解所有当事人的逃生情况外,还需搜集事发地的地理资料(卫星图片)、事发时的风速、雪崩的速度等等细节,以便输入计算机建模。

网络报道比起传统的印刷版具有媒体表现形式多样的优势,然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事实上是一把“双刃剑”。以《雪从天降》为例,在这篇报道中,融合了音频、动画、电影制作等技术,这些技术不仅有调节阅读单调枯燥的作用,而且也起着打断读者阅读节奏,分散注意力的负功能。没有这些技术,一篇长文单调乏味,但是,这些因素过度运用,同样不利于读者的阅读——“度”的把握因此成为一种艺术。

《雪从天降》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需要归功于数字版式设计的编辑们,因为在进入多媒体制作阶段之初,负责版式设计的六位编辑就达成了共识,所有的技术均要服务于文本。具体而言,他们“将焦点放在节奏、叙事内在的紧张以及故事本身,确保每种(多媒体)元素都能给读者对故事的不同体验”“只在文章需要的地方添加手段,让文章停顿下来,制造一种微妙的氛围”。正是秉持着这种制作思路,《雪从天降》很好地“嵌入”了文本和多媒体技术,令读者获得了愉快的阅读体验。

在版式设计的同时,时报网络开始对《雪从天降》的进行策划。为了适应不同操作平台,该报数字设计部专门开发了适用于苹果等系统、IE8等各类浏览器的版本,还有专人负责测试。

策略方面,《雪从天降》选择了网络优先,多种平台同时推进的策略。2012年12月20日上线之初,首先在Twitter上布公告,通过社交网站的用户进行推广并与网络版同时推出收费299美元的电子书。一周后,《纽约时报》印刷版以专版形式予以刊登。

并非没有争议

《雪从天降》的成功获得了美国新闻业的关注。波因特媒体研究院(Poynter Institute)的杰夫·桑德曼(Jeff Sonderman)第一时间搜集了该报道拥趸的意见。有人将其比作是新闻业未来的希望。然而,争议随之产生。

盛名不亚于《纽约时报》的百年大刊《大西洋月刊》的高级主编德雷克·汤普森(DerekThomp son)率先发难。在《雪从天降》发表的第二天,汤普森就撰文表示“《雪从天降》不会是新闻业的未来”。在汤普森看来,《纽约时报》此次的报道耗费的巨大财力、人力,是一次新闻理想主义的实践。就连该报数字设计副主管安德鲁·库尼曼都承认,此次的报道规模空前,并不是时报的报道常态,要是每条新闻都要这样制作的话,那就没有媒体能够再维持下去了。此外,汤普森并不看好所谓的“多媒体融合”:皮尤中心(Pew Research)的调查显示,随着移动媒体的出现,手机读者更喜欢文本阅读体验,不喜欢花里胡哨的音视频、动画干扰本来就不大的手机屏幕,影响阅读。

从经营角度而言,《雪从天降》确为一次新闻理想主义的实践。除去耗时、费力之外,为了追求完美,该报道的页面上没有出现任何广告。由于可以在网络上免费阅读,2.99美元电子书的销量并不高。印刷版虽然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但是远远无法平衡巨额的成本。因此,一周后,《雪从天降》的网页上被植入了广告,而此举破坏了该稿原来布局的整洁和美观——这恰恰是新闻理想主义的无奈。

《雪从天降》的成功,自然引来不少“羡慕嫉妒恨”。许多小媒体,特别是社区媒体的新闻从业者虽然真心佩服该报道,但是他们却为自己的生存感到悲凉。社区报纸因为规模和收入有限根本无法从事像《雪从天降》这样的报道,现在要把这种新闻模式奉为“新闻业的未来”,他们当然不愿意。《潘多日报》(PandoDaily)的创始人兼总编辑莎拉·拉茜(Sarab Lacy)就毫不客气地表示,《雪从天降》的成功只能说明,只有像《纽约时报》这样的巨无霸才有资格谈理想。《雪从天降》这种不计成本的行为是时报的“臭显摆”。拉茜的说法虽有失公允,但是,也反映了广大“弱势媒体”的呼声。

《雪从天降》是不是未来?也许《纽约时报》自己也给出了答案。由于深陷财务危机,今年年初开始,时报开始裁员。《雪从天降》的主要策划人、该报体育主编乔·塞克斯顿已经离开报社。

创新而非革命

虽然德雷克-汤普森并不认同《雪从天降》是新闻业未来的说法,但是他依然肯定了从新闻叙事角度而言,《雪从天降》是颇有建树的。事实上,无论从多媒体技术还是写作手法上看,《雪从天降》都没有突破当下的惊人之举。它的成功更多的是合理安排了多媒体表现手段下的叙事原则,“融汇了文字、图片、视频、动漫和交互式图形,并且是无缝式、连贯的‘叙事流’,而不是把这些不同的元素拼接在一起,产生了较好的传播效果”。由此看来,相较美国新闻主编协会将《雪从天降》抬升到“新标准”,普利策新闻奖将特稿写作颁给布兰奇一人而非其整个团队,且以文稿写作为主要评审依据的说法显得更为恰当些。

金融专栏作家迪恩·达克曼(Dean Starkman)曾在《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专门撰文探讨了“长新闻的没落”。达克曼用数据表明,和十年前相比,各大报纸的新闻报道篇幅持续缩水。在他看来,长新闻的没落等同于“公共知识的损失”。

《雪从天降》作为一篇篇幅超长的特稿却能赢得欢迎,值得我们深思:篇幅长短对于阅读也许并不是障碍。叙事得当,巧妙地安排多媒体手段,在不影响阅读连贯性的前提下,让读者得到适当的放松。在张与弛中,安排行文和版面,长文照样有市场。

上一篇:致——谁的青春 下一篇:佛前永不凋零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