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湖心亭

时间:2022-08-30 12:54:02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湖心亭

上周五,四个片区中的一个片区的初中语文赛课结束了。

两天时间,三个年级,十一名选手。《荷叶·母亲》、《湖心亭看雪》、《望江南》与《武陵春》作为三个年级的指定篇目,在两天时间内被选手们演绎,最后决出两名代表片区参加总决赛的选手。

十一名选手的课,平时听过的是少数。本想去学校听这两天的片区决赛,无奈因为有事,错过了现场聆听的机会。网上遇到评委之一,询问比赛的情况。评委告诉我,她只听了第二场比赛的上半天,感觉上《湖心亭看雪》的三个老师,一个重朗读训练,一个重文本探究,一个侧重“白描”,但是整体感觉都比较传统,缺乏新意,同时文章讲得不深,较为肤浅。

听了评委的介绍,粗略地感觉三个老师,一重途径,一重目的,一重方法。好比我们去某个地方,第一个在乎是走哪条路去,第二个重视我们到底到了哪里,第三个关注我们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但愿他们都没有忽略,最重要的坐车人在通过某条路,到了什么地点,这一路上的感受和收获。

一直想上一次《湖心亭看雪》,寥寥数十字,值得品味处太多。反复读过文章多次,结果都没有太多心得,不敢贸然试之。也听了很多名家非名家上这篇文章,始终没有触及心灵的那一堂课。

张岱的这篇文章,短小简单,却是味道深长。理解不深,容易上得表面,内容单薄;强挖文章内涵,又容易生拉活扯,生吞活剥。如何从“简单”中读出“厚重”,如何从“短小”里挖掘“深刻”,是每一个准备上这篇文章的人绕不过去的地方。

对于西湖,让张岱钟情的,不是那春水的漾漾,不是那夏荷的田田,不是那秋柳的依依!而是那“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已”!“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写法虽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毕竟还是显得有点单薄,有点瘦弱,有点过于简洁了。

尽管如此,一文一诗仍不失其千古两绝之誉。一写雪江,一写雪湖。江2湖之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许多上这篇文章的人都会抓住“痴”字,痴景、痴行、痴情,分析茫茫白雪中张岱清高孤傲的性格和晚明遗老的情怀。总觉得这样的分析概念化,片面化,不够细腻,不够清晰,同时给人过于贴标签的感觉。

其实“痴”什么不重要,为什么要“痴”更值得探究。

一直想问自己几个问题:

张岱为什么要去看雪?

张岱为什么要去西湖的湖心亭看雪?

西湖“雪”到底在张岱心中有怎样的意蕴?

看雪的心情除了“孤傲清高”,还有其他的什么?

看雪背后的心情又有怎样的变化?

湖心亭中煮酒人真的是“痴似相公者”么?如果真的是心有灵犀,为什么又“强饮三大白而别”?

除了文章本身内容之外,对于文言文这种类型文章的教学也存在很多疑惑:

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重“文”,还是重“言”,抑或二者兼而有之?

对于文言文,除了“串讲”,我们是否还有更好的讲解与学习方式?

文言文教学,“积累”这一部分,除了积累一些重点实虚词、特殊句式,我们还可以积累什么?

对于主导课堂教学的教师,也存在很多想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初中课堂上,偏重“术”,还是偏重“道”?

在尊重文本的前提下,如何尽力体现教师自己的个性?

…………

有两个人的两句话,一直回荡在自己的耳畔。

一是在六年前全省的一次高中语文赛课后,一位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参赛教师问我的话:到底我们通过一篇课文带给学生什么?到底我们教语文,教什么?

一是前段时间到东北赛课,评委之一的王教授直率真诚的那句发言:我们的很多老师都在疲于奔命地将教参上的内容力求完美地灌输给学生,而很多时候,我们这样的转移都做得不够完美。

两个人的两句话,当我在准备某堂课的时候,总是不经意地想起。一个提醒我要关注课堂最后的归宿,一个提醒我要重视课堂要呈现的方式和内容是否恰当。我觉得更为重要的是,还应该关注课堂最重要的人——学生,

他们在我们课堂上的感受。我们与他们不是对立的两面,而应该是平等交流的双方;我们与他们不是在强迫的单

向流动,而应该是相互真诚的双向多层交汇。

上好一堂语文课,真的好难。

上一篇:怎一个“情”字了得——一堂实施的好课 下一篇:善与至善:论朱子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