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时间:2022-08-30 12:32:18

县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县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为全面掌握第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情况,积极应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近日,县发改委会同相关经济管理部门,针对我县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运行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今年一季度,全县经济延续了去年以来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总体以“稳”为主,表现在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工业增速稳中加快,投资持续稳步增长,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县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初步预计,一季度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0%,高于去年同期1.4个百分点,与年度增长10%目标持平。总体而言,我县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全县小麦播种面积85万亩,较上年略有增加。农业部门根据天气变化和小麦生长情况,及时组织开展抗旱浇麦和春季麦田管理工作。根据苗情统计显示,全县一、二类苗面积达到95.3%,高于去年0.9个百分点,是近几年来苗情较好的一年。畜牧业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一季度全县肉类总产量12324吨,同比增长4.5%,其中肉类总产量9008吨,同比增长4.3%;禽蛋总产量15515吨,同比增长4.5%,牛奶总产量1670吨,同比增长6.9%。

二是工业增速稳中加快。初步测算,一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1亿元,同比增长30.6%,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从企业规模看:一季度,我县大型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6亿元,占总量的21.5%,同比增长22.1%;中型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亿元,占总量的24.8%,同比增长6.6%;小型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6.5亿元,占总量的53.7%,同比增长50.9%,小型企业增速较高的主要原因是我县去年新增23家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属于小型企业,受基数较低影响,增速相对较高。从主要行业看:一季度,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5亿元,同比增长30.5%;高耗能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4.2亿元,同比增长26.6%,其中陶瓷行业完成增加值2.4亿元,增长24.4%,拉动规模以上企业增长5.3个百分点;高技术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0.37亿元,同比增长6.5%。

三是投资保持稳步增长。初步测算,一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亿元,增长14.7%,比年度目标低7.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09亿元,占全县投资比重的1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68亿元,占全县投资比重的5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71亿元,占全县投资比重的26%。2014年筛选确定的省、市重点项目26个,项目总投资210.5亿元,全年投资目标72.8亿元,目前完成投资14.9亿元,占年度目标的20.5%。

四是社会消费比较平稳。一季度,全县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扩大消费政策,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博大、万源、电力等综合商场销售稳定增长,各类专卖店、便利店、经济型快捷酒店等新型业态发展迅速,进一步拉动了市场消费。初步测算,一季度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6亿元,同比增长12.4%,低于年度目标2.6个百分点,其中限上零售总额完成2.5亿元,同比增长26.2%。

五是财政金融运行平稳。一季度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3626亿元,同比增长28.1%,增幅高于年度目标18.1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050万元,占财政收入的66.4%。截至3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4.7亿元,同比增长17.7%;较年初新增存款7.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4.1亿元,同比增长27.6%;较年初新增贷款1.4亿元,贷款增量好于去年同期。

六是物价保持基本稳定。一季度我县物价形势总体平稳,物价保持了总体稳定的良好态势。目前市场商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多数农副食品价格节后有所回落。3月份我县主要农副产品价格仍保持稳中有降的态势。具体来看,粮食、食用油价格走势平稳,略有下降;随着天气变暖,蔬菜价格有所回落,鸡蛋价格略有上涨。猪肉价格价格持续回落,3月份同比下降14%,处于近4年来较低位置。

总体来看,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呈现了稳中向好的态势,实现了良好开局。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仍然较多,持续增长的动力明显不足。从宏观形势来看。世界经济今年将延续缓慢复苏的基本态势,但是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外需拉动受限。国内产能过剩、市场总需求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而且短期内难以改变。1、2月全国制造业PMI指数相继回落0.5和0.3个百分点,创出8个月新低,3月份较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表明需求依然偏弱。受全国宏观经济下行影响,我县经济面临形势非常严峻。从全县形势来看。农业方面:畜牧业形势不容乐观。生猪生产效益急剧下滑,每头亏损300元以上。受H7N9禽流感的影响,春节前后蛋鸡价格一路下跌,目前蛋鸡存栏同比下降7.9%。肉鸡养殖受冲击异常严重。肉牛养殖成本增加,利润空间缩小。部分肉鸡、肉牛养殖大户出现停养情况。工业方面:规上企业带动能力不强。虽然我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仍保持在30%以上增速,但企业利润总额及主营业务收入等指标增速放缓,说明企业在生产规模和盈利水平方面仍有不足。从企业规模来看,我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98家,比去年增加23家,但是亿元以上企业较少,带动能力不强;从产业层次来看,传统产业提升乏力,新兴产业培育困难;从资金保障来看,企业间互保链条绷紧,民间资金趋于谨慎, 银行贷款日益困难;从发展环境来看,原材料持续上涨和企业用工成本增加等矛盾持续存在,近期难以改善。投资方面:投资持续稳定增长的难度加大,基数大为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带来困难。受部分制造行业经营困难、效益下滑的影响,企业投资能力下降,投资意愿不高,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形势越来越严峻。消费方面:当前经济前景不明、居民收入预期不确定、新的刺激消费政策边际效应减弱、消费热点缺乏,居民消费能力难以充分释放。

二、关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尽管保持全县经济平稳运行的难度很大,但是全国经济运行的基本面仍然向好,改革红利、城镇化潜力将进一步释放,给我县带来了较为稳定的外部发展环境。从自身看,我县传统骨干企业正在通过技术改造、产品革新、延伸链条、节能攻关、加强管理、降本增效等方式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些都为促进全年经济健康平稳发展提供了诸多机遇和有力支撑。我们需要全面认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制约因素和有利因素,树立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增强战略定力,牢牢把握主动权。建议下一步采取措施,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抓好招商引资,不断放大带动效应。一是突出招商引资地位。把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一举求多效”的关键性、全局性举措。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机制,把企业推向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充分发挥企业招商引资的主体作用。二是提升招商引资水平。紧紧围绕“六大经济板块”建设,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重点,以“三区”建设为载体,重点在陶瓷、机械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医疗器械、城市建设等领域引进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重点瞄准大型企业集团及行业龙头企业。三是拓宽招商引资渠道。重点拓展招商引资的领域和空间范围,加快现代服务业招商,积极吸引境内外投资者全面进入物流、金融、旅游、文化等领域;突出基础设施招商,围绕交通公路建设,引进战略投资者,全力打造硬环境,提升内黄城市形象;突破固有的思维方式,把招商引资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通过引进技术、资金、品牌,发展新型产业,真正形成大而优的规模企业。

(二)着力抓好项目建设,强化投资拉动作用。投资是我县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促发展”的理念,紧紧咬住投资率达到100%这一目标,按照“包装项目抓招商、签约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的原则,不断推进“项目带动”战略实施。一是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储备。紧紧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尤其是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稳增长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等机遇,提炼、包装、谋划一批重点项目,改变项目建设被动局面,积极构筑大建设大发展的基础项目框架。二是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围绕全县确定的80个重点项目,重点加大26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健全重点项目督查机制,落实县领导分包重点项目制度,完善项目推进考核机制,加强部门和乡镇的协同配合,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同时,认真做好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和观摩点评活动,继续掀起项目建设热潮,发挥重大项目的拉动作用。三是着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在建或计划项目要强攻猛推, 形成“一个项目信息、一名挂钩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个服务单位”的“四个一”推进机制,着力营造环境强化保障促项目、强化责任抓项目,当前达到进度要求的,要研究制定提前保质完成措施;未达到进度的要认真总结,制定出如何赶上进度的方案,确保年度目标完成。

(三)着力抓好产业调整,有效增强发展后劲。一是优化工业产业结构。继续做强陶瓷产业,重点抓好长城集团、新顺成、贝利泰、日日顺、丰源新型材料等陶瓷及配套项目建设,鼓励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叫响“内黄陶瓷”品牌。做大装备制造业,重点抓好中医康复设备产业园、电动汽车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强力推进乐比乐5万吨红枣草本植物饮料、意隆纺织5000吨高档缝纫线、星河油脂花生蛋白等项目建设。培育循环经济产业,加快大连环嘉PET项目建设,强化在谈项目攻关,尽快形成产业集群,构筑竞争新优势。二是提升现代服务业。突出特色商业区建设,重点建设高端商贸、文化休闲、配套服务三个功能区,形成“一核三区”的发展格局。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专业物流园区建设,积极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现代农业联动发展,重点扶持安琦物流、海元物流等专业物流园区建设。三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组织实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节能降耗行动计划;扎实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严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扎实推进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循环低碳发展。

(四)着力抓好经济环境,积极营造发展氛围。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千方百计推动解决当前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难题。一是改善发展“硬环境”。受宏观调控及投资大环境影响,今年建设土地制约、资金短缺等要素制约异常严峻,要千方百计突破要素瓶颈,切实推进项目建设。同时要加大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落后的基础设施面貌,营造良好的发展“硬环境”。二是改善发展“软环境”。充分发挥“三联办”的作用,优化项目审批流程,进一步推行“一条龙”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制,加快审批速度,提高审批效率。要限期解决运作程序中互为前置、项目单位无所适从的突出问题。同时要提高服务效能,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继续做好对项目业主单位前期工作的指导与服务,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衔接和沟通。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力求主动服务、高效服务,千方百计提高服务水平。通过积极主动的服务,推动重 大项目尽快完成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编辑:圆圆)

上一篇:在学习实践活动转段会上讲话稿 下一篇:双创工作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