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地区露天草莓栽培技术

时间:2022-08-30 11:56:35

潍坊地区露天草莓栽培技术

摘要 介绍潍坊地区露天草莓栽培技术,包括土壤选择、品种选择、育苗、生产苗定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露天草莓;栽培技术;山东潍坊

中图分类号 S66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086-02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外贸出口数量的加大,潍坊地区草莓种植发展速度很快,昌邑、坊子、寒亭、安丘等地位于潍坊市东北部地区,潍河沿岸,种植规模发展较快,逐渐形成适合当地生产的一套生产技术。现总结露天草莓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 土壤选择

昌邑、坊子、寒亭、安丘等潍河两岸地区,属潍河水冲积土,土层深厚,土壤结构疏松,轻壤或中性壤质,有机质含量达1.0%以上,排灌比较方便。草莓田还应选择与草莓无共同病虫害的前茬,适宜作草莓前茬的作物有小麦、玉米、豆类、瓜类等,马铃薯、茄子、番茄等不宜作草莓的前茬[1-2]。

2 品种选择

目前,潍坊地区大多为出口品种,香莓栽培比较普遍,该品种根系发达,适应性强,抗病性强,结果早,产量高,而且省肥,易管理。

3 育苗

3.1 母株选择

5月底,果实采收结束后,选取长势好、无病虫害的地块留作繁殖地,每3行疏除2行只留1行,加大株行距繁苗。疏除苗子的过程中同时松土、除草、整平,将新发出的匍匐茎进行整理,将茎节基部埋入土中,茎节上幼苗长到3~4片叶时,就可将幼苗切断,进行移植。移栽时注意尽量选用离母株近的壮苗,剔除病株,大小苗分开移栽,方便管理。

3.2 母株定植

沟施腐熟有机肥3 t/hm2或氮磷钾复合肥750 kg/hm2,在原有畦的基础上整理畦面,一般1.2 m的畦面留2行母株,株距50~70 cm。植株栽植注意做到深度适宜,苗心茎部与地面平齐,要求深不埋心、浅不露根。

3.3 苗期管理

定植后浇透水,为促进生根,在生苗的节位上培土压蔓,匍匐茎长出后,均匀摆布在母株四周[3]。并注意人工除草及去除新发花序。等小苗长到3~4个叶片后,即可移苗栽植。

4 生产苗定植

4.1 土壤消毒(晒地)

有条件的地区,将腐熟的有机肥或农家肥作为基肥施入土壤,深翻耕、耙平。畦面灌透水,地表覆盖地膜或者旧的棚膜,利用夏季高温晒地,以增加土壤熟化程度,同时利于土壤消毒。土壤熟化程度越高,土壤越疏松,土壤团粒结构更好,土壤的通气透水性更好,更有利于栽培和耕作[4]。

4.2 定植

选择8月上中旬的阴雨天或傍晚进行移栽,避开晴天炎热中午,防止灼苗,也可在栽植前摘除部分叶片,以减少叶面蒸发。采用大垄双行的栽植方式,一般垄台高30 cm,上顶宽30 cm,垄底宽60 cm,每垄栽植2行。株距15~18 cm。栽培密度12万~15万株/hm2。移栽前地面均匀喷施除草剂,如大惠利(敌草胺),二甲戊灵,但二甲戊灵用量要控制,用量一般为2 250~3 000 mL/hm2,然后覆盖地膜,进行移栽。

5 栽培管理

5.1 栽前促根

在草莓定植前,用萘乙酸或生根粉等植物调节剂浸根或蘸根,可起到促进根系生长发育的作用,提高栽植成活率。

5.2 移栽后管理

定植后及时浇定苗水,为防止栽后太阳曝晒,在供足水分的同时,可用遮阳网遮荫。缓苗一般需3~7 d,缓苗期间要根据墒情及时浇水,以保持田间湿度。缓苗成活后可根据天气适当晾苗。苗子成活后,注意治病治虫,主要是防治根部病害,喷药时应配施叶面肥,做到苗旺苗壮。

5.3 越冬管理

冬季到来前,一般在立冬后、小雪前浇防冻水,5~7 d后,在草莓植株上覆盖1层塑料地膜,地膜上再铺压玉米秸秆等覆盖物,以保证草莓安全越冬。春季平均气温稳定在0 ℃以上时,分批分次除去覆盖物。

5.4 春季管理

春季草莓植株萌发后,及时破膜、压土,摘除植株病叶、黄化叶及匍匐茎。开花坐果期,及早摘除偏弱的花序,及早疏除无效花果,一般留2~3个健壮花序,每个花序留7~12个果实。

5.5 水肥管理

5.5.1 浇水。除了移栽时要浇定苗水外,缓苗期间还应根据田间湿度浇2~3次水,以促进植株缓苗生根,提高成活率。春季地温提高,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要根据墒情及时浇水灌溉,结果期前期不能缺水,采果期要采完一次果后结合施肥浇水。

5.5.2 基肥。施有机肥3 t/hm2(或农家肥45~75 t/hm2)及氮磷钾复合肥750 kg/hm2,氮磷钾的比例以15∶15∶15为宜。

5.5.3 追肥。开花前追施氮肥150 kg/hm2,开花后期追施高磷钾复合肥150 kg/hm2,果实膨大期追施高磷钾复合肥300 kg/hm2。或结合浇水冲施适宜草莓各时期生长的冲施肥,保证结果期草莓水肥充足。

6 病虫害防治

草莓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根腐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螨类、白粉虱等。

6.1 农业防治

6.1.1 选用抗病虫品种。目前,昌邑、寒亭、坊子等地品种大部分为抗病品种香莓1号,该品种抗病性强、产量高,主要用于出口日本,适于加工草莓酱。

6.1.2 合理轮作。进行合理轮作,减轻病虫草害的发生。草莓在同一地块长期连作,会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发生很大变化,线虫和病原菌大量增殖,会造成病虫害的滋生和蔓延;草莓连作多年,浅层土中有害盐类逐年积累加重,导致土壤的理化性质恶化;草莓连作使草莓根系在代谢过程中分泌出的有害物质逐年积累,致使草莓生长受限。

6.1.3 及时清理病株、病叶、病烂果,深耕晒土。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及时摘除病叶、病烂果,带出田间烧毁或深埋,减少病原菌的发生。收获后深耕晒土,利用太阳光进行土壤消毒,减少病菌虫存活率。

6.2 物理防治

利用黄板涂机油诱杀白粉虱和蚜虫,制作50 cm×20 cm的纸板300~450块/hm2,两面涂黄漆固定在田间;或用10 cm×5 cm的纸板1 350~1 500块/hm2两面涂黄漆插在地里,板上涂1层机油,当板上粘满白粉虱和蚜虫时,再涂1层机油。

6.3 药剂防治

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主要防治炭疽病、根腐病。采果期应先采果后喷药,主要防治灰霉病和烂果,同时注意交替用药,合理混用。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在蔬菜、果树上不得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7 采收

果实表面着色达到70%以上即可进行果实采收。采收宜在清晨露水已干至中午或傍晚转凉后进行。采收时要带果柄,不损伤萼片。采后及时出售。

8 参考文献

[1] 王健,任水莲,马玉平.草莓生长与气候[J].新疆气象,2003(1):39-41.

[2] 石慧芹,王建平,苏慧明,等.内蒙古地区设施草莓丰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1):107-108.

[3] 李玉兰.温室草莓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1):117-118.

[4] 庄树峰.草莓露地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6):30-31.

上一篇:豫南丘陵垄岗地区核桃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下一篇:蕉岭县淮山浅生槽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