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地区玉米播种技术

时间:2022-08-30 10:05:03

铁岭地区玉米播种技术

摘要 介绍铁岭地区玉米播种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前整地、种子播前处理、播量的确定、播种等方面内容,以为玉米播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播种技术;铁岭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3.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048-02

玉米在铁岭地区种植面积较大,为提高当地玉米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对铁岭地区玉米的播种技术进行探讨,以促进玉米生产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效益提高。

1 品种选择

1.1 品种要经过审定

为保证品种质量,玉米品种以通过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良杂交种为佳。经过审定的品种特征特性明确,再加上多年、多点试验示范,能够保证适宜当地栽植。

1.2 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和生产条件选择相应的品种

任何品种的适宜生长环境条件是确定的。为发挥品种特性,充分利用当地的生产条件和气候资源,获得较高的产质量,要根据当地的水分条件、土壤肥力水平、光照强度和时间、有效积温等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一般在水分充足、温热条件佳、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地区,以高产、生育期长、耐肥水的品种为好,反之,在土壤肥力水平较低、温热条件较差的地区以熟期较早、抗逆性强的品种为好。

1.3 品种纯度、质量较好

玉米杂交种的纯度、质量与产量密切相关,随着玉米种子的等级下降,产量会相应降低,一般一级种子每下降1%,产量降低0.61%。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应保证种子纯度、净度、发芽率分别不低于98%、98%、85%,含水量不超过14%,以选用籽粒饱满、大小均匀、未受病虫害影响的玉米种子为宜。

1.4 选用适宜当地种植制度的品种

不同地区种植制度不同,同一地区也存在不同的种植方式,主要表现在单、复种,合理轮作和清、间、混、套种等[1]。应根据当地的种植制度选用适宜品种,单种和清种时要有效利用温、光、水气、热等环境因子,选用生长期较长、高产的晚熟品种,复种时要选用生育期较短,在充分利用当地热、光、水资源的同时考虑前后茬作物的丰产性和稳定性;间混套种时,选用株型紧凑、抗倒伏、单株生产力高的玉米品种。

1.5 选用品种要合理搭配

品种合理搭配是指在条件相同或生产单位的较小范围内,主次合理搭配种植具有一定特点的优良品种,是保证该地区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2-3]。一般在当地重点选好2~3个主栽品种的同时还要重视选用3个左右搭配品种。这样可降低由于主栽品种遗传基因狭窄而受到自然灾害的风险,保证当地玉米产量稳定,提高经济效益。

2 播前整地

2.1 玉米根系分布以及对土壤结果的要求

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数量大,分枝旺盛,根系入土一般在1.5 m左右,最深可达2 m以上,水平分布在1 m左右,主要集中在0~20 cm表土层。土层深厚、结构良好、疏松通气、保水保肥的土壤,有利于玉米根系发育,根系发达,活性强,吸收营养能力随之增强,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植株生长旺盛,充分发挥高产潜力达到高产[4]。

2.2 整地的意义

通过科学的整地可以加深土层,改善耕层土壤结构,疏松通气,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有利于蓄水保墒抗旱防涝,促进土壤熟化,有利于微生物繁殖,提高有效养分,减少田间病虫害,为玉米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2.3 整地技术

2.3.1 整地时间。整地可以采用秋季整地和春季整地,铁岭地区一般在秋季进行整地,可以适当早整地,以利于土壤在冬季冻融交替的作用下,改善土体结构,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增强玉米的抗旱能力。为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有机质含量,促进玉米高产,前茬玉米收获后进行秸秆粉碎还田。同时,为持续给玉米提供营养,在生产过程中增施有机肥,施足底肥,以保证玉米持续获得高产。

2.3.2 整地技术指标。秋季整地要求深浅一致,一般为18~22 cm,田面土壤高低最好不要超过1.5 cm。春整地在耕地解冻10 cm以上时机械灭茬,使土壤细碎,地表平整。秋整地和春整地最终要保证有8~10 cm的虚土层,从而保证播种质量。

3 种子播前处理

3.1 精选种

把小粒种子和颜色淡的种子选出,减少弱苗。

3.2 晒种

播前将种子在阳光下晒2~3 h,或实行种子包衣技术防治地下害虫。

3.3 浸种

浸种可以促进种子发芽整齐。一般用冷水浸种12~14 h,若种子表面有病菌孢子,可采用55~57 ℃温水、磷酸二氢钾500倍液分别浸泡4~5、8~12 h进行灭菌。一般饱满的硬粒型种子浸泡时间稍长,秕粒、马齿型种子浸泡时间稍短,浸过的种子勿晒、勿堆放、勿装塑料袋,晾干后药剂拌种[5-6]。

3.4 催芽

将浸好的种子捞出,放在25~28 ℃温度下催芽。

4 适时早播

4.1 适时早播的意义

铁岭地区玉米一年一熟制,以春播为主,生产上要做到适时早播。玉米苗期温度较低,地上部分生长缓慢而根系发育良好,节间短粗植株矮,幼苗健壮,可增强玉米抗倒伏、抗旱的能力,适时早播延长生育期,可以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光热资源,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加玉米营养物质的积累,使玉米生长季处在适宜的水分、温度下,为玉米穗大、粒多、早熟和高产打下基础。适时早播能减轻病虫害发生,病虫害大发生时苗已经长大,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适时早播能充分利用生长前期的有利温度和光照条件,促进生长发育,使玉米生长后期免受低温、早霜的危害,果穗发育和成熟良好,获得高产[7]。但玉米播种期也不能太早,播期太早地温低,导致种子萌发缓慢,出苗不齐,甚至烂种,影响全苗造成减产。

4.2 播种日期的确定

铁岭地区的适宜播种期为4月10日至5月5日,此时10 cm土层温度、田间持水量分别为8~10 ℃、60%~70%,耕层(0~20 cm)土壤达到手握成团、落地即散即可。

5 播种量的确定

适当增加播种量是留壮苗、保密度的基础。玉米的播种量要根据自然条件、品种特性、播种方式、种子大小、发芽率高低而定[8]。通常,相同品种在同一地区,阳坡比阴坡地或平原密些;光照足、雨量少的地区比阴雨多的地区应密些;晚熟应稀些;相同密度条播比点播的播种量要大;种子大或发芽率低的播种量要大,反之则相反。另外栽培目的不同,所需播量也不同。

一般栽植4.5万~6.0万株/hm2为宜,高秆和晚熟品种应适当减少,矮秆和晚熟品种应适当增加,一般要求2~3粒种子保1株苗。

6 播种方法

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种植方式不同,播种方法也不同,一般可分为条播、点播、机械化精量播种。

6.1 条播

用播种工具开沟,把种子播在沟内,然后覆土。这种方法用种量较多,但播种效率高,根据各地条件和播种工具的不同,条播又可分为机播、耧播、犁和扣土。

6.2 点播

按计划行距开穴、施肥、播种、覆土,要注意种肥隔离,以防烧苗。铁岭垄上点播叫种,此方法可用机械或人工点播,节省用种,机械点播可结合施肥、撒药和除草等一并完成,工作效率高。

6.3 方形点播

此法是一种行距和株距相等的点播方式,目前应用较少。

6.4 机械化精量播种

玉米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包括半株距或缩距精量播种、全株距精量播种、半精量播种等播种方法。精量播种是使用机械将确定数量的种子按栽培农艺要求的位置播入土壤,并随即适当镇压的一种新的机械化种植技术。玉米播种机械化核心内容主要指采用精少量播种机将玉米种子按农艺要求的合理数量、位置播入土壤的技术。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国内主要玉米产区的播种环节。目前玉米机械化、半机械化在铁岭应用普遍,一般以四轮拖拉机带动单行和双行播种机械较多,其技术逐步趋于成熟,并在进一步的完善改进之中。另外,铁岭农民使用手提式也很轻便适用。

7 参考文献

[1] 孙丽惠,陈长青,李月明,等.浅议我国玉米栽培增产技术研究进展[J].辽宁农业科学,2011(4):64-66.

[2] 陈传永,侯玉虹,孙锐,等.密植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性能的影响及其耐密性分析[J].作物学报,2010(7):1153-1160.

[3] 周跃东,易念游,吴昊.高产玉米的叶片生长规律和生理特性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4(2):212-217.

[4] 佟屏亚,凌碧莹,程延年.高产玉米产量形成动态的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4(2):85-90,94.

[5] 宋海星,李生秀.玉米生长量、养分吸收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动态变化[J].中国农业科学,2003(1):71-76.

[6] 任禾,李月英,韩成伟,等.吉林省玉米增产潜力分析[J].玉米科学,2010(6):148-152.

[7] 白洪立,王西芝,王立功,等.鲁西南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9(6):129-131.

[8] 张守林,王要闯,戚廷香,等.黄淮海地区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14):130-133.

上一篇:试论混凝土工程施工及养护 下一篇:和顺县玉米栽培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