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单飞”

时间:2022-08-30 09:13:23

2012年2月6日,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旗中国”)宣布,已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准,将在中国独立发行信用卡。花旗中国因此成为首家可以在中国大陆地区独立发行人民币信用卡的欧美银行。

消息甫一传出,立即引起多方解读。而花旗中国内部人士则轻描淡写地回应道:“这仅仅是一个200周年的献礼。今年是花旗银行成立200周年。”

对于花旗而言,200周年当然是―个新的开始。而获批在中国市场独立发行信用卡,无论是对于花旗中国,还是中国的信用卡市场,也同样是一个新的开始。正如花旗集团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卓曦文所言:“中国是花旗的重要市场,信用卡业务获批是我们在中国持续拓展业务的一项重大里程碑。如今我们能够开展信用卡业务,必将进一步巩固花旗在中国市场的健康发展势头。”

再度扬帆

在中国,花旗银行创造过不少“第一”的纪录。比如说,花旗是第一家在中国升起美国国旗的银行(发生于1902年,花旗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花旗还是第一家在中国大陆建立中国总部的国际银行(1993年,花旗中国区总部由香港迁至上海)。如今获批独立发行信用卡,让花旗中国又多了―项纪录。

众所周知,中资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是利息收入,而信用卡业务对中资银行整体业务的利润贡献度不足10%。相比之下,包括信用卡业务在内的中间业务收入占很多外资银行全部收入的40%左右。花旗银行的收入更有80%是来自中间业务。事实上,花旗银行是世界上最大的信用卡发卡行,其信用卡业务占据美国15%的市场份额。

与其他外资银行一样,在中国独立开展信用卡业务是花旗中国期待已久的事情。只是由于监管方面的原因,花旗只能采取迂回策略,与中资银行合作开展信用卡业务。2003年1月,花旗和浦发银行成为战略联盟合作伙伴,联手进军中国信用卡市场,并于2004年2月推出首张联名信用卡。随后,花旗中国向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提供人员、技术、管理等支持,共同推进此项业务。但遗憾的是,双方的此项合作并没有产生令人满意的结果。

来自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银行业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为2.68亿张。根据16家上市银行2011年半年报数据披露,截至2011年6月末,中、农、工、交、建、招商、中信、民生以及平安银行的发卡量均超过1000万张。而兴业和光大银行也分别以829.68万张、996万张占据第二梯队。总资产规模达2.455万亿元,超过兴业银行和光大银行的浦发银行,截至2011年6月末,信用卡发卡量仅为543万张,联手花旗银行推出的信用卡新增发卡量为71万张。

2003年,花旗银行人股浦发银行,持有该行5%的股权。当时双方曾有协议,花旗会在今后5年内增持浦发银行股权至19.9%。2009年,浦发银行资本金一度告急。该行2009年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末,资本充足率为10.16%,核心资本充足率为6.76%――打破了银监会规定的核心资本充足率7%的“红线”。此时本是花旗银行“解囊相助”的良机,但花旗并没有这样做。为补充资本金,浦发银行向中国移动定向增发22亿股,中国移动从而持有浦发20%股权,致使花旗从原先2008年3.78%的持股比例稀释至339%。

对于其中原委,花旗中国一直闪烁其词,从未作出正面回应。有业内人士推测,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花旗中国的母公司美国花旗银行2008-2009年共亏损近300亿美元,并接受了美国政府总计450亿美元的不良资产救助款。直至2010年一季度,美国花旗银行才扭亏为盈。

可能是因为这一缘故,花旗中国在浦发银行股权增持一事上放缓了脚步,进而影响了双方更加紧密的合作。

虽说与浦发合作发行信用卡效果不佳,但信用卡仍然让花旗中国难以“忘情”。在度过了金融危机的难关之后,花旗中国加快了战略布局。2011年,花旗中国的业务拓展至3个新的城市,并新开了12家“智能银行”零售网点,包括国内首家在机场开设的全功能零售网点。至此,花旗中国已有13家分行,46家零售银行网点。再加上此时申请独立发行信用卡获批,花旗中国终于可以在信用卡业务领域正式起航。

胜算几何

与除去东亚银行之外的其他外资银行相比,花旗中国已经手握先机,但毕竟中资银行已经在中国信用卡市场耕耘多年,此时涉足其间其实难言轻松。“相较于中国本土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外资银行现在介入也晚了近10年时间。在市场份额占有率以及网点数量上,外资行远远没有中资银行的优势。”花旗中国企业传播及公共事务高级副总监毛志华说。

据悉,花旗中国计划在2012年之内推出自己的信用卡产品。今后,其信用卡业务的重点会放在本行业务之上,而与浦发之间的合作自然就会逐渐停止。来自浦发银行的消息称,为了避免将来市场对两家银行的混淆,浦发银行或将对已经发行和新发行的信用卡逐步暂停花旗银行标志,但具体时间表未定。对于花旗的“单飞”,浦发方面表示了理解。浦发银行的一位中层坦言:“花旗银行单方面推出人民币信用卡业务很正常,双方虽然是战略合作伙伴,但是毕竟是两家银行,在市场上还是属于竞争关系。”

虽说与浦发合作的信用卡业务未能结出硕果,但花旗中国从此项合作中其实不无受益。从2003年到2006年,中国信用卡市场急剧发展;2007年到2010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信用卡业务发展放缓,同时坏账率开始上升,进入到一个相对低谷;经历了这样一个轮回之后,从2011年开始,中国信用卡市场又回归到一个良性的状态。也就是说,通过与浦发的合作,花旗既熟悉了中国信用卡市场,又积累了经验教训,而且还规避了损失。此时的再度扬帆,又正逢一个不错的时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参股浦发银行的同时,花旗还于2005年入股了广发银行。广发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历来发展良好,曾连续多年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第一,并且在国内银行中最早实现信用卡业务盈利。这样的业绩让广发积累了庞大的客户数据信息和丰富的信用卡运营经验。与广发的合作,很有可能会为花旗中国今后独立开展信用卡业务带来助益。

在推出自己的信用卡之后,花旗中国面临的首要挑战将是客户规模问题。按照此前的经验,发卡量要达到300万张才有可能实现盈亏平衡。如果达不到这一规模,成本就很难降下来,从而产生盈利难题。

不过,乐观而言,花旗银行丰富的信用卡运营经验会帮助花旗中国应对这一挑战。在信用卡营销、服务、功能、风险控制等方面,花旗银行应该具备一些先进的理念,也积累了有益的实践经验。这些因素一旦输出到中国市场,就会为花旗中国的信用卡业务增加胜算。

上一篇:昂山素季:她的国度 下一篇:龙年“孕”事之开年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