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新形式下德育工作的创新

时间:2022-08-30 07:40:10

略谈新形式下德育工作的创新

摘要:通过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学生的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现代化教育新理念,以及捕捉教育契机,抓住每一个有利的机会来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和运用现代科学传媒技术,增强德育教育效果的阐述,对新形式下德育工作的创新进行了探索性论述。

关键词:新形式; 德育工作; 创新

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就要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新形势下,对德育教育有了新的需求,必须以“实践、科学、发展”的观点不断改革、创新,不断调整和充实德育教育工作的内容,进一步改进和更新德育教育工作的方法,才能有所发展,才能使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始终充满勃勃的生机。

如何进一步做好德育工作,使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学生的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现代化教育新理念

当前,青少年在心理上的独立意识增强,过去的从属关系已无法适应现在的德育工作。长期以来,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则在德育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被动地接受教育。如召开主题班会,由班主任或指导老师作好计划、安排后学生按要求开展活动。如此类似的教育模式,实际上是一种规范性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学生因为接受的是统一的教育,缺乏特色和创新意识,无形中埋没了每位学生本身具有的特点。应当提倡一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平等的、朋友式的教育关系,教师在德育活动中,应当作为指导者而不是管制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学生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即在具体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只提出问题或课题,让青少年积极参与,各抒己见。通过讨论、评论、辩论使学生对问题的各个侧面有所认识,老师提示学生得出总结。要允许不同意见的发表和存在,让学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提高认识,明辨是非。

学期中期,我们发现有同学随意将瓜子壳、花生壳扔弃,被踩碎的瓜子壳和花生壳经行走或踩踏陷入学校塑胶篮球场中,造成了塑胶篮球场不同程度的损坏。事情发生后,有的老师、同学提出禁止学校小卖部出售瓜子、花生,认为只要禁卖就能解决问题;有的老师、同学认为应该让大家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此,我们组织学生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围绕“瓜子壳和花生壳问题”开展了大讨论。同学们参与热情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有的提出“可以销售但应增设垃圾筐”,有的提出实行“买卖瓜子、花生登记制度”,有的认为“在指定的地点吃”,还有的同学提出倡议“大家自觉抵制带壳零食,保护校园环境卫生”等等,情绪空前高涨,现场会热闹非凡,许多平时很内向的学生在热烈气氛的感染下的都陆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活动中,我们要求班主任、助理班主任不压制、不禁止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老师再就同学们的观点进行启发式的讲评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事实表明,学生的意见和看法有许多独到之处,而且通过活动,同学们的明辨是非能力及维护公共场所卫生的自觉性有所提高,师生间的关系进一步融洽。更令人欣喜的是:在学校没有制定任何惩罚性措施的情况下,校园卫生状况悄然好转,而且同学们的行为、举止文明程度大大提高。

二、善于捕捉契机,抓住每一个有利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

其实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教育契机会经常出现,但它通常是以“不规则”的方式出现,因此,要求德育工作者在管理中善于识别教育契机,及时抓住并加以利用。

我校××班是服装专业,女生居多。该班学生常常因为生活、学习等小事互不相让,互相猜疑,分帮分派,人心涣散,每次出问题,班主任老师都多次分别找学生谈话,结果却不如人意,是个“老大难班”。学校服装仓库堆积了长期以来各批服装专业学生的两千多件实习成衣和部分半成品。为清理场地,有关部门准备将其作为垃圾丢弃。学生科意识到这是一次难逢的机会,于是揽下了清理“服装垃圾”的任务,并将任务落实到正在实习的该班。科室首先组织召开了一次动员班会,向同学们说明了“变废为宝,勤俭创收”的想法,要求同学们以自愿为原则参与活动,此举得到了经济困难的学生们的积极响应。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班委分工负责,全班同学分成小组,责任到组、到人,利用课余、周末时间清洗衣服。寒风凛烈,给清洗工作增添了极大的困难,有的同学怕苦怕累想打退堂鼓,都在老师和同学的相互鼓励下坚持下来。全班同学团结协作,经过两周的努力终于将仓库清理干净,两千多件尘封已久的衣服清洗一新。值得一提的是,整个过程同学们是在快乐之中完成的,因为他们清楚他们所参与的活动的意义:既服务他人,又造福自己。接着,老师组织同学们有组织的利用课余、周末将清洗干净的衣服进行修整、熨烫、锁眼、钉扣、折叠、分类,分组到市场和需求量大的农民工聚集的工地进行销售,由于物廉价美很受欢迎,在一个月内销售一空。历经两个多月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回报,淘到人生“第一桶金”的全班同学的喜悦心情,用学生的话来形容:几乎找不到词语来形容。回顾整个活动的历程,他们克服了脏、累、因不团结和安排欠合理使得清洗工作进度缓慢甚至停滞不前、销售遭遇假币、出师不利销售业绩为零、因违反市场管理条例被罚款等挫折,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如何统筹计划、如何进行产品出入帐登记、如何根据每个同学的工作能力合理安排才有高效益、以及产品的销售方法和技巧、法律常识等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全班同学拉近了彼此间心灵的距离,团队意识大大增强,都在不同程度上感受到“团结协作”所迸发的力量,做到了统筹兼故,学习、销售两不误,受益匪浅,有过两年社会工作经历、在班上有“大姐”头衔的学习委员吴××同学深有感慨:想不到在学校也能学习这些知识。与此同时,科室抓住此契机,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服务他人,就是造福自己”的“和谐校园建设”活动,并以此为据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知识的学习,有的放矢的开展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收效甚大。

三、充分地、正确地运用现代科学传媒技术,增强德育教育效果

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现代化媒体上许多不健康的内容,对青少年的思想产生了负面影响,这种现象给德育工作造成很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其实,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应该为德育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是实施德育工作的先进的手段,我们应当正确地运用它,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育人工作氛围,充分利用网络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一块新天地。学生可以上网对学校教育的各方面问题发表意见、评论,学校有针对性的开辟青少年教育专栏、广播专题节目,组织学生对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等,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都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校区为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播放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由学生会文艺部统筹安排班级观看,学生会专门成立投影小组负责播放。在播放影片前,要求并组织学生通过上网查寻或查找报纸等多种渠道,了解影片内容的时代背景和相关资料,这样,活动的意义得到了拓展,达到德育的目的。如播放大片《成吉思汗》,学生科组织学生上网查找相关历史资料,组成文字资料发放到各班,并由老师在影片播放前进行解说,通过一系列工作,同学们热爱上了这部宣传民族精神、歌颂民族英雄的古装片,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如播放反映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影片《江塘集中营》、《中国兄弟连》等影片前,通过系列相应的前提工作,学生在欣赏影片艺术、感受前辈英雄气概的同时,对相关的如国共合作、侵华战争等历史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甚至是祢补了历史知识的空白。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前进,教育对象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德育工作将会不断地遇到新的问题,涌现出新的思想、新的内容、新的方法,我们期待着德育工作的创新,把德育工作水平不断推向一个又一个新台阶。

上一篇:如何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 下一篇:如何培养小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