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模式”启示

时间:2022-08-30 07:35:46

“石河子模式”启示

石河子城市发展模式(简称“石河子模式”)是城市经营管理上的一个创新,对兵团的城市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在“石河子模式”的启示下,兵团新建市参照这一发展模式,又在不同程度上丰富了这一模式。

石河子市成立于1976年,属于自治区直辖市。1981年后,石河子在城市管理上实行师、市合一的方式,即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经过30多年的发展,石河子市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改善最佳范例城市”称号等各项荣誉,无论从城市布局、城市建设还是城市绿化方面都透露着现代城市的气息,展示着兵团人特有的健康、向上、进取的精神风貌。

“石河子模式”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兵团的高度重视,是兵团广大职工群众创造性智慧的结晶。这一模式对兵团的城市化发展都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尤其当西部大开发步入第二个十年,当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对兵团城市化提出新要求的今天,“石河子模式”对兵团的城市建设具有更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石河子模式”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结果

市场经济要求打破地区封锁、行业垄断,各市场主体能够公平、自主地参与市场竞争,并遵循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原则进行重组、兼并,形成统一、开放的大市场。

当今社会,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集团、龙头企业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发展,欧盟、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壮大说明区域一体化已深入世界各个角落。区域一体化促进了跨国集团和龙头企业的产生,而跨国集团和龙头企业触角的不断延伸又极大地推动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地区经济的一体化,同时使区域一体化向着全球化方向发展。在我国,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顺利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跨市、跨省的联合协调发展由沿海向内地逐级推进,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城市圈的迅速崛起使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我国大多数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选择。新疆虽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经济发展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落后,但新疆在探索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却从未停止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兵团与地方政府立足于新疆整体经济发展的高度来协调彼此的关系,可以说这是新疆最初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只不过这一时期带有更多的行政命令色彩。

石河子市的成立标志着新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为了更好地摆脱体制的束缚来发展经济,兵团党委与地方政府在石河子进行了“师、市合一”这一城市发展模式的大胆尝试,这种做法使石河子彻底突破了体制束缚和地区封锁,自身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团场和地方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上世纪90年代,石河子市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部级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相继吸引来了台湾顶新集团、美国普尔斯马特、天元乳业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石河子,有力地促进了石河子市的经济发展,石河子市的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凸现。

经过多年的努力,石河子市已经形成了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作支撑,上下游产品配套延伸,集群化发展的格局。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落户使石河子成为自治区重要的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纺织工业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和现代农业机械装备生产基地。作为天山北坡经济带“中央支点”的石河子,带动着玛纳斯、沙湾等地的发展。

同时,石河子将自身定位为中国面向中亚区域市场的加工制造基地、东部企业向西“走出去”的服务基地、现代农业装备和技术的输出基地。2008年,石河子市全年生产总值87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全年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3,0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2,8%,在国际金融危机严重蔓延的2008年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石河子在瞄准中亚大市场的同时还进一步打牢“石河子――玛纳斯――沙湾”小经济区。2007年,石河子与玛纳斯县签署了《兵地融合经济发展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就加快兵地融合经济发展和矿产资源开发、电力供应等具体项目进行合作达成了共识。2008年,石河子与呼图壁县签署了《开发建设呼图壁县铁列克勘查区煤矿项目的协议》,还和沙湾在乌鲁木齐联合举办了“红色石河子、绿色金沙湾”旅游推介活动。石河子对周边及中亚的辐射作用已呈现,通过项目与投资、引进与输出等多种形式,充分体现出了石河子市的活力与张力。

二、“石河子模式”是兵地融合发展的最佳形式

具有现代意义的兵地融合发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过10多年的发展,兵团与地方的融合发展由力量型融合向利益型融合转变,由经济融合向社会融合发展。融合发展的方式因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而各具特色。在融合发展已深入人心的今天,种种探索兵地融合发展的尝试竞相涌现,可以说各种方式都有其可取之处,都符合当地兵地融合发展进程的实际情况,是实事求是的选择。从总体上讲,“石河子模式”是兵地融合发展诸多方式中最佳的一种。

之所以说“石河子模式”是兵地融合发展的最佳形式。是因为,其一,“石河子模式”成功地化解了兵地利益矛盾,有效地协调了兵地关系,融洽了兵地感情。既然兵团与地方是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双方发生利益之争也在情理之中,如何圆满地解决却是十分棘手的问题。“石河子模式”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这一模式因“师、市合一”在利益上理顺了兵团与地方的关系,在体制上解决了管理方式等问题。

其二,“石河子模式”充分发挥了兵团与地方的积极性。石河子在行政规划上属于自治区直辖市,但在具体的城市建设、城市管理上又由兵团农八师来负责,这样石河子在宏观管理上纳入了自治区的城市管理范畴,但实际的管理工作又由农八师来完成,兵团与地方的权限和职责就划分得明明白白,双方的积极性也容易发挥出来。

其三,“石河子模式”突破了体制的束缚。兵团这一特殊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不能行使政府职能?如何行使?兵团能不能管理城市?以何种方式管理?兵团与地方的融合发展是否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这些问题曾一度困扰兵地党政决策者。石河子市在改革开放以来的良好表现使兵地广大干部群众的视野大为拓展,“师、市合一”的融合发展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三、“石河子模式”是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

没有自治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石河子市的发展经验就不可能成为新疆城市发展的一种模式而得到推广。因此,自治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是“石河子模式”产生、推广的重要政策因素。

2003年8月,在乌鲁木齐市召开的北疆经济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议指出:“必须在更新的层面、更宽的领域,强化融合发展,在全区范围内进一步打破封闭、条块分割、部门壁垒。要对内对外开放、互惠互利、优势互补,使地方、兵团、中央在疆单位、各地各部门及社会方方面面在融合中真正形成发展优势,营造在新疆大地干事业、干成事业的

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长流。”

同时,自治区党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再次指出:“在大范围、宽领域、高层次加强地区之间的融合发展,这是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势所趋。”“各级领导干部要顺应时代潮流,以全局的目光,宽广的胸怀,全面推进融合发展。”自治区党政领导对兵团的高度重视,对兵团发展的大力支持,对兵地间融合发展所作的精辟阐述。为“石河子模式”的推广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融洽的兵地关系、良好的社会氛围。

“石河子模式”就是兵地间一心一意谋发展,竭尽全力维护新疆团结、稳定、发展大局的最佳范例。在西部大开发的第二个十年,兵团城镇发展的数量、规模、方式、地理方位等,都离不开自治区的支持与帮助,自治区与兵团在兵团城市发展战略上认识的一致是兵团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前提条件。兵团作为自治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经济发展、推进新疆文化繁荣、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其他任何组织都无法替代的作用,这也是中央对兵团作用的再次肯定和自治区对兵团理解与支持的根本。

四、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是“石河子模式”推广的基本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兵地间的融合发展突破了计划经济时代单纯的政治性互帮互学式的模式,融合的方式因各地融合发展的进程不一而呈现出特色鲜明的区域性。

哈密依据农十三师在哈密市的特殊位置和农十三师与哈密地区融合发展的特点,将哈密市东北3.5平方公里的大营房城区划归农十三师开发建设,这一举措对兵地共同管理和经营城市无疑具有开拓视野、打破传统思维的意义。继哈密之后,奎屯在兵地共同发展城市方面迈出了更具实质性的一步。奎屯市将城区北部61平方公里区域划归农七师管理,设立“天北新区”,该新区是享有相对独立权限的一个行政区域。“天北新区管理委员会”享有除工商、税务之外的全部政府管理职权。农七师与奎屯市在“天北新区”实行税收分成制,即在“天北新区”税收中地方收入部分前五年全部返还给“天北新区”,以后按照奎屯市60%、农七师40%进行分配。这一做法使兵团师部从法律上已享有城市管理的部分政府职能,这在同一座城市的管理上是进一步的创新。大营房区与“天北新区”都是对“石河子模式”的创新,是“石河子模式”在同一座兵地共处城市的一种灵活运用,同时又从另一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石河子模式”。

五、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加快了“石河子模式”的推广速度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胜利召开,中央要求兵团加强城市化建设,将每一座城市都建成斗争的坚强堡垒。这表明兵团在城市建设上不仅要考虑经济因素更要考虑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在城市发展上着力经济带动作用的同时更要突出城市稳定社会、打击分裂的特殊功能。因此,兵团城市发展的思路不能遵循世界通行的“城市是经济发展自然结果”的模式,如果依照经济、人口指标,兵团管辖的许多地方根本不具备设立建制镇或市的条件,但从兵团承担的特殊使命和边疆地区的稳定需求来看,在兵团管辖范围内多成立些市或建制镇是完全应当的而且也是可行的。从石河子市的发展来看,石河子也不是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兵团第一代军垦人在芦苇丛生的蛮荒之地建起了第一座军垦新城,如今石河子已成为一颗戈壁明珠,熠熠生辉。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兵团14个师和175个农牧团场对所在地区经济的发展,城乡的沟通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农八师、石河子市,农六师、五家渠市在发展地区经济,联结城乡方面更是起到了大城市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师部和团部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城镇功能的特殊区域,这些区域在国家和新疆大力实施城镇化的进程中逐步发展成为建制城镇。兵团新成立的几个市就是国家和新疆城镇化战略的最新成果。

兵团对新疆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贡献巨大,在兵团管辖范围内多建立些市或镇,不仅符合兵团广大干部职工的愿望,同样也是新疆社会稳定之需。兵团除了师部以外,各团场场部也具有参照“石河子模式”建设场镇的条件。石河子北泉镇就是“石河子模式”在城镇建设中的另一种样板――场镇合一。团场场部小城镇建设是兵团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疆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团场场部小城镇化建设是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积极探索团场场部小城镇建设的任何大胆尝试,都有可能成为兵团城镇化建设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上一篇:兵团城镇化回眸 下一篇:春蚕 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