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三用 第1期

时间:2022-08-30 07:03:28

花椒又称香椒、大花椒、川椒、蜀椒,为芸香科灌木或小乔木植物青椒的干燥成熟果皮,一般在立秋前后成熟。西周时代,花椒已用作敬神的香物。产于四川、陕西、河南、河北、山西、云南等省,以四川产的质量好,以河北、山西产量为高。

花椒是制作菜肴的芳香佐料,例如“五香粉”中便少不了花椒。其用途广泛,果皮含有大量的挥发性的芳香油,是制作香精的原料,麻辣清香,又是很好的调味佳品。种子含有丰富的脂肪和多种维生素,能榨油,出油率25%~30%。椒油色清味浓,可食用也可做工业用油。花椒又是贵重的药材,有除湿散寒、理气止痛、明目生发、消食暖胃、消毒杀虫灭菌等作用。花椒叶嫩时可食,用其腌制的咸菜别具风味:花椒树材质硬、美观,可做手杖等。

烹调常用

花椒始见载于《诗经》。古代常将花椒与酒配制,称作椒酒。《齐民要术》多次提到用于调味。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明确指出“其味辛而麻”的特点。

花椒分为大椒和步椒两种,为良好的调味佐料,味麻且辣,炒熟后香味才溢出。在烹调上,无论红烧、卤味、小菜、四川泡菜、鸡鸭鱼羊牛等菜肴均可用到它,也可粗磨成粉和盐拌匀为椒盐,供蘸食用。花椒油有浓厚的香

食疗好用

据分析,花椒含挥发油,对多种致病细菌及对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于局部有麻醉止痛作用。

中医认为其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驱虫健胃、利尿消肿、坚齿发、解鱼腥毒等功用,广泛用于各种积食停饮、心腹冷痛、呕吐咳逆、风寒湿痹、泄痢寒疝、虫积腹痛、口臭齿痛、阴痒疮疥、皮肤皲裂、冻疮等病症的治疗。《本草纲目》记载:“花椒坚齿、乌发、明目,久服,好颜色,耐老、增年、健神。”

花椒入药内服,煎汤一般每次2~5克,或在丸、散中配伍使用:外用可研末调敷或煎水浸洗。值得注意的是,花椒辛温,阴虚火旺者~般忌服,孕妇也需慎用。用前还应咨询,求得专业医生的指导。

蛀牙病:川椒9克,烧酒30克,浸泡10天,滤过去渣,用棉球蘸药酒,塞蛀孔内可止痛。断奶回乳:取花椒6克,加水400毫升,浸泡后煎水煮浓缩成200毫升,再加红糖30~60克,于断乳当天趁热一次饮下,每日1次,约1~3天可回乳。

治痛经:用花椒10克,胡椒3克,二味共研细粉,用白酒调成糊状,敷于脐眼,外用伤湿止痛膏封闭,每日1次,此法最适宜于寒凝气滞之痛经。

治秃顶:适量的花椒浸泡在酒精度数较高的白酒中,1周后使用时,用干净的软布蘸此浸液搽抹头皮,每天数次,若再配以姜汁洗头,效果更好。

治痔疮:花椒1把,装入小布袋中,扎口,用开水沏于盆中,患者先是用热气熏洗患处,待水温降到不烫,再行坐浴。全过程约20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

治膝盖痛:花椒50克压碎,鲜姜10片,葱白6棵切碎,三种混在一起,装在包布内,将药袋上放一热水袋,热敷30至40分钟,每日2次。

腹痛:花椒3克,干姜6克,香附12克,水煎服,每日2次。

龋齿痛:花椒1粒,塞入龋齿洞内,咬紧牙,少许即止痛。或用花椒10克,白酒30毫升,浸泡10天,用棉球蘸酒塞龋齿蛀洞内,止疼效果显著。

肠道与胆道蛔虫:花椒6克(微炒),乌梅9克,水煎服,每日2~3次。

皮肤湿疹瘙痒:花椒9克、苦参15克、地肤子12克、白矾9克,煎水熏洗。

脱发:花椒适量,浸泡在度数较高的白酒中约一周,用干净软布沾浸泡液搽抹头发,光鬓、秃顶可搽局部,不拘时间,每天数次,若配生姜汁洗头效果更佳。

生活妙用

1 粮食防虫:存放的粮食被蛀了,用布包上几十粒花椒放入,虫就会自己跑走或死去。

2 油脂防“哈喇味”:在油脂中放入适量的花椒粒,就可防止油脂变哈喇味。

3 菜橱防蚁:在菜橱内放置数十粒鲜花椒,蚂蚁就不敢进去。

4 食品防蝇:在食品旁边和肉上放一些花椒,苍蝇就不会爬。

5 沸油防溢:油炸食物时,如果油热到沸点,会从锅里溢出,但如放入几粒花椒后,沸油就会立即消落。

6 驱虫出耳:如有小虫进入耳孔,可取花椒用油浸,滴入耳内少许,虫即自出。

7 呢料防蛀:纯毛呢料易受虫蛀,只要撒一些花椒,放在衣箱内,可防虫蛀。

TIPS

1 过多食用花椒易消耗肠道水分造成便秘。

2 花椒以籽小、壳浅紫色的为好。

3 花椒受潮后会生白膜、变味。保管时要放在干燥的地方注意防潮。味,是一种很好的食用油,出油率在25%以上。

花椒气味芳香,可除各种肉类的腥膻臭气,能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有研究发现,花椒能使血管扩张,从而能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服食花椒水能驱除寄生虫。

1 炒菜时,在锅内热油中放几粒花椒,发黑后捞出,留油炒菜,菜香扑鼻:

2 把花椒、植物油、酱油烧热,浇在凉拌菜上,清爽可口:

3 腌制萝卜丝时放入花椒,味道绝佳。

4 炸花椒油时油温不宜过高。

上一篇:美丽贵州风情乡 下一篇:生态城市绿色家居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