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是如何毁掉英剧的

时间:2022-08-30 06:00:09

成于不列颠、毁于好莱坞的经典电视剧实在是不计其数。

也许你还惦记着卖“腐”的英剧《神探夏洛克》,但在美国,福尔摩斯终于找到了一位“亲爱的华生”。美国CBS电视台9月27日推出美版福尔摩斯连续剧《基本演绎法(Elementary)》,剧中由华裔著名女星刘玉玲出任华生一角,这将是影视屏幕上首次出现女版华生。而大名鼎鼎的苏格兰警视厅的侦探顾问夏洛克·福尔摩斯来到了纽约,成了纽约警局的联系人。福尔摩斯和华生两人共同住在纽约布鲁克林的一栋公寓里。看来这次华生与福尔摩斯能够名正言顺地“在一起”了!

《基本演绎法》的灵感正是来自于英剧《神探夏洛克》,后者播出两季后口碑甚佳。对于美版《福尔摩斯》,《神探夏洛克》的制作人苏·维特近日对英国《每日邮报》表示:“我们已告知CBS,将密切留意他们的新剧,假如发现有任何借鉴到《神探夏洛克》的地方,必定追究到底。”

山寨剧并非中国特色。国产剧一直在模仿美剧,而美剧一直在模仿英剧,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美剧迷耳熟能详的几部剧集,《办公室》、《之徒》及《都市侠盗》等,都分别从英剧衍生而来。美国式翻拍

近几年间,国产剧对美剧的追逐相当疯狂,国产剧《爱情公寓》、《美丽主妇》、《末路天堂》、《好想好想谈恋爱》、《远东第一监狱》从故事框架到剧情细节都模仿《老友记》、《绝望的主妇》、《迷失》、《欲望都市》和《越狱》等热播美剧。对此很多网友纷纷评论说,买版权翻拍会死吗?

美剧就有翻拍英剧的“优良传统”。近年,英国的青春剧很受美国人欢迎。在《皮囊》和《我欲为人》之后,又有一些英国青春剧《超能少年》、《中间人》将被美国翻拍。

2007年,《皮囊》在英国E4电视台首播,因为涉嫌、宗教、性等敏感话题而引起热议,被称为全球最著名的迷乱又无所顾忌的青春剧。随后,美国电视台跟风而动,美国版的《皮囊》是在纽约创作完成的,故事发生在纽约东北部的一个无名小城市。为了确保它能够和英国版本一样的真实反映生活,美国制作方也和英国制作方一样,找当地的一群孩子来写原始材料并审查脚本。

而英国的情景喜剧被翻拍更是源远流长。1971年的美剧《全家福》完全翻拍自1969年的英剧《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这两部剧分别延续了9年和10年。

1973年,英国的ITV推出了《房间里的男人》,这部情景喜剧从一开始就饱受争议,讲述的是两个单身女人在一次派对之后,发现一个男人爬进了她们的浴室,得知此人会做饭,而且需要住的地方之后,她们把另外的房间租给了他,为了向房东交代,她们暗示此人是同性恋。四年之后,美国的ABC电视台推出了《三人行》情节完全一样,连主角的名字都只有轻微的改变。不过英剧靠轻快的节奏和机智的对话吸引人,而美剧则要靠美国观众喜欢的打闹和调情来推进。

一般来说剧集在英国大热,美国版立刻开拍,NBC在2005年出品的职场喜剧《办公室》翻拍自BBC的同名剧集,改动不大,像把对话中提到的卡米拉换成了希拉里。这部剧集毁誉参半,批评者认为不过是对英剧的死板模仿。也有人说,随着剧情的发展,随着更多美国编剧的加入,美国味道浓郁起来。英版的《办公室》里非常压抑,所有的雇员都感到没有前途,幸运的是他们从绝望中找到了幽默。而美版却总有希望的暗流涌动,即使是最底层的员工,也觉得如果自己努力完成了任务,也能爬到公司的高层。

成于不列颠,毁于好莱坞

如果说一部英剧如此伟大,那为什么美国人要翻拍,而不是直接放原版呢?原因之一在于剧中提到的政治形势、英国名人和地名大多数美国人并不熟悉,所以很多笑点就体会不到,而且那抑扬顿挫的英腔,大西洋对面的美国人还真听不懂。

英剧被成功移植到美国的案例倒不是没有。美版《之徒》翻拍自2004年首播的同名英剧,讲述一个“道德败坏(抽烟、酗酒、吸毒、滥交)”的家庭中充满“人情味”的故事。美版《之徒》也备受好评,创造了自2003年《死神有约》以来Show time频道所出品的美剧首播收视最高纪录。通常,美剧以情节引人入胜见长,英剧则更多地注重人物刻画和思想表达,但《之徒》在由英版改编为美版时,却保留了英剧的这一传统强项,美版《之徒》,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版故事和人物的荒诞感和“低下限”,但强烈的戏剧冲突、花哨的叙事方式依然是标准的美式改造。

同样的,虽然美国版的《都市侠盗》是英国版的《飞天大盗》的翻版,但是并不能说是完全的照搬。两个剧可谓各有优势,平分秋色。

但一将功成万骨枯,英剧成于不列颠,毁于好莱坞的经典案例实在是不计其数。绝大多数英剧在改编中被毁得面目全非,播出几集后迅速被砍。即使在美国获得收视的成功也难免遭到英剧原版观众的口诛笔伐。这中间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2011年。英国的BBC和美国的Show time两家电视台合拍了一部情景喜剧:《戏里戏外》,用电视人的自嘲口吻对这一现象给出了一些解答。

《戏里戏外》讲述的是一对在BBC拍摄了热门剧集、并以此获得了学院奖的英国编剧夫妻档被无良美剧制作人引诱,这对习惯简单小圈子的英国电视人来到浮华的好莱坞。本应是剧集灵魂的编剧,在BBC呼风唤雨、独当一面,结果,到了美国却被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任意蹂躏,夹在制作人和明星演员之间两头受气。美国人就这样以“美国人特有的方式”毁掉了原剧本的方方面面。

这对可怜的编剧夫妻其实有着一个现实原型——《冤家对对碰》的编剧斯蒂芬·莫发特和妻子。《冤家对对碰》是2000年BBC大热的情景喜剧,美国NBC看到这部剧在英美两地均广受欢迎,觉得正好可以搬来做2004年终于要关张的《老友记》的接班,于是2003年大张旗鼓地决定翻拍美版《冤家对对碰》。莫发特夫妇受到NBC的制作人的邀请,来到美国参与翻拍。结果美式改编把英剧的精髓毁得渣都不剩,该剧只播出一集就因为骂声太大而整个计划搁浅。

即使是成功的美版也无法得到英剧的精髓。比如,美版《之徒》里,斯蒂文打了看场子的保安,对他露出的内裤表示鄙视;而在英版里,他露出的是白花花的屁股。从根本上来说,英剧的晦涩、偏执或者争议题材:同志、社会底层家庭以及黑色幽默冷笑话等等是美剧所不愿涉及的。

具体到古典名著翻拍这件事上,英国人更是擅长,或者能做到原汁原味或是全面颠覆,最有名,最成功的例子就是《神探夏洛克》。整部剧集成功把福尔摩斯从维多利亚时代带到了21世纪。也许《基本演绎法》可以做到表面功夫,但是,美版能否突破《神探夏洛克》的神迹就不一定了。

上一篇:略施小计防分钟热度 下一篇:别对妈妈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