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人才培养浅析

时间:2022-08-30 05:32:30

指挥人才培养浅析

加强指挥人才的培养,是新时期我军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深入推进军队人才战略工程的一项重大举措。世界主要国家都把指挥人才的培养作为推动军队建设转型的战略支撑。目前,我军指挥人才的整体素质与的要求还有差距,必须从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高度,来考虑培养指挥人才的素质。

一、指挥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指挥员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知识、精通指挥技能,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很强的政治坚定意识、联合制胜意识、勇于创新意识和良好心理素质。

一是政治坚定意识。政治素质是指挥人才的首要素质,政治素质是指在政治觉悟、思想作风和组织纪律等方面所具有的素养,是在理想信念、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等呈现出的状况和境界。政治可靠、立场坚定是对指挥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要把贯彻执行上级命令、指示的坚定性与指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实现上级意图,确保行动服从政治外交大局,服从服务于战争全局。

二是联合制胜意识。指挥人才必须具有全局意识、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能够从国家和军事战略的整体要求出发,谋划和控制行动,以积极的行动为全局创造有利条件。就是以联合为灵魂和主线,统领和贯穿整个作战的筹划与实施,对中的各个方面、各种力量、各个战场、各个作战阶段、各种作战行动,运用系统集成的方法进行科学构思和总体设计,达成力量上的联合、行动上的联合以及各个战场、各个作战阶段的衔接,使整个作战在目的性、整体性和连贯性上高度一致,最大限度发挥综合优势。[1]

三是勇于创新意识。创新是我军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创新,才能实现我军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新军事变革的加速发展,使得一切军事和战争实践都呈现出新的形态,而且在发展前途上还存在较大的不可预测性。信息化战争指挥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创新素质。指挥人才的创新素质主要是:具有开放性的创新思维,能把创新思维的触角伸向新军事变革的最前沿,能够自主突破思维定势,敢于标新立异,善于多角度地思考、研究军事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自己的创新设计有充分的自信,勇于排除各种干扰,果断坚决地把改革创新的理论付诸实践;掌握科学的创新方法,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发现新问题,适应新规则,提出新观点,找到新办法,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

四是良好心理素质。实践证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指挥人才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提高其他素质的重要基础。作为指挥人才必须具备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要用坚强坚韧的意志对待工作中的压力,以自信乐观的态度对待困难和挫折,以沉着冷静的态度处理险情和冲突,用虚心和理智的态度接受批评和指责,有条不紊、高效务实地干好自己的工作。

二、指挥人才应具备的知识

指挥人才,应是具有较高智能的“知识型”人才。

一是专业知识牢固。信息化战争呈现出的一体化和联合化特征,要求指挥人才的专业知识必须系统化和综合化。要掌握通用战争理论,掌握战争的基本形态、主要模式、发展进程、特点规律等基本知识。要通晓各军兵种作战理论,包括敌我双方各军兵种体制编成、作战运用原则、主要作战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要熟悉战略、战役、战术层次指挥决策、协调控制的相关知识,关注信息化战争带来的新发展、新变化。要了解武器装备和指挥系统知识,包括敌我双方主战武器装备战技术性能,侦察通信、联合指挥、电子对抗、精确打击、作战保障等信息化武器装备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实施精确化指挥提供必要的知识支撑。

二是指挥经验丰富。现代战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了指挥人才必须具备丰富的经验。要具备丰富的岗位经验,经过所属军兵种多级指挥、参谋等岗位锻炼以及军兵种交叉代(任)职,特别是亲自筹划、组织和指挥联合训练、联合演习,积累筹划决策、指挥控制,以及战法运用、兵力使用、作战保障等方面的直接经验体会。要具备丰富的战例知识,深人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战例,特别是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等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最新战例,为将来遂行指挥任务做好准备。

三是相关知识广博。信息化条件下将与政治、经济、外交等因素紧密联系,指挥人才必须具备相关政治知识,包括国家的政策方针、军委的战略意图、军队的各类法规等,能准确理解和贯彻上级决策意图,从战略高度把握战争全局,从政治的高度把握战争进程。要具备相关经济知识,从国家利益角度科学确立作战目标,正确预测作战对手打击重点。要具备相关外交知识,掌握国际法、战争法等,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和争取自身的最大利益。

三、指挥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加强指挥人才培养,必须优化指挥人才培训任务,构建层次分明、逐级递升、分工合作、互为补充、职责明晰、高效顺畅的阶段性分工体系。

一是依托院校培养。院校是指挥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在大学本科学历教育阶段,瞄准初级指挥培养目标,采取大众教育模式,主要完成军兵种知识、武器装备知识、军兵种技术和战术知识、基础理论知识培训,掌握指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联合意识。

二是加强轮岗交流。从实践看,不同岗位的轮换实践,有利于培养联合意识和联合指挥能力,是指挥人才成长的必要途径。开展的干部交流和跨军种交流任职、代职等项制度措施,提高军官素质,拓宽交流范围。要把军种间交流、军种内部交流、以及机关、部队和院校的交流有机统一起来,逐步增大交流批次和员额,努力实现由副职岗位交流向主要岗位交流,由中高级指挥人员交流向初级指挥人员交流,由本系统交流向司、政、后、装混合交流,由单军种内部交流向其他军兵种交流延伸。

三要健全任用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法规制度。要着力建立健全科学的指挥人才考核评价体系、任职资格和选拔使用制度。区分不同任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岗位指挥人才标准,把联合指挥素养作为重要条件,统筹年龄、文化程度、本级培训、任职经历等作为考核评价硬性标准办法。二是要严格实施资格认证制度,这不仅提高指挥人才的毕业门槛,而且也是联合办学的前提条件。通过任职资格制度实行规范管理,明确各职级、各岗位的指挥军,官和参谋培养要求和目标,制定任职资格标准,逐步建立起联合指挥人才储备、交流制度,进而不断改变训用脱节、训而不用、用非所训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张会峰,郑莹,陈宁.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几点认识[J].空军航空大学学报,2011年6月第4卷第3期

上一篇:浅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开发期刊资源的利用 下一篇:浅谈新时期企业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