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真言之口”旁

时间:2022-08-30 04:11:52

公元14世纪意大利诗人乌贝蒂在他的著作《世界的话语》中,虚构了这样一个故事:他与历史学家索林结伴同游,有一天他们在台伯河边遇到一位白发苍苍,老眼昏花的老妇人。她一边叹息着,一边向他讲述自己往昔的美貌与荣华……

这个老妇人,就是罗马的化身。

罗马,打从罗马帝国时代、基督教兴盛时代、动荡不定的中世纪、罗马领导基督教的黄金时代,直到共和国建立……历经了2500多年的风风雨雨。而每次时代的更替,都像经历一场浩劫、一次地震。新上台的权力者,无不残酷地把前朝一切宝贵的遗存统统变成废墟,而在废墟上重新构建起自己的文明。就这样,在2500多年的风风雨雨中,罗马经历了数不清的劫难,数不清的岁月洗礼与不同历史背景的文化熏陶,毁坏,重建,再毁坏,再重建……历经无数次兴衰荣辱,却一直顽强地屹立着。难怪它被人们誉为“永恒之城”。

在罗马这座“永恒之城”里,绝不可能像在世界其它地方,对眼前的一切漫不经心。站在罗马街头,不论你朝哪个方向看,那一处处古迹,都会令你眼花缭乱。哪怕是一根折断的圆柱,一块半毁的浮雕,―段长满青苔的残墙,一块半掩在草丛中的碑碣……都可能同凯撒、奥古斯都、图拉真、哈德良、尼碌……这些在罗马曾经权重一时的统治者,或者贝尔尼尼、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这些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大师,以及罗马经历们那一次次变故,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作家邓友梅曾感叹过:“打一个喷嚏都会错过一处古迹”。在罗马,我们最大的感受是:总觉得眼睛不够用,处处都得留心,都得像孩童一样好奇。否则,在你“打喷嚏”的工夫,可能真的会错过一处处跨越时空,思接千载,去审视与触摸历史的机会。

这也是我们在“真言之口”大理石面具前的一点点感悟。

那天,友人带我们驱车越过公元前64年修建的法布里丘斯桥,到蒂贝里纳岛上去参观科斯梅丁的圣玛丽亚教堂。这座教堂规模不大,初建于公元6世纪,教皇亚得里亚诺一世时曾加以扩建。由于它是用亚述――巴比伦风格建造的,在遍布罗马其它城区的巴罗克风格的教堂中,便显得十分突出。特别是那座建于公元13世纪的7层的方柱形钟楼,远远望去,像一个雕工精湛、玲珑剔透的珍玩,高耸的四周亚述――巴比伦风格的建筑群之上映衬着蓝天、白云,构成这一片城区空中最美的景观,被誉为罗马中世纪造型最美的钟楼。

圣玛丽亚教堂附近,还有像一只大鸟笼似的周边围着一排高高的科林斯立柱的圆形的维斯塔神庙、长方形的波尔图努斯神庙,以及有着精美大理石雕塑的巴罗卡喷泉等众多古迹。我们像孩童一样,纵情地在这些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古迹中,细细观赏、逡巡,流连了很久,正准备转身随友人离去时,忽然看见在维斯塔神庙前廊尽头,一个靠墙的石礅上,立着一块圆形的雕刻着人头像的石板:长发、长须,眼睛、鼻孔和咧着大嘴全是透空的,模样儿十分怪异。记不得在什么地方曾经看到过,出于好奇便走了过去。

友人间转身,快步赶过来,告诉我们:“人们把这块石板叫作‘真言之口’,说它能鉴别人的诚实与虚伪,如果说谎的人把手伸进那只嘴巴里,它便会死死咬住,使他不能脱身。来这里的游客都要把手伸进‘真言之口’里摄影留念……”。我们这才猛然想起,在格里高利・派克和赫本・奥德莉主演的影片《罗马假日》里,就有这样一幕:美国新闻社驻罗马代表处记者乔和活泼、美丽又有些任性的安妮公主,来到“真言之口”旁,当乔把手伸进那怪异的石雕像的嘴巴时,忽然,他的手不仅被死死咬住,而且还将他的半条手臂也“吞”了进去。乔假装惊恐得大叫起来,不知所措的安妮公主顿时花容失色,急忙跑过去想帮助乔把胳膊从那张嘴巴里“拔”出来……这一情节不仅增添了影片轻松、活泼的浪漫情趣,而且,他们的精湛演技,也让这块摆在维斯塔神庙角落里的并不出名的石雕,一下子成了世界各地来罗马的游客们热心关注的一景。

这块有人头雕像的石板是做什么用的呢?

早在罗马帝国时代,为解决罗马居民的饮水问题,修筑了许多水道,将罗马周边的水引入罗马城内。后来在连年战争中,许多水道遭到破坏,致使整个中世纪,罗马人都饱受缺水之苦。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又将废弃的水道修复。贝尔尼尼、米开郎琪罗等艺术大师们,还在水道经过的地方,精心设计、修建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喷泉,使罗马成为令世人艳羡不己的拥有无数艺术珍宝的喷泉之都。维斯塔神庙前廊尽头的这块有人头雕像的石板,原是古罗马河神的面具,是用来装饰某个修建在石壁上的水道的。水道里的水,从河神面具的那张大嘴里不断涌出……

然而,是什么时候,人们在清理哪处废墟时将它挖掘出来;为什么在修复水道时,没有把它利用,反而遗弃在这里;又是什么时候,这个神情怪异的面具上那张咧开的大嘴变成验证人们诚实与否的“真言之口”……这许多疑问恐怕已无人细细考证。游客们只是把这当作一则戏言、趣事而已,就像《罗马假日》巾,乔对安妮公主开的那个玩笑一样。游客们到这里纷纷把手伸进那张嘴巴,面对着镜头拍照留念。不论诚实与否,不会有人担心那张嘴真的会把他的手死死咬住。

然而友人告诉我们,罗马帝国时代,“罗马军团”的将士们远征返回罗马之后,怀疑妻子对自己不忠时,确曾有人将妻子拉到河神面具前,让妻子当着河神的面,回答有无对自己不忠的行为。并让她把手伸进河神那张咧开的嘴里,验证她有没有说谎。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真的有一些妇女苦苦哀求,说什么也不旨把手伸进那“真言之口”。

一群又一群游客走过来,做着各种开心、逗笑的表情和动作,把手伸进“真言之口”拍照留念。恰在这时,出人意料的一幕发生了: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从妈妈那里知道了这个模样儿挺怪的石头面具的大嘴巴,会咬说谎话的人的手指时,说什么也不肯把手伸进去。他扭过脸含着泪告诉母亲:“妈妈,我昨天说过假话……”

孩子的母亲亲了亲孩子的脸颊,对他说:“乖儿子,说过假话改了就好,河神和妈妈都喜欢知错就改的孩子,勇敢些,他不会咬你手的……”在母亲鼓励下,孩子把手大胆地伸进“真言之口”,终于破涕为笑了。

多么发人深思的一幕!或许,那个不懂事的孩子,才是最诚实的……

上一篇:普罗旺斯的塞尚年 下一篇:有趣的东非珠宝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