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三空”忧思录

时间:2022-08-30 03:30:10

1989年,退伍回乡不久的梁雄民,有了一个重大的使命:参与建设中国第一家县级飞机场- - -广东罗定机场。

20多年过去了,梁雄民成了机场场长。不过,他自称是“看门的”:整个机场和航空公司,总共20多人,1996年停运至今,只有部队和航空学校租借场地训练。

2012年,初春的粤西,乍暖还寒。罗定机场,锈迹斑斑的铁门打开着,乌云之下,机场大楼与群山之间,是大面积的荒草地,飞机跑道淹没其中。

在机场大厅,显得破旧的窗口贴着“乘机登记处”和“机场建设管理费收费处”的标识。大厅正在进行装修,室内凌乱,部分墙壁被刷出了新白。

“有人笑我们在罗定的西伯利亚工作,因为这地方离城里好几公里。”梁雄民对《望东方周刊》记者说,为了让过来训练的客人有个安坐的地方,机场决定将原来的售票大厅重新装修一下。

虽然仍由政府“埋单”,但机场的日子有些拮据。最近,有员工向梁雄民抱怨,装修工人几天赚的钱,可以抵得上自己一个月的工资。

7公里之外,罗定火车站。中铁(罗定)铁路责任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赖文,也在他的现场办公楼,一呆就是20年。

办公楼外面的广场,坑坑洼洼,偶有私人过来学车。广场的另一半长满荒草,一位老人正在放牛。

二十年过去了,这条“沟通大西南”的铁路,现在还是“断头路”,并且长期“吃不饱”,几乎成为附近粤泷火电厂的运煤专线。

再往北五六十公里,是罗定在邻县郁南的“租界”- - -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南江口码头。2008年之后,南江口码头也成为火电厂的专用煤码头。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在罗定人印象中:机场可以放牛,火车站铁轨生锈,南江口码头几乎闲置。

山区跃动

罗定市,广东省云浮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市,东邻云安县,东南接阳春市,西南部靠信宜市,东北连郁南县,西部与广西岑溪市交界。历史上一直是岭西南的一个重镇,史称“抚绥重地,门庭巨防”,明朝还有“全粤要枢”的美誉。

罗定市三面环山,境内由南向北注入西江的泷江,曾是当时罗定主要的进出通道。东西两面的重重山岭,大大增加了罗定“面向珠三角,沟通大西南”的难度。

“直到1993年,整个广东山区的公路还都处于半瘫痪的状态。从罗定到广州,要过两个渡口,辗转十多个小时才能到达。”梁雄民回忆。

自1979开始,罗定便提出“跳出山区、 建设山区”的口号,办起“三来一补”企业。上世纪90年代,罗定一度被誉为广东省山区利用外资的“一面旗帜”。

原罗定市委书记陈汝福曾表示,“山区穷,资金紧缺,但罗定从未间断过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并将之作为投资的重中之重。”

20世纪90年代初期,罗定明确提出“面向三角洲、沟通大西南、建设罗定市”的口号,当时的目标是“水陆空立体式交通发展”。

1991年3月20日,罗定机场首先动工。当年底,机场竣工并通过验收试飞。不久后,罗定县航空公司开通深圳、广州和珠海三地的航班,周一至周六每天一班。

一首七绝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山区出了大新闻,县级机场振奋人。六万城乡观盛况,都云罗定大翻身。

1993年底,罗定机场由通用航空机场扩建为民用航空运输机场,等级为3―B,跑道由原来的600米扩至2300米,可升降82座客机。

这一年的12月28日,对罗定来说是“浓墨重彩”的一天。罗定撤县设市暨罗定火车站奠基、民用航空机场扩建工程竣工、体育馆主体工程落成、海关办事处挂牌庆典仪式隆重举行,包括罗定籍高层领导在内的各界人士共1300多人参加。

不久后,总投资8. 46亿元、总长62. 15公里的三茂线春湾站至罗定铁路(罗春铁路)也开始动工,罗定又成为全国第一个自筹资金修建地方铁路的县。

同期,罗定在50公里之外的郁南县境内,泷江汇入西江的入口处,建设南江港。此外,罗定地方公路建设也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相关资料显示,1991年后的5年间,罗定新建地方公路50条共200多公里。先后于1991年和1996年引进外资,扩建国道324线罗冲段和罗梅段,建成双向6车道、双向4车道水泥路面一级公路。

1994年2月6日,《人民日报》第二版的《刮目看罗定》写道:“一个水陆空立体交通网,已不是山区人的憧憬,而正在变成现实。”

债务累累

1994年4月28日,才撤县设市一年的罗定,被当年成立的云浮地级市代管。而在这之前,罗定一直是“三罗”(罗定、郁南和云浮)之首,经济总量一度在整个肇庆地区排第二位。

对于罗定来说,眼前更加沉重的现实是,从1992年开始,机场、铁路、港口和公路等大项目造成的“长命债”,不仅让不少工程承包者陷入困境,也成为历届罗定政府沉重负担。

2007年,《法制日报》的一篇报道《湖南法官为何沦为“上访户”》,引发社会对于异地执法制度缺陷的大讨论,实际上也是罗定债务缠身的一个反映。

该报道说,2007年1月23日,湖南新邵县三位法官来到罗定市追债,不但遭当地政府“干预”,而且被迫走上“上访”之路。

“每年都有法院来罗定要钱,我告诉你们,谁都没有要到钱!包括我们中级法院和省高院都没有要到钱!我们欠了几个亿。”罗定副市长肖达新对湖南三位执行法官说。

在“几个亿”中,历时近10年建成的罗定铁路就花了8亿元,而当时铁道部共拨款0. 5亿元,交通建设专项国债资金提供1. 8亿元,剩下的大部分资金全由罗定政府筹集。

由于罗定及周边地区经济总量小,加之罗定线未能与其他铁路线联网,2003年到2008年,罗春铁路平均每年货运量92万吨,其中一半多是给附近的火电厂运煤,远低于当时设计运输能力,年运营收入不足800万元。“以铁路养铁路”的设想难以实现。

截至2006年5月,仅罗定铁路,就让罗定政府负债7. 3亿元。

“前几年,罗定是有拆东墙补西墙的情况,拖欠工程款也是没办法的事。”罗定市财政局一位退休干部对本刊记者说。

《南方农村报》报道,据不完全统计,到2004年,罗定市在公路改造中,共拖欠1. 6亿多元工程款。实际上,加上政府拨款、群众集资和外商投资,工程款资金缺口只有6000万元左右,“多出来的1亿元是给挪用掉的”。

据广东省有关部门审计,这1亿元当中,用于购买政府用地2000万元,用于修罗定铁路1600万元,修建罗定宾馆400万元……

2004年后,324国道,一度成为罗定的新“伤疤”。

由于公路经营收入欠佳,外商拒绝在道路维修上投资,仅靠部分挖补维修及小补小修,路面状况恶化。直到2010年,经过广东省和云浮市通过回购外商持有股份,并投资进行大修,才得以彻底解决。

罗定市官方资料显示,2005年11月到2006年底,罗定以铁路“打包出售”为主,处理历史债务11. 8亿元,其中削减债务3. 6亿元,负债总额降为4. 4亿元。而这一年,罗定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总额为20亿元。

“历史遗留问题”

对于上述“历史遗留问题”,本刊记者多次提出采访主管铁路、机场和港口等重大项目的罗定市常务副市长曾树荣,但均未被罗定市委办工作人员同意。

在本刊记者采访的前几天,赖文还收到罗定市政府转发过来的一封群众意见书,要求罗定铁路方面给予回复。意见书反映,老百姓多年期盼的罗岑铁路,为何到现在还不能完工,是不是中间存在贪污。

“都不知道怎么回复,”赖文说,“(罗岑铁路)搞了那么久都搞不通,群众抱怨很多,政府管不了,我们老板也很头疼。”

2005年,在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罗定市政府有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想法。次年8月,深圳市中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4186万元的净资产收购及承担约7. 3亿元的债务为条件,拿下罗定铁路100%的产权。

3个月后,春罗铁路和罗岑铁路再次易主,接手的是天津宏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4月更名为国恒铁路)。

10年中,罗岑铁路的投资预算也经历4次调整,由2001年最初的9. 93亿元调整为2011年的26. 61亿元。

2011年9月,《中国经济周刊》的一篇报道说,国恒铁路在未履行相关决策程序的情况下,违规划转铁路建设募集资金。该报道质疑,国恒铁路会不会成为深圳中技的“融资工具”,罗岑铁路又会不会成为“融资靶子”。

对此,赖文告诉本刊记者,罗岑铁路存在困难的原因有二:一是历史原因,罗定铁路和罗定市政府的债务问题到现在还没有解决;二是客观原因,罗岑铁路2005年成本预算14亿多元,但是现在增加了十多个亿。

罗定和广西方面已多次公开表示,打通罗岑线,连接南北通道洛湛线和广东的三茂线,是唯一的出路。而百年夙愿何时圆?目前还没有明确答案。

相比之下,罗定机场的出路可视为尘埃落定。

梁雄民说,目前罗定机场只能为部队和航空学校用作训练,发展不起来,仍处于亏损状态,已经被充当资产“卖”给了当地信用社。

“省里面说在2015年前建立珠海、阳江、罗定等地区的低空航线,原来也一直在跟主管部门争取恢复低空航线,但还没有得到明确答复。”梁雄民说。

回望“超前规划”

二十多年来,对于罗定当年举全市之力建设“水陆空立体交通”的争议还没有停息过。

《罗定市志》中一篇对1979至2003年的总结材料说:“个别建设项目决策,缺乏科学论证,过于超前或脱离实际,造成欠债过多。”

直到2006年,“化解历史债务、甩掉历史包袱”,还是罗定市政府和财政局年度工作的重要任务。

“罗定的机场和铁路,本身就是超前的。在我看来,这两个项目给罗定带来的价值不算很大。”梁雄民告诉本刊记者,像当时建设机场,初可研报告就说是要亏本的。

罗定市委宣传部长陈宗欣则不这么看。“到今天我们还在享受着当年铁路、机场和港口建设带来的效益。”

“罗定的附城镇在90年代末,生产总值仅有300万元左右,后来一度降到150万元,世界500强企业艾默生将雅达电子项目搬进来之后,成为罗定的纳税大户。雅达的老板第一次来罗定考察就是坐直升机到罗定的。”

陈宗欣一再向本刊记者强调,当时政府提出的“面向珠三角,沟通大西南,建设罗定市”战略思路,到现在还是合适的。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对本刊记者说,罗定的“超前规划”在全国来说,并不少见。当初项目规划时,对于还贷的考虑不够周到。后来罗定从珠三角体系的肇庆分离出来,并由经济总量较小的云浮代管,招商引资的环境也受到一定影响。

不过,林江更愿意从“怎么办”的角度看这个问题。

“超前并不可怕,怕的是没有经济实力支撑。”林江对本刊记者说,“罗定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现在面前的问题,一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和社保等,以此留住人才和企业,防止产业空心化;二是通过融资租赁、土地项目资源整合等方式,盘活现有资产。”

同时,“罗定不要被历史包袱拖累,要处理好同肇庆和云浮的关系,融入珠三角。同时,在泛珠三角、东盟合作方面,虽然两者目前进展不足,但罗定也面临着潜在机遇。”

“拉长看,放远一点,都算不上什么问题。”陈宗欣对本刊记者说,罗定建州有好几百年的历史。历史和地理地位是磨灭不了的,4条高速最终在罗定交汇。再过十年二十年,或许是另一种情况。

上一篇:伊朗危机的可能结局 下一篇:钱少也敢买房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