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归林间娇莺恰恰啼

时间:2022-08-30 02:43:40

曾经有幸观摩了特级教师支玉恒执教的――《创意校服》作文指导课,感触颇深,这堂课为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拨开了云翳,指点了迷津,突出了人文性和发展性。如何教会学生无 拘无束的写出“我口抒我心,我手书我口”的个性作文呢?笔者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所得。

一、放归生活,珍视学生个性体验

叶圣陶曾说过:“生活犹如清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的流个不息”。只有让学生放归生活,认识生活,才会从源头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才会在体验中有个性化的感受,而不是枯燥无味,机械模仿作文。

(一)在生活中找寻

“生活处处留心皆是美”。我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手,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熟练生活,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1.与校园生活联系起来

学校是孩子入学后的第一活动田地。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有趣的文体活动、科技活动、举行多种形式的主题队会……开展一次活动,都让学生记下情景,畅说感受。这样的日积月累,学生自然就找到了写作的源头,体验到了作文是一次愉快的倾吐。比如学生亲身经历了拔河比赛,有位同学紧扣“使劲”两字作文章:我咬紧牙关,脸通红,脚踩地像要在水泥地上踩出一个坑。听到同学们的加油声,我们拼出了全身力量,感到头上发麻,好象头发也用力的一根根竖起来。如此感受,归功于小作者的个性体验。

2.与儿童家庭生活联系起来

描写家庭生活,首先应该从写自己熟悉的人入手,写出外貌特征和性格特征。因为所写的是自己熟悉的人和物,自然就流露出真情实感来。如有位学生这样写《我的爸爸》:我的爸爸是种田的能手。记得那一次割麦,爸爸先打腰扣,捆稻把,只见他挥动镰刀,嚓嚓……那麦子似乎着了魔――――乖乖的跟着走,一根不乱,半丝不落,留下的稻茬,齐刷刷,平整整。

(二)从实践中挖掘

1.引童心融入自然,用手中笔绘美景

秋天来了,满目所见皆是遍地金黄的稻谷,浓郁飘香的桂花……这时不妨带学生一起走入大自然,呼吸和感受、触摸,于是灵动的富有个性的习作便产生了。

2.引导学生实践,是文章真情流露

只要学生留心观察,会发现有的小朋友每天给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浇水,有的小朋友主动打扫教室,有的甚至给基础差的同学补课……更令人感动的是,一放学,校园里各个角落里都有些小小的影子,他们低着头,在不停的找呀找,然后跑到教师办公室,从小小的口袋里翻出半截铅笔,剩一大半的橡皮和许多硬币……有了实践和体验,落笔心中有数,笔下有情,这样一篇篇有个性的习作便在小作者的笔下诞生了。

二、放飞想象,引发学生个性思考

儿童是最富有创造力的,他们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上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他想入蚁穴。

我在教学《假如没有太阳》时,教学伊始未成曲调先有情,我让学生先把收集来的有关太阳的知识汇报给大家,学生顿时兴致勃勃,畅所欲言,然后教师话锋一转,假如太阳消失了,那时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呢?在课件播放的音乐声中,学生放飞想象,大胆创新,有的学生说:没有了太阳,太阳系的各种星体将东奔西跑,相互乱撞;也有人说:没有了太阳地球上的花儿会落泪,动物们会痛苦……孩子们张开了想象的翅膀,他们的奇思妙想,深深的感染了我。想象中孩子们的个性思维得到了足够的开发,给孩子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三、放胆文体,给予学生个性表达

每个学生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造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作为习作个体的学生,他们的潜质、思维方式等无一不千差万别,其语言表达自然迥异,那么如何给予学生个性表达,我采取的教学策略:

第一、是恰当的点拨,指导学生习作冲破思维定势,训练其思维的发散性。如同一文题的多角度选材,同一中心的多种素材,同一材料的多种立意等。

第二、精心的疏导,启发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第三、合理拓展,使学生习作时能够根据自己的个性体验,按照自己的意愿,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如指导习作《我的家》,在学生掌握了一般写法后,可对家进一步拓展,在内容上家的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家,家的成员,可以是人,可以是动植物,甚至是宇宙中其他任何事物。在表达形式上,可以写记叙文,童话,诗歌等任何形式的文体。

四、放手积累,形成学生个性语言

北大教授谢冕说:学习一靠积累,二靠思考,综合起来才有了创造,但积累是第一位。要使学生习作富有个性化,还必须让学生学会个性化的积累,张扬个性化的语言,因而教师应鼓励并放手让学生进行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积累。

1.阅读积累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读物,包括地理、自然、童话、小说等都是选择的范畴,可以摘摘抄抄,可以诵读吟诗,可以勾勾划划,学生有了这样的信息资源库,写出来的习作才不会雷同,很有鲜活力,富有个性。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习作中经常会出现:高兴极了,真高兴,心里甜甜的。翻来覆去总那么几句话,因为我引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时,将有感触的优美语句,精彩片段,新颖开头,别开生面的结尾等分门别类摘录下来,制成积累卡,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语言材料仓库,这样聚沙成塔,语言积累到了一定的度,才能厚积薄发,才能笔下生花,形成个性的习作。

2、网上积累

丰富多彩的网络,也是学生积累的源泉,我鼓励学生上网浏览,记录下最精彩的话题,最有趣的活动、最动人的事迹,最先进的科学,使最前言的素材积淀于孩子们的心中。

3、交谈积累

现代社会交际中,也能积累书本中所看不到的知识,所以我鼓励学生广泛与他人交谈,谈人生哲理,谈兴趣爱好,谈如何孝敬长辈,谈如何相互帮助……这样学生从父母、老师、朋友及左邻右舍中丰富了自己的语言,开阔了视野,从而也形成了个性的精神世界。

总之,作文教学应回归到自然和谐状态,给学生一方快乐作文的天空,让课堂中的小鸟放归林间,自由自在的鸣唱,唱出欢乐,唱出个性,唱出灵性。

上一篇:中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实践探究 下一篇:试论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师角色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