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港铁学挣钱

时间:2022-08-30 02:18:37

北京地铁涨价在即,京城内一片哀号反对之声。而与此同时,开通三条新地铁线遇上既有线路加装安全门的投入,北京地铁运营公司也表示冬运压力很大。

双方都在叫苦,但其实办法就在身边,号称“世界地铁建设和运营的教科书”的香港铁路(MTR),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对比来看,北京地铁年乘车人次为17.4亿,而港铁年乘车人次为14.7亿,两者客流量相仿。然而,北京地铁2013年营业收入仅32.2亿元人民币,而港铁则高达到387亿港币(约合人民币306亿),于是乎自2007年以来北京地铁总计各类财政补贴221亿元,而港铁却是连连分红派息。

差异何来?一是港铁的高票价。近年来,香港地铁每逢7月1日便要调价,遵循“可加可减机制”,即:整体的票价调整幅度=0.5×综合消费物价指数变动+0.5×工资指数变动-生产力因素。说是可加可减,却是只见加不见减,例如今年港铁加价,预计将令港铁收入增加约4亿-5亿元港币。

每逢涨价,市民、媒体都会有不少反对之声,然而港铁一概不理,坚持自身的票价标准,特区政府也从未干预。何况,由于车费结构已经较为合理,港铁也不会出现“2元涨到6元”这样的“凶残”增幅。

其二,港铁在票务收入之外,还有丰富的物业收入。香港铁路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韦达诚曾表示,港铁多年来在香港探索实践出“铁路+物业”及“铁路+社区”的发展思路,从2012年港铁的财务数据可以看出,在近100亿元港币的利润中,有近27亿来自物业发展业务。

兴建地铁之时,港铁就与开发商共同经营地铁物业,地铁的修建为周边物业带来人气,而物业的完善则可以提升地铁客流。当然,这种发展模式得益于港府的扶持――港铁公司可以无偿获得地铁站上方的土地所有权(或经营权)。如今,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港铁坐拥21.3万平米的零售物业、4.1万平米的写字楼和1.4万平米的其他物业。

就是这样,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无法通过票价收回建设成本的情况下,港铁实现了运营30年收回成本进而盈利,并在英国伦敦、澳大利亚墨尔本以及瑞典斯德哥尔摩等城市扩展业务,取得不俗业绩。

2005年5月26日,港铁公司曾与深圳市政府就4号线二期工程草签《特许经营协议》,承诺投资60亿港元,获得4号线(包括已建成运营的一期工程)30年运营权,且获取沿线29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物业开发权。而后上海港铁、京港地铁公司陆续成立。虽然由于大陆的土地制度制约,港铁无法获得土地增值收益,然而获得物业开发权,也算是让“地铁+土地”模式曲线落地。

港铁模式能够复制吗?至少,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港铁合资公司经营得有声有色。我们不需公共事业盈利,只求他们能用更市场化的机制,多少弥合巨大的收支缺口。

上一篇:光污染背后 下一篇:彼岸的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