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景观绿化植物的应用与研究

时间:2022-08-30 01:39:12

衡水市景观绿化植物的应用与研究

摘 要: 本文通过对衡水市市区内景观绿化植物应用现状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市区内景观绿化植物应用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植物配置方案。

关键词: 衡水市 景观绿化植物 植物配置

一、调查方法

根据衡水市市区景观绿化植物的分布,对衡水市的几条主要城市道路及居住区、学校、市政府、休闲场所等进行实地调查。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城市道路。

1.人民路。人民路是衡水市绿化景观及养护管理较好的街道,但应用植物种类较少。仅白蜡一种行道树,种植形式单调,景观缺少变化性。灌木有月季,大叶黄杨,桧柏,石榴几种。

2.京衡大街。京横大街的道路景观绿化树种仅白蜡一种,没有形成乔,灌,草立体种植结构,季相变化少,冬季落叶后景观萧条。

3.中心街。中心街的行道树仍以白蜡为主,道路两侧设立条形绿化带,主要以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通过整形修剪作为绿篱或色块,间接栽植龙爪槐。这种栽植模式虽有所突破,但是仍缺少变化,没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4.和平西路。和平西路上栽植的树种主要有刺槐、紫花槐、国槐、凤尾兰、白蜡,还有以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为主修剪成的规则式的绿篱。刺槐、紫花槐的运用,给人们提供了视觉和嗅觉上的享受,而且提供了荫凉和香味,满足了人们的多种需要,具有多种功能性。粗质性的凤尾兰搭配上细质性的女贞、小檗,造成植物材料质地的对比,激发人们的美感体验。

(二)居住区—衡水市电厂生活区。

该居住区行道树主要以悬铃木、国槐为主,其中悬铃木的枝干粗壮,长势很好,历史价值较高。在楼间的绿地上,上层空间多种植紫叶李、海棠、栾树、石榴、桃树等观叶观果类的植物,中层栽植大叶黄杨、紫叶小檗、月季等花灌木,下层空间栽植草坪草或自生野草。在竖向上景观较为丰富,有层次感,而且整个小区内栽植的植物种类很多,为各种观花、观果、观叶的植物。

(三)休闲场所。

1.怡水园。怡水园为衡水市景观效果、植物配置较好的公园,园内主要以大面积的水体为中心,周围通过植物造景,来创造良好的景观效果。怡水园栽植的乔木多为悬铃木、合欢、国槐、垂柳、白蜡、杨树、紫花槐、紫叶李、榆树等适应衡水地理环境的乡土树种。灌木多为碧桃、榆叶梅、连翘、石榴、迎春、紫叶桃、月季等,地被多为多年生的草本花卉如鸢尾、等。在竖向空间上,合理运用乔、灌、草结合的栽植模式,遵循园林植物造景评价中的适地适树和植物群落稳定的原则,也满足游人的心理和生理需要。不足之处是对立体绿化、垂直绿化不够重视。园内西北角徒有一个白色花架,让人看上去光秃秃的。

2.市政府前的广场。市政府是领导办公的场所,必有较多的车流和人流,所以其前的广场上不应栽植过多的树木,应有足够多的空间来分流车流和人流。衡水市政府前的广场上有规则地栽植了悬铃木、银杏这两种乔木,而且悬铃木是以树池结合坐凳的形式存在,为人们提供了休息纳凉的场所。不足之处是银杏还是幼树的状态,不能发挥一定的景观作用。绿化带仍是以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为主,构成面积较大的色块。此外,种植的花灌木有月季、凤尾兰。市政府的入口处是以矮牵牛为主制成的花钵。

(四)学校—衡水市工业学校。

衡水市工业学校占地面积较小,所以学校内部栽植的植物较少,种植方式也较为单一,没有合理地运用乔、灌、草结合的种植模式,中下层空间缺乏灌木和地被植物。

三、衡水市在景观绿化植物应用中的不足及发展对策

(一)观绿化植物种类单调,配置不合理。

衡水市植物景观配置中的植物种类较少,主要以乡土植物为主,配置不合理,缺乏空间变化及季相变化。城市绿地优化配置中,应贯彻生态优美和整体优先的准则,运用生态学原理,从群落学的观点出发,建设以乔木为骨架,木本植物为主体,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乔、灌、草、藤复层结构为主要形式。衡水市可营造地方特色,采用市花市树,来体现城市特征和风貌特征。

(二)彩叶植物应用比例少,植物的季相变化不明显。

植物是园林绿化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弥补了一般植物色彩单一的不足,能极大地增强城市绿化的景观效果。尤其是彩叶植物,它们具有花朵一样绚丽的色彩,在春季盛花期过后与绿叶植物相互映衬,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的色彩,而且枝繁叶茂,易于形成大面积的群体景观,成为目前园林绿化美化的新宠。彩叶植物还具有成景快、栽培容易、观赏期长等特点,在现代园林绿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在本次的调查中发现衡水市应用的彩叶植物种类很少,今后衡水市在绿化方面应发挥彩叶植物的优势强化景观的季节变化,突出季相景观特色,做到做到春花、夏荫、秋实、冬阳四季景观。

(三)立体绿化、垂直绿化、屋顶花园不受重视。

立体绿化把建筑和园林技术相结合,利用城市地面以上的各种空间栽植适宜植物,使绿色植物在城市的三维空间延伸,大幅度提高城市绿化面积,丰富城市景观,改善城市气候,减少热辐射和大气污染,抑制城市热岛效应,改善人居环境[2]。随着衡水市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与园林绿化用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而衡水市立体绿化如阳台、围栏、墙壁、屋顶花园等至今仍被人们忽视。加强立体绿化是解决此矛盾、大幅度提高衡水市绿化面积并丰富城市景观的有效途径。

(四)对乡土树种资源的挖掘工作不够。

在衡水市主要应用的乡土树种有杨、柳、榆、槐、椿等,对乡土树种利用得不够充分,导致乡土树种所占比例较小,绿化层次单一,群落结构简单,生态稳定性指数不高。同时,根据物种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的原理,应该适当选择那些经过驯化,证明已经能够适应本地条件的本地野生树种和外来树种,以丰富树种的多样性。

四、结语

衡水市景观绿化植物的应用与选择应遵循适地适树、物种多样性、植物群落稳定性原则,在大力栽植乡土树种的基础上引进适合当地地理环境的优良植物种类。同时还应丰富城市色彩,加大彩叶植物的应用比例。建立合理的城市复层生态系统,重视植物竖向空间和对植物应用方式的变化,从而建立一个人类——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城市生态环境空间。

参考文献:

[1]沈莹,方芳.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彩叶植物调查及应用分析[D].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消费导刊,2009,6.

[2]宋希强,钟云芳.面对21世纪的城市立体绿化[J].广东园林,2003,2(2):34-38.

[3]Miyawaki.A.Creative.Ecology:Restoration Of native Forests By Native Trees[J].Plan Biotenol,1999,169(1).15-25.

上一篇:药学院2013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 下一篇:爸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