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计划受阻,巴氏奶能否尽占“鲜”机?

时间:2022-08-30 01:18:04

复兴计划受阻,巴氏奶能否尽占“鲜”机?

摘 要: 2000年以后,常温奶市场的发展如日中天,传统巴氏奶的市场份额每况愈下。但巴氏奶的产品特质和全球化趋势使人们对其发展前景仍持乐观态度。巴氏奶企业如何突破消费瓶颈,本文将从宣传与引导方面给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巴氏奶 常温奶 消费瓶颈 宣传引导

一、巴氏奶与常温奶

1.定义对比

巴氏奶,是指使用63℃/30分钟或72℃/15分钟、89℃/1秒、90℃/0.5秒等低温杀菌方法进行处理的牛奶产品。由于其热处理条件温和,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营养物质和纯正口感。

常温奶,指在135℃到150℃的温度下,进行3到7秒的瞬间灭菌处理,并用多层复合无菌膜灌装,保质期可达30天以上。

2.营养价值对比

巴氏奶和常温奶,就好比“新鲜水果”和“水果罐头”。巴氏奶的维生素B1、维生素C、叶酸、蛋氨酸的损失率分别为10%、10%~25%、10%和10%,具有高度营养功能的乳清蛋白变性率仅仅为15%~20%,而常温奶对应的数据分别为20%、60%和34%,乳清蛋白变性率可达91%。所以,巴氏杀菌乳的营养最接近原乳,更适合于注重健康的消费者饮用。

二、巴氏奶的市场优势

尽管目前巴氏奶在中国经营惨淡,但是更多的人认为巴氏奶仍具有较强的市场优势,将是未来乳业的新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国际趋势的必然

在国外,至少90%国家的液态奶市场以巴氏奶为主。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加拿大、丹麦等国家基本是巴氏奶的消费市场。巴氏奶的加工方法及其产品消费已得到人们的认可,成为全球乳品消费的主流。

2.区域化经济的需要

在强调国际化的同时,关注区域化也非常重要。这种区域化的品牌,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在我国一些大型城市,均发展了本土化的乳品品牌,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和运输条件的改善,城市乳业将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三、巴氏奶的消费瓶颈

目前掣肘中国奶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有两个:一是产奶水平;二是牛奶消费,而且其消费瓶颈远比产量瓶颈严重。我国虽是全球第三的产奶大国,但我国人年均牛奶消费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2000年之后,巴氏奶市场份额又一落千丈,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受到常温奶、酸乳酸饮品等的市场挤压;二是受消费者多元性消费选择的影响,消费者听信广告,盲目跟风所谓的“时尚消费”。

消费者如此冷落巴氏奶的现象说明,人们尚未清楚地了解巴氏奶的“庐山真面目”。想要破解巴氏奶的消费瓶颈,宣传及其消费引导是关键。

四、如何打出“鲜”字招牌

巴氏奶与常温奶的区别就在一个“鲜”,而且“禁鲜令”又得以解除,巴氏奶企业应毫不犹豫地打出巴氏奶的“鲜”字招牌,重视宣传和引导,建立近距离接触巴氏奶的平台。

关于牛奶的消费引导和宣传,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做法。例如,全球许多国家都会在每年盛夏到来之际,组织开展一年一度的“国际牛奶日”。我国在1999年以后,开始组织这一牛奶宣传活动,实践证明反响很好。近年来,一些省市奶协或奶企还尝试了举办奶业文化论坛、产品展示会、“巴氏奶节”和“巴氏奶论坛”等较为新颖的牛奶宣传活动。此外,还可以建立全国性巴氏奶文化联盟,利用网络实现消费者与奶企、与专家的微博互动等。总而言之,一切有利于巴氏奶事业发展的宣传手段,都可尝试为我所用。

五、结语

尽管目前我国巴氏奶的复兴计划困难重重,但从全球消费趋势来看,巴氏奶仍是未来奶业发展的新方向。企业应该抓住巴氏奶“新鲜营养”的特点,大力普及健康饮奶知识,只有成功地打出“鲜”字招牌,巴氏奶才能尽占“鲜”机,引领新的消费潮流。

参考文献:

[1]GB5408.1-1999,巴氏杀菌乳.

[2]骆承库.喝牛奶还是喝巴氏杀菌奶比较好[J].中国乳业,2003,15(3):26-28.

[3]陆翔华.我国冷冻冷藏食品市场和冷藏链物流发展.物流频道,2005.(5):44-47.

[4]郭本恒.液态奶.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上一篇:谈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浅谈开创古诗文诵读指导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