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探讨

时间:2022-08-30 12:54:03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探讨

【摘要】幼儿阶段作为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人在幼儿期所形成的行为习惯将伴随人的一生,因而,幼儿阶段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幼儿园和家庭作为幼儿学前受教育的主要来源,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与二者的施教有重要联系,且随着幼儿的发展,单靠一方的力量来引导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不够的,家园合作教育已成一种必然趋势。本文就家园合作背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做出初步的探索,以期能够为众多的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家园合作 幼儿 良好行为习惯 养成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09-02

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人一生受益。幼儿园作为学龄前教育的主要承载体,是促使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力量,幼儿园的启蒙教育将对幼儿未来的成长有颇为深远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仅是幼儿园一方的职责,家庭、家长在其中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当家庭和幼儿园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实现合作教学,才能帮助幼儿构建牢固的成长基础。因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幼儿园与家庭共同的职责。

一、利用家长会帮助家长科学育儿

家长会是家园合作的重要平台,然而在以往的家长会中,由于教师的准备不够充分,不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比较单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家长会在推进家园交流方面以及其在幼儿教育上的意义。因而幼儿园应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长会,比如家长座谈会、班级家长会、全园家长会等等;同时园方可以针对一些比较常见的幼儿成长教育问题,向家长系统的讲授科学育儿的办法,再者教师也可以根据家长提出的一些在幼儿教育方面难题提供相应的咨询和帮助,一方面增进家园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鉴于家长会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家园对幼儿的共同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因而幼儿园方面一年或一学期中组织召开家长会的次数不宜多也不宜少,最好保持在一年3次左右,会上由教师向家长通报幼儿的在园情况,并针对每个幼儿给出相应的意见。另外,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就教育方法和幼儿发展目标进行交流,一方面促使他们主动的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之中;另一方面,为家长的家庭施教提供科学的指导,促使家长科学育儿。

二、利用家长开放日矫正幼儿行为习惯

家长开放日的目的就是通过让家长走进幼儿在园的生活环境,使其更直观的了解到幼儿的在园表现,以及园方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进而提高其对幼儿园教育的理解和信任,从而有效的促进家园共育。鉴于此,幼儿园方面应充分利用家长开放日在家园合作以及家园教育一体化方面的作用,扩展开放日的开办思路,利用有限的资源,将开放日的效果最大化。首先,幼儿的家长来自于各行各业,其中不乏一些精英人士或成功人士,幼儿园方面可借助家长开放日的机会充分的利用起家长资源,即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针对幼儿家长的特长,邀请幼儿家长作为“客座教师”与幼儿共同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比如一名幼儿的家长是牙医,那么园方则可以邀请该家长针对“如何保护牙齿”、“如何正确刷牙”等主题向幼儿传授一些小知识,再比如幼儿的家长是一名消防员,那么园方也可以邀请其就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向幼儿进行讲解,一方面丰富幼儿的知识和感受,另一方面增加了家园共育的机会同时家长的讲解和参与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园教育内容进行了补充。其次,幼儿园也可借助家长开放日的机会,让教师、家长以及幼儿互换角色,通过有效的互动一方面来让增进各方之间的情感交流,另一方面也借此,来让家长和教师进一步了解幼儿,让幼儿与家长进一步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比如教师可以进餐为主题,让幼儿与家长互换角色,由幼儿负责指导家长完成饭前洗手、不挑食、饭后漱口、擦桌子等行为。而家长也可以在此过程中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刁难”比如挑食或者故意吃剩等,这时有的幼儿则会向父母讲一些营养知识来劝导父母不挑食,有的则采用示范的方式来鼓励父母吃完,甚至有的幼儿在父母吃完后还会连声赞扬。因而角色互换的目的实际是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幼儿自我教育,逐渐改变生活中的一些陋习,进而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利用家园联系簿实现对幼儿的全面教育

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家园合作与互动的核心动力,因而当家园交流不断深入,新型家园关系逐步建立的情况下,家庭与园方的交流更加畅通,而《家园联系簿》也随之成为幼儿成长记录簿。该簿以客观真实的言语将幼儿的行为表现和习惯养成记录下来,为家园合作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为家长和教师对幼儿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提供了便利。相对的,透过《家园联系簿》教师也可以看到幼儿在家的表现。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发挥家长对幼儿的督促作用,促使幼儿严格执行,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

总而言之,幼儿园和家庭乃至社会在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责任和义务。人幼儿阶段的学习,是人立身做人的基础,在幼儿阶段就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且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家庭生活的幸福乃至国家的未来建设都需要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幼儿家长们不断努力,为幼儿的成长、成人提供良好的环境,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从而促进幼儿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倩.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4)

[2]史延琴.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科学中国人.2014(10)

作者简介:

王宏霞(1985年4月-),女,四川旺苍人,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本科,助教。

上一篇:让科学之花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绽放 下一篇:层次分析法在教材选择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