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佳的散文范例

时间:2022-08-30 12:27:56

极佳的散文范例

《清塘荷韵》是季羡林先生在其86岁高龄时完成的散文佳作。作者以独到的视角、细致的观察,记叙了荷花的生长过程。以自然流畅的文笔,按照想荷、种荷、盼荷、赞荷、赏荷、祝荷的感情发展线索,借景抒情,赞颂了生命的力量,表达了热爱生活,对生活前景充满信心的情怀。每次赏读,细细品味,都觉其韵味无穷。特别是在材料积累、写作手法、主旨升华等方面,可谓极佳的散文范例。

一 写作材料积累之丰富

1.生活情景信手拈来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活泼地流个不歇。”细读《清塘荷韵》如此体会更深。文中交代,作者楼前有清塘数亩,却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便投入了几颗洪湖的莲子。于是,作者连续三年期盼,把荷叶从无到有,由疏到密的生长过程,以及花繁叶茂的景象,甚至夏日观赏莲瓣堕入水中、小猫戏月、邻居赞荷等情景,都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这些朴实的语言道来的仅是一些平日观荷的情景,读来却是有滋有味,为何?且看季老在“我怎样写散文”中这样说:“要细致观察一切人,观察一切事物,深入体会一切。”他在《清塘荷韵》一文中,就充分运用了持续、定点、比较等观察方法,把想荷、种荷、盼荷、赞荷、赏荷、祝荷的情节记录下来。这就启示我们:只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不断地汲取写作的营养,才能写出雅俗共赏、意韵幽远的美文。

2.古文诗句纯熟运用

季老曾言:“散文作家,不仅仅限于遣词造句。整篇散文,都应该写得形象生动,诗意盎然。”《清塘荷韵》一文中多处运用了古文诗句,每一处都用得恰到好处。如文章一开始就借用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写出塘中无荷,楼前冷冷清清,空空荡荡的失落感。写清塘荷花盛开时,运用杨万里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暗示荷花的娇艳动人。为渲染燕园清塘幽静的环境,作者运用了王籍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等。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文诗句的意蕴更是深刻。注重古文诗句的积累与灵活运用,能使散文具有清新淡然的诗意之美,主旨更为深远。

3.语言凝练娴熟驾驭

《清塘荷韵》一文,语言朴实凝练、自然而清新,充分显示了作者丰富的语言积累和娴熟驾驭语言的能力。如,“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一个“吸”字,写尽了作者两年来对荷花的期待、无奈却又不灰心之情。写荷在水底扩张时:“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淤泥里走动”,“走动”一词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荷花默默无闻却又坚韧不拔的精神充分地展现出来。再看写荷花满塘的句子:“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一个“塞”字,仿佛呈现出满塘尽是挨挨挤挤、层层叠叠的荷花的绚丽画面。文章最后对残荷的描写:“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失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充分地寄予了作者对残荷的美好祝福,也是作者人生理想的体现。

从这些文字,我们读到的不只是一位老人的厚重与踏实,更加感受到了一位散文大家运用语言的深厚功底。翻开季老做学问的历程,我们会发现,通常情况下,季老“是用比较大张的纸,把材料写上。有时候随便看书,忽然发现有用的材料,往往顺手拿一些手边能拿到的东西,如通知、请柬、信封、小纸片之类,把材料写上,再分类保存。”这就告诉我们,要写好文章,必须要有丰富的积累。材料积累,不仅要悉心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还应当多读书,多记诵,养成日积月累的好习惯。有了丰富的材料,再结合深入的思考,写作时就能“左右逢源”了。

二 写作手法运用之巧妙

丰富的材料,简单的堆砌,难以成就一篇好文章。细读《清塘荷韵》,能引导我们综合运用写作手法,合理组织材料,达到茅塞顿开之效果。

1.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

荷花是季老的爱恋所在。在《清塘荷韵》一文中,作者一开始就借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与周敦颐的《爱莲说》抒写无荷之忧与恋荷之情。“香远益清”的清塘荷景成了作者的殷切期盼。当莲子入水后,作者便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一年、两年,水面毫无生机。虽令作者灰心,但仍情有独钟地期盼奇迹出现。第三年,在投莲子的地方长出几片圆圆的绿叶,却细弱单薄。作者心中怜惜,请捞水草之人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拳拳之心,跃然纸上。直到第四年,作者连用“一夜之间”“几天之内”“突然”“竟然”“疑云一扫而光”“心中狂喜”等词语,既写出了荷生长速度之快,又表现出作者无比欣喜之情。此时,荷花盛开,娇艳动人,尽情赏荷,何其美哉!

此时,作者的爱好、心境充分地融合于种荷、盼荷、赏荷的过程之中。写景是为了衬托人的心情,抒情是为了烘托景物的变化。作者为我们创设了“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的境界,其景、其情值得我们反复品鉴。

2.独具匠心,细致入微,动静结合

在描写自然景象时,作者善于把“动”的感受融合到“静”的景物中,巧妙无比。如莲子在水中静卧一年、两年,甚至三年,到了第四年,才一下子绿透了整个池塘,染红了半边天。真是不动则已,一动则令人惊叹!这一动一静显示出自然界中难以抗拒的生存力量,也是作者生命历程的真实写照。

又如“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里。”静的荷花,动的花瓣,一动一静,相互映衬,显示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写景状物的高超技巧。

夏夜赏荷,清塘静寂,月光明亮,把一片银光洒在荷花之上。只听“扑通”一声,小白波斯猫扑入水中,惊醒了陶醉之人,连月亮的倒影也被打得支离破碎碎。瞬间的动静变化,融合月光之美、猫之可爱,营造出了意兴盎然的赏荷一幕。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使全文充满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手法多样

作者笔下的季荷,枝繁叶茂,娇艳动人,有如读者亲临燕园清塘赏荷一般。这得益于作者多视点、多角度的写荷。不仅动静结合,描写细致入微。还从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写尽季荷的美姿娇颜,尽舒自己创造美的喜悦之情。如“荷花则开得特欢。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从正面直接描写怒放的季荷。又从侧面入笔,写夏夜月光之美、猫之可爱,以及借邻居之口:“今天告诉我,有四五百朵;明天又告诉我,有六七百朵。”盛赞季荷花繁叶茂。这不仅引起作者的浮想联翩:“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着多少。”也引得读者陶醉于清塘荷中,忘却了夏日的火热与尘世的喧嚣,有的只是幽静的环境,恬淡的心情,亭亭的荷花,清清的荷香。

三 主旨情感升华之深刻

“提笔容易,下笔难。”除了写作材料积累不够,缺乏一定的写作技巧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文章好写,主旨升华难,情真意切难上难。让我们看看季老在《清塘荷韵》一文中的精彩表现。

1.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

季羡林先生写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凡是没有真正使他感动的事物,他绝不下笔去写。他在谈到散文创作时曾说: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这二字也可以分开来讲:真,就是真实,不能像小说那样生编硬造;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分。即使是叙述文,也必须有点抒情的意味。这是他的为文之道,亦是为人之道,散文人生,此之谓也。

如“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作者透过荷的生长习性,感受到了荷独具一格的神韵,联想到了自然界许多动植物都一样,又进而想到了人类,也使我们想到了季老的人生遭遇。在“”期间,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黑帮分子”的他,成了“不可接触者”。生在人世,不能与任何人交谈,好像独步于荒漠。默默无闻的他选择了翻译。《罗摩衍那》梵文原本厚达七巨册,他每天把一小段原文抄在小纸上,看门之余,构思腹稿,如果没有人注意,就赶忙偷偷写下,回家再整理。《罗摩衍那》册后来在1984年出齐,除了英译本之外,汉译本是全世界第二个完整的译本。这不禁使我们感叹:多么顽强而美丽的生命力量啊!

“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堕入水中的荷瓣,曾饱尝过孕育的艰辛,也曾感受过生命的快乐。此时面对生命的消逝,它却是如此的平静,如此的飘逸与洒脱。荷花就是彻悟生命的智者。由此,我们深深地领悟到季老豁达超然、充实丰厚的人生境界:花开得再美,也有凋谢的时候。花开花谢,是自然规律,而人生的起起落落,也应该是自然规律。季羡林在逆境中选择了不为人知的翻译,并做出了成绩。这样的经历并不是人人都能够坦然相对的,这样的境界也不是人人都能够参悟透的。

所以,作者在文章结尾运用诗人雪莱《西风颂》中的名句:“既然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为自己的季荷祝福,同时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坚信未来会更加美好。进一步揭示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万物生生不息,循环往复,永不停歇。鼓舞人们不畏艰难险阻,要为理想而奋斗,理想最终一定会实现。

2.没有创见,不要写文章

季老悟出了这样的道理:“没有创见,不要写文章。”写文章就要有见地,有说服力,更要有价值。有一分投入,才有一分收获,做学问没有捷径可走。因此,我们必须静下心来,老老实实思考问题,认认真真搜集材料,在吃透材料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科学运用,才能写出有见地、情真意切的好文章。《清塘荷韵》浸透了作者对人生及人类历史的沉重思索,是智者与自然的对话,是心灵与自然的交融。细细品读,如同品尝陈年佳酿,芳香四溢,韵味悠长,让人回味,令人叹服。

文如其人,做学问如做人。《清塘荷韵》充分体现了季老散文的特点:淳朴恬淡,本色天然,外表平易,秀色内涵。不但使人怡情悦性,获得美感享受,而且为人指点迷津,引向“人间正道”。细品《清塘荷韵》,领悟人生真谛,学习写好文章。

参考文献

[1]季羡林.学问之道[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9

[2]卞毓方.季羡林图传[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3]季羡林.季羡林谈读书治学[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4]季羡林.季羡林谈写作[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上一篇:如何营造活跃的音乐课堂氛围 下一篇: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