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丝·贾布瓦拉

时间:2022-08-29 11:16:10

漂泊让人灵魂无依,而毕生漂泊的德裔美国作家、编剧鲁丝·贾布瓦拉(Ruth Jhabvala),却在此过程中获得将多元文化糅合融会的能力,并始终以局外人的视角观察生活,创作出瑰丽的作品。

贾布瓦拉首先是一位知名的英语作家,留在世间的最后踪迹是发表于《纽约客》的小说《法官的意志》,故事发生在她的精神故乡印度德里。

1951年,贾布瓦拉离开英国,随丈夫迁居其家乡德里。不过,在被问起为何去印度时,她却诙谐地解释:“二战”后英国物资短缺,爱吃糖的她叫苦不迭,印度则不缺甜食。贾布瓦拉在印度忘我地浸淫于印度文化。那里的一切如此新奇,让她“睁开了双眼”,乃至一生的文学创作主题再未脱离那片土地。

贾布瓦拉的小说里,印度生活的日常琐屑、印度人遮掩不住的小势利,都被她栩栩如生地重现。读者深信她是恒河边长大的印度女子。当真实身份终被戳破,其作品在印度的销量急转直下,原本对她啧啧称赞的书评人,开始指责她的作品充斥殖民者的陈词滥调。

许多人都想更真切地了解贾布瓦拉,试图探寻她和她的作品漂泊性格之源头,但这必定会迫使她回溯童年时带血的记忆。因此,贾布瓦拉极少接受采访,接到陌生电话(多为媒体人的采访邀约)时,会狡猾地模拟电话留言机的声音,谎称自己不在家。

贾布瓦拉于1927年5月7日出生在德国科隆,父亲是一位犹太裔律师。12岁时,全家幸运地加入最后一批活着离开德国的犹太人的行列。因无法获得前往美国的签证,一家人选择前往伦敦。1948年,她的父亲得知家族其他亲人尽数死于集中营,悲愤交加之下选择了自杀。尽管她宁愿忘记这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但其蛛丝马迹仍会闪现在她创造的某个人物身上。

到达英国后,贾布瓦拉在自卑与动荡中喜欢上英语文学,不舍昼夜地阅读哈代、狄更斯等人的作品;在德军的轰炸中,气定神闲地坐在防空洞里品读《战争与和平》。她后来进入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就读英语文学专业。在获得英国人新身份的同时,她选择了继承英国文学传统,尤其是幽默与讽刺传统。

大学毕业后,贾布瓦拉嫁给一位印度建筑师,随其前往印度。陌生的文化氛围激发贾布瓦拉的创作灵感。她成为高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12部、短篇小说集8部——内容大多与印度有关。贾布瓦拉对古老广博的印度文化推崇备至,却又对那里贫穷落后的现实厌倦失望。尤其是,生活20多年后,她发现自己仍然难以在这个国度找到归属。经受失望与挫败情绪的噬咬,她写下小说《热与尘》,并赢得1975年的布克奖。

也处于无根状态的电影人伊斯梅尔·麦钱特和詹姆斯·伊沃里于1962年找到苦闷的贾布瓦拉,希望与其合作。她欣然应允,加入后被称为“遗产电影”(heritage film)作品的创作阵营。

“遗产电影”的概念由英国电影史学家查尔斯·巴尔“发明”于1986年,意指由英国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与历史片,定位介于艺术电影与主流商业电影之间,以浓厚的怀旧气息为特征。而由导演伊沃里、制片麦钱特、编剧贾布瓦拉组成的“铁三角”,就是最知名的英国遗产电影团队。三人的默契合作延续30多年,经常一起吃饭,一起争论和探讨剧本,为一个细节争得面红耳赤。这一影史上最长的合作关系,还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在与麦钱特、伊沃里的合作中,最初以编剧为“业余爱好”的贾布瓦拉除参演过3部影片外,共担任23部影片的编剧。贾布瓦拉的改编不但成功保留经典之妙,而且巧妙地进行着文学与电影之间的转换。她也凭借改编E.M.福斯特的两部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霍华德庄园》,两度捧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成为有史以来唯一的布克奖、奥斯卡奖双料得主。

因对印度文化矛盾而复杂的情感态度,贾布瓦拉于1976年移居纽约,1986年成为美国公民。尽管纽约仍未让她获得归属感,但这个城市对她而言,却是最接近“家”这一概念的地方,因为那里云集很多像她一样的人:犹太难民、局外人、令人关注的美国不满分子。

在犹太文化、英国文化、印度文化、美国文化之间穿梭,让贾布瓦拉体味到作为世界公民四海为家的理想状态,但确乎造成她身份的混杂性与身份认同的困惑,就像她的口头禅“不知道我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贾布瓦拉不愿写自传或回忆录,她认为小说家的自传必将空洞,因为所有情感都已倾注于作品中的每一角色。的确,贾布瓦拉写出的女主人公,往往就是她的侧影:拥有跨国婚姻,挣扎于文化差异,命运都与印度相联系。

2004年,贾布瓦拉出版《我的九条命》,尽情想象她人生道路的各种不同可能性。第一种就是离开纽约前往德里,在深夜中的一片墓地上,就着斑驳月光与众人吟唱印度民歌。 作者为社科院外国文学所副研究员

上一篇:深化改革有效管理银行不良贷款 下一篇:骑上银行奶牛 战胜定存不愁

文档上传者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