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疗法对狼疮性肾炎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29 10:16:08

活血化瘀疗法对狼疮性肾炎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深入探讨活血化瘀治疗方法对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通过疗效分析与观察,针对狼疮性肾炎找出合理高效的治疗方案。

方法: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我院共接收了122名患有狼疮性肾炎的患者,任意分为两组,实验组的61例患者均给予活血化瘀加泼尼松片进行治疗,对照组的61例患者仅采取泼尼松片进行单一治疗,经过近六个月的临床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利用活血化瘀加泼尼松片进行治疗的61例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0.30%,其中显效37例,为61.02%,有效18例,为29.28%,无效6例,为9.84%。相比于实验组,对照组的治愈率为67.85%,其中显效17例,为28.22%,有效24例,为39.63%,无效20例,为32.15%,两组的治疗效果数据经统计分析及相关软件进行差异处理,有显著性(P

结论:活血化瘀疗法对于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确有极其显著的疗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泼尼松片单一治疗,这一治疗方案对患者恢复速度快,副作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活血化瘀疗法狼疮性肾炎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270-01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多见于育龄期女性,目前认为与遗传因素、雌性激素、紫外线、药物有关,发病机制与患者的免疫异常有关,并出现较为复杂临床表现,主要症状表现有关节肌肉、皮肤黏膜、血液系统、肾脏、心血管、呼吸系统、精神神经症状、消化系统等[5]。而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最为常见也是后果极为严重的损害,约50%至75%的患者有狼疮性肾炎表现,狼疮性肾炎的判断依据主要有肾脏出现病理性异常,尿蛋白及红细胞的检查,至于患者的肾器官达到怎样的损害程度还需进一步肾脏活检的病理及免疫分型。

近几年来,针对狼疮性肾炎我科开展了以中医治疗为主,西医治疗为辅的治疗策略,对肾炎病人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主要是通过血化瘀加泼尼松片进行治疗,通过122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现报告结果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共接收了狼疮性肾炎患者122例,任意分为两组,实验组61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9例,年龄均在14至45岁,平均年龄为(24±3.6)岁,女性患者有52人,年龄均在15至4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3±7.6)岁,对照组共有患者61例,其中男性患者7人,年龄均在13至4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1±2.6)岁,女性患者54例,年龄均在17至4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1.4)岁,两组病人无论是在年龄,生活环境以及发病程度都有极大的相似性,无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诊断标准。本文中所涉及到的122例患者经本院医生确诊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所定义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本院接收的狼疮性肾炎患者中发病年龄最大的为49岁,最小的为13岁,男性患者共16例,女性患者高达106例。患者住院天数为一个月到六个月之间。

1.3治疗方法。目前许多医院采取纯西医西药的疗法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但疗效都不十分明显,我院对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22狼疮性肾炎患者中的61例患者进行中医治疗为主,西医治疗为辅的策略进行治疗观察,主要是通过服用中药合泼尼松片对狼疮性肾炎患者进行治疗,另外的61例患者均采用泼尼松片单一进行治愈。对实验组的61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采用的活血化瘀方药组成主要有桃仁,当归,赤芍,川芎,红花,熟地、牛膝,丹参等。若患者经诊断还有脾虚症状如胸胁胀满、纳呆、便溏的情况,则此类患者的药方中还要增加白术、茯苓,对于肾虚的患者,如经常出现腰膝酸软,肢冷等临床症状,则此类患者的药方中还应加入少许肉桂,附子,干姜和菟丝子。临床出现面色无华、倦怠无力,此类患者的药方中加黄茂和党参。

2结果

2.1疗效判定标准。临床治愈:患者的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如皮肤粘膜恢复正常,再无红斑,无破损及溃疡等,关节疼痛消失,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也恢复如初,尤其是尿液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患者出院停药后病情也无反复。显效者主要表现为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有效表现为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但仍有少量红细胞存在。无效主要表现为体症虽有改善,便尿常规仍无好转。

上一篇:68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下一篇:葛根素口腔崩解片质量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