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是为了不教”的哲学思考

时间:2022-08-29 10:14:36

“教是为了不教”的哲学思考

在课堂教学上,应试教育注重教师的主体作用而不是学生,即教学程序由教师主观设计,教师讲授时注重对知识的理解而不是注重帮助学生去理解知识。教师的主观随意性增强,就会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成为制约学生发展、学生成绩低下的主要原因。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用“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追求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对于我们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用科学发展观创新课堂教学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辩证思维角度探讨“教”与“不教”的科学内涵,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

一、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循续渐进,真正做到抓重点抓关键

学生的思维规律源于其共性和个性的结合,应试教育的弊端主要是用时间和汗水高强度地训练,从学生的“共性”出发,忽视“个性”即差异性,缺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殊不知注重个性才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所在。学生的“个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理上的差异性,不同年龄段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不一样;同一年龄段学生个体的认知能力不同;不同学生的身体健康程度也不尽相同。二是受社会环境影响,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学校、年级的学生,其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有着差异性。三是不同的学生学习时在现象上有真假之分,比如有的学生上课时手里玩小玩意儿其实学习是认真的,也有学生看似认真其实并不在学习状态。四是在一节课中的不同时段,不同学生投入的精力也不同。五是不同学生对同一课本的不同知识点难易度的理解有着差异性。六是外向型和内向型个性的学生学习时的表现欲望各不相同。七是不同学生对同一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方法的认可程度不一样,等等。因此教师在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实际,区别对待,扬长避短。哪些知识需要教师重点讲解,用什么方法讲解,哪些知识重在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悟,哪些学生需要及时提醒帮助,哪些学生需要及时与之交谈以消除隔阂,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把握整个班级和学生的脉搏。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经常观察了解学生,从学生的信息反馈中发现问题,在授课时注意学生的表情,经常组织学生问卷调查,课后与学生交谈,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等。在与学生的交往了解过程中,积累数据资料,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应试教育中我们主要是注重学生的共性,没有很好地深入他们的客观实际,不加区分,或者教法单一没有创意,就等于是漫天撒网,收效甚微。所以,深入学生的实际了解学生,从现象上看是一种“不教”,但从本质上是一种更重要的“教”,是使学生达到“无师自通”境界的重要环节。因此,每位教师都必须认真做好这项工作,付出艰辛的劳动。

众所周知,人的认识能力是由浅入深、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国家编写的教科书和各类学生考试都遵循了这一认识规律。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既要把课本作为知识载体提出问题引导思考,让课本知识去“符合”学生的实际,又要充分考虑不同的学生实际,让学生去“符合”课本知识。在这一“结合”上,学生的能力提高和知识增长与教师自身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设计的课题是否能为学生接受(恰到好处)关系极大。超前或落后的问题课题往往会使教师和学生处于尴尬的境地,造成启而不发。因此,教师的课堂问题设计必须是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起点上,而且是渐进的。教师还要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针对学生不同的知识程度和不同的领悟能力,采用课后的个别辅导,使之趋于共同提高。如果我们一贯地坚持和实施,把“教”与“不教”紧密结合起来,就能完成由“教”向“不教”的过渡。

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是提高其能力的重要步骤和条件。教师的讲课要根据课本内容,恰当地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对知识问题进行逐步深入了解,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结构并不断扩展和深化认识。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结合教材为学生提供适用的知识信息,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师可从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各类书籍中搜集信息资料,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为学生不断提供“源头活水”,展示一片新天地,唤起他们对知识的向往和追求。另一方面,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加强引导学生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解。因为现象是本质和规律的外在表现,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分析和理解本质和规律,抓住诸多现象的根据,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由此可见,遵循认识规律,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从不同的学生实际出发,教给正确的学习方法,提供知识信息,培养善于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就是我们的“教”,目的是放飞学生的翅膀,让他们能在“不教”的自由王国里飞翔。

二、遵循课堂教学规律,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舞”的舞台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的课堂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即能够使学生得到发展,而不是为教而教。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尊重他们的表现欲望,为激发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提供条件,而不是去替代学生学习,以此形成师生、生生互动的课堂氛围。教育家魏书生上课时,是与学生“商量着似的”,这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是民主的、可亲的,无形中减轻学生身上的压力使之轻松起来,为启发学生思维创造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出课题,更多、更好地让学生根据各自的理解大胆地去分析理解,去思考争辩,去探索发现,给他们自由思考的活动空间,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加深他们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懂得教师思考问题的方法,逐步培养他们主动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大部分学生达到理解问题的预期状态。在这种教学状态中,教师处于“不教”,却能收到“教”的良好效果,师生之间由此形成良性互动。如果教师采用“满堂灌”,一讲到底,有的学生甚至昏昏欲睡,无疑会扼杀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遵循教师讲述课程的“适度”原则,让学生感到恰到好处

当我们把很多时间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教师的课堂讲述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生动地阐述课本知识,使学生深刻体验到教师的文化底蕴和思考问题的深度。一是教师讲述要准确,不能有错,力求科学。二是生动,表情丰富而富有感染力,做到和蔼可亲又不失严肃认真,真正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三是坚持“适度”,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该讲则讲,不该讲的一定不讲,闲话闭嘴,小心谨慎,不可轻举妄言(万一发生错误必须向学生认错以求得谅解);在讲述有些内容时(特别是“结果”)不要和盘托出,而要保留几分,从而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步入思维的自由王国;根据课堂内出现的变化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计划,不可生搬硬套;还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出调整,如身体有病或精神确实不在状态,就不能硬撑讲课,以免影响教学质量。适度原则是在教学过程的“量”上予以限定,对于教师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四、从学生主体地位的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功能

作为育人者,教师要明确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自己的职责,明确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当党和国家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基本国策时,教师受到了全体人民的尊敬。如果我们不珍惜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和待遇,整天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我们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现实生活中,有些教师总是抱怨某学生行为习惯不好、脑袋笨,或者让学生放任自流、不负责任,这都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称职的表现。为什么我们不去反思自己对学生关心得够不够,是否持之以恒,是否对所带班级的所有学生都做到了公正、公平?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帮助学生找到学习上的实际困难,真正对每一名学生负起责任来,要让学生在我们的帮助下有所进步和提高;教师要用自身的道德力量去感化学生;在学习上积极主动地关心他们;经常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征求意见;尽量满足学生学习上的要求,做到百问不厌。当我们几十年如一日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时,寓“教”于“不教”之中,人民就会用鲜花和掌声来回报,这是我们毕生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

综上所述,“教”与“不教”是对立统一的,两者统一于教师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离不开“不教”,“不教”也是“教”,两者相得益彰。当“教”不能适应和满足学生的需要时,教师要重视用“不教”来否定和填补“教”的缺陷,全面协调,统筹二者的发展,最终实现“不教”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教师的情感得到升华,教学智慧日臻丰富和完善,最终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教”与“不教”就会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不竭动力,这正是党和人民的期盼所在,也是叶老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真谛所在。

(作者单位:湖北省公安县第一中学)

上一篇: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主题确定的“放”... 下一篇:政治课教学中的“六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