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缆修复现状

时间:2022-08-29 09:29:16

中国海缆修复现状

船,是困扰中国进行海底电光缆修复的最大问题

中国现在能进行海缆修复的公司寥寥无几,此次前往参与修复海缆的是中英海底系统有限公司。此外,具备修复能力的还有中天公司。中国公司一直受困扰的是最大的硬件――船的问题。

为了海缆修复,中国一度考虑购买日本的KDD丸海缆船。当时的KDD丸还没装动态定位系统,日本方面狮子大开口开出2600万美元的高价,并表示不能按中方需要的日期交货。最终生意没谈成。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随着动态定位系统出现,海缆船随之更新换代,KDD丸海缆船很快被淘汰。“幸亏没买成啊。”金龙勋至今还庆幸。

在动态定位系统发明之前,海缆修复过程中往往发生种种尴尬。以前的船,不抛锚就停不住,随着风浪飘移。在深海区修复海缆,根本不可能抛锚,于是,在摇摇摆摆、飘飘忽忽的船上作业,会发生很多让人瞠目结舌的意外。一次,日本KDD丸上的接线工正在接续断点,船被风刮得往前猛窜,接线工手中的接线盒一下子就被拽到海里去了,价值十几万人民币的一个装备就这样打了水漂。更多时候,险情出现在打捞时,锚已经钩到了海缆,但船停不下来,船上的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锚把海缆越拉越紧,最后彻底钩断。

修了几十年海缆,金龙勋没有为自己的经验、自己的业务素质感到自豪,相反,他一直陷于“大船隋结”不能自拔。“现在修复海缆的效率就是看船的设备怎样。船不行,设备落后,肯定不行。我们还是要造大船、造好船。”目前,除了中英公司有一两条万吨级的大船,国内难觅大船的踪影,随处可见的是干吨级的、造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改造现在还在用的旧船。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是: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关注海底电缆,至今还没有造出一条正式的、像样的海缆船。而韩国在2000年之后才开始关注这个领域,今天已用上自己造出的万吨级海缆船参与此次地震断缆后的抢修了。

一直有条不紊讲话的金龙勋提到“大船”,顿时激愤起来,声音高了八度、语速也快了一倍。“现在小船根本不适应了,风一大,船上的人站都站不稳,怎么作业?”他曾几次向有关部门提“造大船”或者退而求其次“买大船”的想法,但总是不能被列入计划项目之中。每每想到此,金龙勋总是遗憾不已。“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这么长的海岸线,没几条大船怎么行?”这话从一位退休已经将近20年的古稀老人嘴里说出,听着很是伤感。

上一篇:网络时代的地震 下一篇:格聂山大搜救